- 何處是我家:關于民居的記憶
- (加拿大)秦昭
- 425字
- 2019-11-29 15:30:36
前言
誰不想有個家,誰不曾默默在心里描繪過自己小窩的樣子?
雖然現代城市的居民擁有了讓人眼花繚亂的生活方式,對家居的理念卻被限制在了“水泥宮殿”的框框里。人們忘記了在城市水泥叢林之外還有著那么多五彩繽紛的傳統民居。
從阿爾卑斯山巔到印度洋畔,從西伯利亞的原始森林到地中海的島嶼,從撒哈拉的熱土到北極圈的凍原,人類撮土為墻,筑石為壁,立木為柱,覆草為頂,一點點地筑造著自己的棲身之處,再把它們一代代地承傳下去。
傳統民居,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重要一環。在它們簡單無奇的外觀背后是幾千年積累下的豐富的建筑經驗;在它們簡潔多變的造型下面是民族文化的厚重沉淀;在它們樸素無華的裝飾上總能找到獨具匠心的美麗。
再沒有比傳統民居更好的形式,能這樣完美地把地球上不同民族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藝術和地理環境諸因素融合在一起的了。
讓我們走出城市水泥叢林,去觀賞一下人類的祖祖輩輩都在棲身的傳統民居,去了解一些其他民族和地區的傳統與文化,去看看世界各個角落里普通人的家居日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