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派上用場:普遍適用足見其能
對于可以熟練使用思維導圖的人來說,面對的所有復雜問題幾乎都可以通過思維導圖化繁為簡,從而提高做事效率。
思維導圖具有普遍適用性,筆者自覺無法將其適用情況盡數列出,因此,本節只選取其中的一部分案例進行解讀。另外,后面的章節,筆者還將通過實例講解思維導圖的其他妙用。
2.3.1 實例——在會議組織中的應用
如果你是一個職場新手,而你的領導卻要你獨自組織一個會議,你的內心大概會發出“臣妾做不到”的嘆息吧!誠然,對于一個沒有多少經驗的人來說,獨自組織一個會議是很有難度的,因為需要考慮的內容實在是太多了。
一般情況下,組織一個會議通常要考慮6個方面的內容,即時間、地點、與會人員、主題、議程和物資供應。如果此時單純用文字一條條列出,那么,你可能要寫上好幾頁的內容,而且查看起來還不能達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如果此時選擇使用思維導圖進行規劃,則會明顯感到要方便得多。首先,記錄的信息量相對較少,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其次,所有的信息都集中在一張圖上,可以快速獲得全部的信息。針對組織一個會議需要考慮的6個內容,可以繪制一個簡要的思維導圖,具體如圖2-6所示。
圖2-6 組織一個會議
2.3.2 實例——在文案策劃中的應用
在大多數人看來,文案策劃中最重要的是文字,因為策劃者的想法需要靠策劃書中的文字來表達。其實,細想起來,這個觀點顯然是不正確的。說到底,文字只是呈現結果的一個載體,而結果的得出卻需要一個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說是思維起了關鍵性的作用,從主題的確立到具體措施的制訂,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策劃者思維的指導。如果策劃者的思維出了問題,最后的結果自然也就難以達到預期了。那么,如何才能讓策劃者的思維更好地為既定目標服務呢?其中較為有效的一種方法就是運用思維導圖對文案策劃的相關內容進行前期規劃。
以廣告策劃為例,在進行策劃時至少需要考慮5個方面的內容,即時間、對象、形式、費用和主題。而這5個方面中的每個方面又是由多種因素共同決定的。比如,在確定廣告主題時,除了征詢廣告主的意愿之外,還需要通過市場調研,找到潛在消費者最關注的問題,并將之作為切入點。但是做到這些還遠遠不夠,因為廣告必須符合產品的特性,否則就會有虛假宣傳之嫌。
看到這里,有的讀者可能不禁要問:光是確定主題就需要做這么多工作,如果同時兼顧5方面的內容,那豈不是頭都要大了?筆者覺得這種憂慮是多余的,因為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做到胸中有丘壑,那么一切也就變得容易了。比如,在進行廣告策劃時,可以就相關事項繪制一個簡要的思維導圖,具體如圖2-7所示。接下來,繪圖者只需按照圖中列出的內容一項一項地進行即可。
圖2-7 廣告策劃
2.3.3 實例——在教學環節中的應用
教學需要雙方共同完成,無論是作為施教者的老師,還是身為受教者的學生,都可能對教學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而老師又是一個神圣的職業,因為其言傳身教可能影響一批又一批學生的一生,而學生又是一個國家,乃至整個世界的未來。所以,老師甚至可以間接地推動未來世界的發展。
當學生成績不理想時,部分不負責任的老師一味地將責任往學生身上推,須知自己也是造成這一結果的關鍵人物。通常來說,一名優秀教師的教學主要包括4個環節,具體如圖2-8所示。但是,有的老師卻只做到了其中的前3個,更有甚者除了“上課”之外,其他的都不管,這樣又怎么能奢求每個學生都能取得好的成績呢?
圖2-8 教學的4個環節
在上述教學的4個環節中,每個環節又包含了不同的內容,下面,筆者就逐一進行解讀。
1.備課
備課對于老師來說至關重要,它不僅是一名負責任的老師必須要做好的一件事,更是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的因素之一。備課的作用就在于可以讓老師做到胸有成竹,進而增加上課的質量。
筆者認為老師在備課時至少需要做好3方面的工作,首先,老師要做到言之有物,每堂課必須提供一定量的“干貨”。其次,為了增強學生對于重要知識點的理解,有必要準備一些習題。再次,“講課+做題”的傳統課堂模式太過枯燥,部分學生的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因此,寓教于樂很重要,老師在備課時需要準備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趣事,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上課
雖然新課是一堂課最核心的部分,但是除了新課之外,課堂上還應包括兩項內容,那就是復習和做題。正所謂“溫故而知新”,只有在學習之后,適時進行復習,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消化相關知識。
3.鞏固
部分老師認為教學只要做好備課和上課就萬事大吉了,這種想法明顯是錯誤的。不說其他的,每個人每天需要接觸眾多信息,時間一長記憶會逐漸模糊。因此,老師還需要通過一定舉措鞏固教授的內容,如布置作業、對有疑問的學生進行課后輔導、組織考試等。
4.總結
總結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然而許多老師卻忽略了這一環節。教學總結既是對教學效果的鞏固,也是對教學進程的評估。除此之外,從總結中老師還可以得到一些啟示,從而為以后的教學提供有力的參考。
教學的4個環節講完了,但是,如果筆者此時問這 4個環節具體包含哪些內容,估計大多數讀者無法準確回答。
確實,讀者是很難通過單純的文字完全記住內容的,但是如果將內容換成一幅思維導圖,那問題就要簡單得多了。比如,上述4個教學環節需要考慮的內容,便可根據從右上方開始,順時針排列的方式繪制成一幅思維導圖,具體如圖2-9所示。
圖2-9 教學環節
2.3.4 實例——在簡歷制作中的應用
看到標題之后,有的讀者可能會覺得用思維導圖制作簡歷是多此一舉 ,因為現在網上有大量簡歷模板,應聘者只需根據自身需求進行選擇,并在模板上寫下自己的具體情況就大功告成了。
然而當我們拿著根據模板制作的簡歷去參加應聘時,卻往往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這種情況的出現,既有可能是應聘者自身造成的,也可能是濫用模板釀成的。圖2-10所示為一份應聘圖書主編的簡歷。
圖2-10 某應聘簡歷
從圖中不難看出,這位應聘人士已經在編輯行業工作了10余年,不僅具有豐富的經驗,還一直保持著較好的業績。但是,我們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HR,當你從一大堆簡歷中看到這一份滿是文字的簡歷,你是否有耐心細細品讀呢?
很顯然大多數HR是沒有這個耐心的,拋開應聘者是否有真才實學不說,單從文字轟炸式的簡歷來看,HR就會將應聘者納入概括能力差的行列。那么,如何才能使簡歷看上去更“清爽”呢?
筆者認為,此時完全可以用思維導圖來大展身手。上文中應聘圖書主編的簡歷,便可以用思維導圖進行簡要和有針對性的表達,具體如圖2-11所示。
圖2-11 個人簡歷
專家提醒
雖然應聘者已取得的成績是HR重點關注的內容之一,但是應聘者呈現形式的不同,也可能會給HR留下完全不同的印象。如果相同的內容,A應聘者寫了一大段文字,而B應聘者只用幾個關鍵詞便概括了。那么,HR很可能會選擇更有條理的B應聘者。
因此,應聘者在寫簡歷時,不應一味地追求字數上的多,而應該將內容盡可能簡潔地進行表達。比如,應聘者可以選擇性地將簡歷內容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呈現。
2.3.5 實例——思維導圖在團隊協作中的應用
一個 團隊的綜合實力雖然與團隊內個體的素質有一定的關系,但是最終起決定作用的還是這個團隊的協作能力。而團隊協作能力的發揮在很大程度上又取決于領導者能否知人善任,將人員安排在合適的崗位上。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閃光點和不足,領導者需要做的就是 挖掘下屬的閃光點,并將其放大。以西游團隊為例,筆者將唐僧師徒4人的優缺點進行了總結,具體如圖2-12所示。
圖2-12 西游人物的優缺點
總結西游團隊中 各自的優缺點,如果師徒4人開一個公司,筆者認為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最適合的位置分別為管理人員、銷售人員、接洽人員和后勤人員,具體分析如圖2-13所示。
圖2-13 西游團隊開公司
專家提醒
即便是同一群人,在所處環境和放大的閃光點不同的情況下,其所發揮的個人價值也會相應地發生變化。同樣是西游團隊,筆者認為他們也具有當班干部的潛質,具體分析如圖2-14所示。
圖2-14 西游團隊競選班干部
因此,對于領導者來說,根據具體環境對人員進行一些調整也是很有必要的。對于公司來說,人員調整可以讓員工處于更合適的崗位,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團隊的工作效率。而從員工的角度來看,人員調整為他們提供了更多的上升空間,他們會覺得更有奔頭。
2.3.6 實例——在個人學習中的應用
思維導圖除了可以在會議組織、文案策劃、教學環節、簡歷制作和團隊協作等場景中發揮作用之外,還可以廣泛應用于其他眾多的場景,如接下來要講到的思維導圖在個人學習中的應用就是其中較為常見的用途之一。
沒有實例就會覺得沒有針對性,下面筆者選取具體的例子進行說明。比如,我現在是一個高三的學生,眼看距離高考只有3個月左右的時間了,可是目前我還處于班上第10名的位置,而根據往年經驗,我們班可能只有3個人能考上重點本科。
按照現在的排名,我很可能是考不上重點本科的,因此,為了將自己的成績提高,我必須對未來的學習進行一番規劃。
首先,我的目標已經確定了,即進入前三。其次,時間期限也明確了,即必須在3個月內完成目標。最后,我可能會通過合理利用時間、多做習題、每周自省、向老師請教以及與成績好的同學交流等舉措,達成目標。據此,便可以用思維導圖制作一份學習規劃圖,具體如圖2-15所示。
圖2-15 學習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