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 山水繞屏

古鎮概述
地理位置
→安徽省黃山市黟縣。
氣候特點
→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春、秋季是最佳的旅游季節。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門票
→50元。
交通
→從黟縣到屏山有客車,票價2元,運營時間在早上7∶00至下午19∶00之間。
因古村四周被屏風山、雙鳳山、東頭嶺和吉陽山環繞,還有蜿蜒淙淙的吉陽溪在古村中潺潺流過,可謂山清水秀,故有“山水繞屏”之說。村落歷史悠久,據說是從唐朝時就開始建村,當時的舒姓先祖來此定居,繁衍生息,至今已經有1100多年的歷史了。
歷史悠久的屏山由于地勢較為封閉、避開戰亂,而且家族興盛、人才輩出,所以古村具有相當的規模,擁有數十條街巷、十多幢祠堂和牌樓,有著“八百煙灶、三千丁男、五里長街”的美譽,被認為是當地最大的村落。如今古村中還保留有7座祠堂和200余幢古民居。
屏山的建筑很有特色,風格上旗幟鮮明。民居大多是商戶、農耕人家,規模氣勢不大但內飾較為精美;官廳代表朝廷威儀,氣勢較為宏大、端正;祠堂為祭祀、禮儀之所,大都營造得莊嚴肅穆。在這眾多的民居中,舒慶余堂最為大氣、精致,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清朝詩人余逢辰在游屏山時曾寫道:“青山列畫屏,雨余翠欲滴。秋葉更春花,紛披似錦織。”四面環山的屏山在潺潺流過的吉陽溪的滋潤下展示著徽派深厚的人文底蘊,那青山綠水中蘊藏著“小橋流水,田園人家”的古風古色。

生動的屋頂雕塑
景點品鑒
→玉蘭庭:一座環境優雅的庭院,因庭院內有一株蒼翠的玉蘭樹而得名。庭院建于清朝末年,背倚溪水,三間不大的房屋布局規整,正廳明朗軒敞、書廳靜謐祥和。這樣的院落雖沒有寬闊的庭院、假山流水的裝點,卻也有著不同尋常的韻味。
→敦仁堂:目前屏山保存最好的建筑,極具徽派建筑的風格特點,是清代徽派民居中的代表之作。建筑始建于清朝中后期,建造得極為精致,特別是在梁枋、門窗等處都雕刻有內容豐富的圖案,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既體現了主人家富庶的生活環境,也表明主人家具有很高的精神品味和追求。其中照壁是敦仁堂的精華所在,上面描繪著各種傳說故事,栩栩如生的形態展現著匠人高超的雕刻工藝,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舒慶余堂:舒氏的宗祠,一座建于明朝萬歷年間擁有牌坊的三進建筑。祠堂坐北朝南,門前的牌坊高約10米,是雙柱三樓梭形的建筑格式,整體全部由水磨石砌成。牌坊上的磚雕精致細膩,頂上有著高高翹起的檐角,營造出古樸大方的氣派。前中后廳的布局有著各自的作用,也有著各自的特點。前廳內部銀杏木構造的梁柱,雄偉壯闊,與雕刻雅致的花飾渾然一體。中后廳大部分因年久失修而改建,不復原有樣貌。
→水車:位于屏山村頭,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發明的灌溉工具。

水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