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盤碎,色不少吝
- 忍經(國學大書院)
- (元)吳亮 (元)許名奎
- 749字
- 2019-11-15 15:43:17
※原文
裴行儉初平都支遮匐,獲瓖寶,不貲。番酋將士觀焉。行儉因宴,遍出示坐者。有瑪瑙盤二尺,文彩粲然。軍吏趨跌,盤碎,惶懼,叩頭流血。行儉笑曰:“爾非故也。”色不少吝。
※譯文
裴行儉當初平定都支遮匐時,從敵人那里繳獲的玉石寶物不計其數。少數民族的將領和士兵都前去觀賞。裴行儉設宴,并在宴會上將這些寶物都出示給他們觀賞。其中有一件瑪瑙盤,二尺長,花紋和色彩絢麗燦爛,非常漂亮。有個士兵捧著它不小心跌倒,盤子被摔破了。這個士兵非常害怕,跪在地上連連磕頭,頭都流血了。裴行儉笑著說:“你并不是故意的呀!”臉上并沒有流露出一絲吝惜瑪瑙盤的表情。
※評析
裴行儉的度量之大真是令人欽佩。漂亮的瑪瑙盤被自己的部下摔到地上摔碎了,如果是別人遇到這樣的情況,肯定會大發雷霆,因為那個瑪瑙盤非常珍貴。但是,裴行儉卻能夠笑對此事,還安慰那位部下。這樣,不僅沒有讓那位部下感到內疚,而且還活躍了宴會的氣氛,否則,整個宴會的歡快氣氛肯定要被這件事情破壞了。由此,更能看出裴行儉其人通達的處世方式。
事實上,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遇到各種艱難險阻。想要靈活自如地應對這些復雜的局面,需要我們具有通達的智慧。只有我們能夠明事理,能夠在遇到混亂的局面時抓住具有全局意義的關鍵點,不被其他的細枝末節所干擾,不計較一時的得與失,才能采取堅定有效的行動,圓滿地解決問題。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果我們能以這樣的心態來處世,那么就可以使我們遠離憂愁的困擾,更能使我們獲得睿智的處世哲學。“塞翁失馬”的故事盡人皆知。老翁的馬丟失后,他沒有憂愁不已,反而認為“這件事未必不是福氣”!當走失的馬帶了一匹胡人的駿馬回家時,老翁又認為“這未必不是禍”!這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維方式是我們解除人生煩惱的良方,擁有這種生活信念可以使我們實現人生突圍和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