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礦物與巖石圖鑒
- 陳長偉
- 2130字
- 2021-03-19 21:18:51
礦物
礦物,或是游離而未化合的自然元素,如金、銀、銅等;或是元素的化合物,如長石、輝石、閃石和云母等。除少數水銀、蛋白石等礦物外,自然界中的大多數礦物為固體。
礦物的形成
礦物一般形成于地殼裂隙循環流動的熱液中。
礦脈
礦脈即巖層發生錯動和位移的斷層帶,或巖層未發生錯動和位移的破裂帶,礦脈中礦物資源豐富。

剛玉
變質巖
形成于變質巖的礦物,或是由溫度和壓力的作用重組了原巖中的化學成分,或是由具有化學活性的流體在循環流動中為礦物增添了新成分,如石榴子石、云母和藍晶石等。

金紅石
巖漿巖
形成于巖漿巖的礦物,由巖漿(地下熔化的巖石)或熔巖(噴出地表熔化的巖石)冷卻結晶而成。巖漿溫度較高時,形成的礦物密度較大,如橄欖石、輝石等;巖漿溫度較低時,形成的礦物密度較小,如長石、石英等。
沉積巖
形成于沉積巖的礦物,如赤鐵礦、鋁土等,因接近地表的低溫熱液而形成。

白云石
礦物的成分
礦物的成分可用化學式表示,如螢石的化學式為CaF2,表示鈣原子(Ca)與氟原子(F)化合在一起,而下方的數字2則表示氟原子是鈣原子的兩倍。可根據礦物的化學成分和晶體結構將其分為自然元素、鹵化物、氧化物和氫氧化物、硫化物、碳酸鹽、硫酸鹽、磷酸鹽、硅酸鹽等。
自然元素
自然元素是游離的、未化合的元素,這類礦物較少,約有50種,其中一些具有商業價值,如金、銀等。

自然銅
鹵化物
鹵化物是含有鹵族元素氟、氯、溴、碘的礦物。它們一般與金屬原子化合成礦物,如石鹽由鈉和氯組成,螢石由鈣和氟組成。鹵化物的數量比較少,約有100種。

石鹽
氧化物和氫氧化物
氧化物是由一種或兩種金屬元素氧化而成的化合物,氫氧化物則是由一種金屬元素與水和羥基化合而成的礦物,這類礦物約有250種。

赤鐵礦
硫化物
硫化物是由硫與金屬、半金屬元素化合而成的礦物,最為常見,如黃鐵礦和雄黃,約有300種。

黃鐵礦
碳酸鹽
碳酸鹽是由一種或多種金屬元素與碳酸根(Ca3)2-化合而成,約有200種,而方解石是最常見的碳酸鹽,由鈣與碳酸根化合而成。

方解石
硫酸鹽
硫酸鹽是由一種或多種金屬元素與硫酸根(SO4)2-化合而成。

天青石
磷酸鹽
磷酸鹽是由一種或多種金屬元素與磷酸根(PO4)3-化合而成,這類礦物一般色彩鮮艷,且一般與砷酸鹽和釩酸鹽伴生。

磷灰石
硅酸鹽
硅酸鹽是由金屬元素與單個或連結的Si-O(硅—氧)四面體Si4+化合而成,這是一類重要而常見的礦物,約有500種。

藍晶石
礦物的性質
測試礦物的性質,必須測礦物的顏色、光澤、集合體形態,以及解理、斷口、硬度、比重和條痕等。
晶系
根據礦物晶體的對稱性和幾何形狀可分為六大晶系,包括單斜晶系、等軸晶系、三斜晶系、斜方晶系、正方晶系、六方晶系或三方晶系。每個晶系都有多種不同的形態,同一個晶系內的所有形態都應該與該晶系的對稱性有關。

光鹵石
集合體
集合體是晶體的外部特征,決定礦物的主要形態,包括樹枝狀、刃片狀、柱狀、針狀、塊狀、腎狀等。

雌黃
雙晶
雙晶是指同一種礦物的兩個或多個晶體彼此有規律地連在一起,可分為接觸雙晶、穿插雙晶、聚片雙晶。接觸雙晶,從外觀上看,呈放射狀塊體;穿插雙晶,為兩個晶體連生在一起;聚片雙晶是兩個以上的晶體彼此平行重復地連在一起。
解理
解理是指沿礦物薄弱面的裂開方式,這些面一般處于原子層間或原子化學鍵力最弱的向。盡管礦物的解理面不如晶面那樣光滑,但仍然能均勻地反射光線。可將解理描述為完全、清楚、不清楚和無解理。

鎳鐵礦
斷口
用地質錘敲打礦物,它就會裂開,然后露出粗糙的表面,這就是斷面,可用參差狀、貝殼狀、鋸齒狀和裂片狀描述。

藍寶石
硬度
硬度是指礦物抵抗刻劃的能力。我們一般使用莫斯發明的硬度標準去判斷礦物的硬度,即莫氏硬度,其分為10級:滑石(1級)、石膏(2級)、方解石(3級)、螢石(4級)、磷灰石(5級)、正長石(6級)、石英(7級)、黃玉(8級)、剛玉(9級)、金剛石(10級)。其中滑石(1級)硬度最小,金剛石(10級)硬度最大。在莫氏硬度中,等級高的礦物可以刻劃等級低的礦物,如方解石能刻劃石膏,但不能刻劃螢石。
除了莫氏硬度,也可用日產用品來測定礦物硬度,如先用硬幣,再用小刀、玻璃或石英。
現在已有專門測試礦物硬度的測試器,即硬度測試器,測定范圍從3~10,可以很方便地測出礦物硬度。

剛玉
比重
礦物的比重是指礦物的重量與同體積水的重量之比,可用數字表示,如比重2.5表示該礦物重量是同體積水重量的2.5倍。

赤鐵礦
顏色
礦物的顏色是指在自然光狀態下呈現出的顏色。它能幫助我們鑒定色彩鮮明的礦物,但也不能完全依靠這項特征,因為有些礦物有多種顏色,還有些礦物為白色或無色,所以,鑒定礦物需綜合各種因素,方能得出準確的鑒定結論。
條痕
條痕是指礦物粉末的顏色。一般可在白色無釉瓷板上刻劃得到礦物粉末,但如果礦物較堅硬,則可用地質錘敲碎一部分或用堅硬的表面與它摩擦,進而得到礦物粉末。由于礦物的條痕色比礦物的顏色穩定,所以它是礦物鑒定的重要特征。

蛋白石
透明度
礦物的透明度是指礦物能透過可見光的程度,這與礦物晶體結構的原子連接方式有關。當礦物切成0.03毫米的薄片時,如果能清晰地透視其他物體為透明,如果能通過光線,但不能清晰透視其他物體者為半透明,而光線完全不能通過者為不透明。
光澤
光澤是礦物表面對光的反射能力,它主要由礦物的表面性質和反射率大小決定,常用暗淡、金屬、珍珠、玻璃、油脂和絲絹等術語描述。

辰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