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草藥圖鑒(圖鑒珍藏叢書)
- 吳劍坤
- 301字
- 2021-03-26 18:15:07
別名:苦骨、川參、鳳凰爪、牛參
性味:性寒,味苦 來源:豆科槐屬植物苦參的干燥根
苦參
功效主治及應用:苦參具散熱祛濕、殺蟲抗菌的功效,常用于痢疾、小便不暢、身體水腫、白帶增多、陰部瘙癢、大便出血、皮膚病、黃疸、麻風等癥。取適量苦參,炒焦研制成末,和水調制成丸,每次以米湯送服15丸,可改善血痢。取適量苦參煎湯,每天清洗,可緩解下部瘡漏。取100克苦參、75克牡蠣,一同研制成末,和豬肚泥(取3碗水熬煮1個豬肚至爛)制成丸,每次以溫酒送服100丸,可緩解赤白帶下。
生長習性:生于沙地或向陽山坡草叢中及溪溝邊。
分布:全國各地。
藥用宜忌:脾胃虛寒者禁服。反藜蘆。

采收時間:春季、秋季
小貼士:挖取全株,用刀分割成單根,曬干或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