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草藥圖鑒(圖鑒珍藏叢書)
- 吳劍坤
- 260字
- 2021-03-26 18:14:57
別名:麥夏枯、鐵色草、棒頭柱、棒槌草、鑼錘草
性味:性寒,味苦、辛 來源: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夏枯草的干燥果穗
夏枯草
功效主治及應用:夏枯草具有補血、養脈、清肝、散結、明目的功效,常用于頭暈目眩、血崩、肺結核、乳癰、四肢疼痛等癥。取300克夏枯草,用1.2升水煎煮,熬煮至七分,去渣服用,可緩解瘰疬(又稱老鼠瘡)。取適量的夏枯草,研制成末,以米湯送服,可緩解血崩不止。
生長習性:生于荒地、路旁及河邊濕草叢中等。
分布:全國大部分地區。
藥用宜忌:脾胃虛弱者慎服。

采收時間:夏季
小貼士:全草采回,洗凈泥土,除去殘葉敗枝,以木棒將莖砸扁,晾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