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言 花三分鐘把握自己的健康

中醫面診是我國歷代醫家幾千年來診斷疾病的寶貴經驗的積累,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古代,中醫利用人的面部變化特征來確定其是否患病,以及患病的輕重;更有“察言觀色”的說法。

面診就是透過面部反射區觀察臟腑疾病與健康狀況的診法,即醫生運用“望、聞、問、切”的診斷方法對面部整體及五官進行觀察,從而判斷人體全身與局部的病變情況。通過對面部形態、顏色、肌膚、瑕點分布等方面進行觀察,從而得知臟腑、經絡、氣血功能的狀態。簡而言之就是“看五官,觀氣色,辨臟腑之病”。通過診斷或預測疾病的發生和發展,提供治療和預防的根據。

面部的變化與內臟的疾病息息相關,當內臟發生病變,即在面部有所反映。因面部為臟腑氣血的“外榮”,又為經脈所聚處。《靈樞·邪氣臟腑病形》曰:“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氣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竅。”中醫認為,人體的五臟六腑在面部都有一定的反射區,而面部就是臟腑的“外衣”。面診就是通過觀察這些部位的神、色、形態等的變化來判斷五臟六腑各個部位的健康狀況。這一方法在被用于疾病診斷時非常有效,被稱為“神明之術”。

面部反映人體整體各部位的生理信息,它是人體整體完整的縮影。面部的各部分屬于不同的臟腑,是面部“望診”的基礎。傳統的“面部臟腑”是在《黃帝內經》有關臟象、氣血、經絡分布的理論基礎上形成的。現代面部的各部分屬,是在“生物全息論”的指導下形成的,亦即內臟整體在面部的縮影。面部色診,主要是通過望診來觀察面部各部位的色澤變化,了解內在臟腑的生理、病理變化。面色是臟腑氣血的外觀,也是疾病發生變化的反映。中國人的面色微黃而帶紅潤,略有光澤,稱為“常色”;有病時,皮膚的光澤會發生變化,被稱為“病色”。

面部的脈絡豐富。從面部的望診,不僅能診察出面部本身的病變,而且可以了解“正氣”的盛衰及“邪氣”的深淺,從而推測病情的進退順逆,確定其預后。因此,面診在診斷學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如果我們能夠發現面部與對應臟腑部位的變化,通過診察面部,探知與其相關臟腑的疾病,并采取恰當診療措施及時進行診療、醫治,便能祛病強身,從而獲得健康美好的生活。

繁忙的工作和快節奏的生活,使現代人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快節奏和緊張的工作使很多人的身體出現了“亞健康”的狀態。不規律的作息和較大的壓力,影響了我們的身體健康。怎樣才能擁有健康的身體和充沛的精力,以最佳的狀態面對工作和生活是我們每個人都應當關心的問題。只有及時發現自身身體存在的問題,才能有效地減少和控制疾病的發生。

本書對面部診斷法做了系統、詳盡的介紹,整體內容分為基礎和實踐兩個部分。基礎部分會將您帶進面診的氛圍中,教給您了解面診、學習面診的入門知識。實踐部分以面診的實際操作手法、具體的診療方法呈現出來,方便您在短時間內掌握自我診病的常識,并易于學習與掌握,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實用性。開篇前的“五臟自我檢測”篇章,為您進行身體健康狀況的檢測提供了一個快捷通道。本書將采用詳盡的圖解與文字有機結合,在方便閱讀的同時,您可以更直觀地參照圖解來對照自身面部的變化特征,診斷自身的疾病;并通過觀察圖解呈現出來的對應病癥來有效祛除病灶,預防疾病的發生,因而本書是一本“一專多能”的綜合性讀物。本書中通俗的語言與易學好懂的例證,適合各年齡段和關注自身健康的人。希望本書可以成為您和家人以及朋友在健康路上的“好伙伴”。停下來,花三分鐘的時間來把握您的健康吧!衷心地祝愿您一生健康、平安!

知面識人

木形人的面部特征及養生要點

精神調節

木形人的性格偏于內向,易心情抑郁,故宜多參與社會活動,以保持樂觀豁達的心態;尤應避免過怒、憂愁的心情,以免損害肝疏泄的功能。

飲食調養

多吃具有疏肝理氣作用的食物,如木瓜、白蘿卜、菊花、橙子、韭菜、白菜、大蒜、山楂等。至于寒涼、油膩的食物,應盡量少吃。

藥物保健

可常服一些越鞠丸、逍遙散等具有疏肝理氣作用的中成藥。

火形人的面部特征及養生要點

精神調節

火形人性情急躁,常常心煩易怒;這是陰虛火旺,火擾神明之故。應加強自我修養,養成冷靜、沉著的習慣。

環境調養

陰虛者,畏熱喜寒;寒冬易過,熱夏難當。每逢春夏季,可到海邊、林區、山區去旅游休假。

飲食調養

原則是要“育陰潛陽”,多吃清淡的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制品、豆腐、魚、蔬菜、水果等。應少吃燥烈辛辣之品。

土形人的面部特征及養生要點

精神調節

生活作息一定要有規律,保持情緒的穩定。

飲食調養

應多吃健脾利濕的食物,如薏苡仁、冬瓜、扁豆、蓮子、陳皮、山藥、赤小豆等。少吃肥甘厚味,少喝冰凍飲料、酒類,且每餐不宜過飽。

藥物保健

土形人一般脾胃虛弱,故可服用理中丸。若氣血兩虛,則需氣血雙補,例如選八珍顆粒、十全大補丸或人參養榮丸長期服用。

金形人的面部特征及養生要點

精神調節

肺屬金,故金形人偏于肺氣虛;過度悲傷會損傷肺氣,故金形人應保持心情愉快,避免過度悲傷。應勤鍛煉身體,提高身體的免疫力;改善通風環境,保持空氣清新,以預防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平時需多飲水,以保證皮膚及體內的水分充足。

飲食調養

應多吃植物性食物,如百合、梨、蘋果、粳米、無花果、菌類、山藥、豆腐等,這些食物都具有潤肺、清肺、滋陰、生津的功效。

藥物保健

平時可常服補中益氣丸。

水形人的面部特征及養生要點

精神調節

水形人的體質偏于腎陽虛,常情緒不佳,易驚恐或悲傷,故要善于調節自己的情緒,如多聽節奏輕快、熱情奔放的音樂,多交朋友等。冬季要避寒就溫,注意保暖;春季要注意培補陽氣,提高冬季的耐寒能力。

飲食調養

宜多吃動物性食品,如羊肉、狗肉、雞肉、鹿肉等,以提升陽氣。應多吃黑色食物,如黑豆、黑芝麻、香菇、黑棗、黑木耳、烏梅等。這些食物能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使多余的水分不至于積存在體內造成水腫。

藥物保健

可常服用腎氣丸、右歸丸、左歸丸等具有補腎作用的中成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教育| 桦川县| 长沙市| 阜南县| 礼泉县| 凤冈县| 滁州市| 盐亭县| 寿宁县| 钦州市| 衡东县| 峨山| 白山市| 延津县| 长宁县| 呼伦贝尔市| 民权县| 昭觉县| 屏山县| 普安县| 五指山市| 汉阴县| 静乐县| 云霄县| 宜章县| 隆德县| 大化| 太保市| 尼木县| 永顺县| 平湖市| 文昌市| 兴化市| 泰和县| 武乡县| 乃东县| 泰州市| 永济市| 泰宁县| 石楼县| 黔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