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線性筆記:四大劣勢盡顯不足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筆記仍是當前記錄信息最主要的方式 之一。目前最主要的3種記筆記方式(東尼·博贊稱之為線性筆記),即內容完整記錄、分點將內容列出和以大綱的形式對關鍵詞進行記錄。
誠然,上述3種筆記記錄方式可以對記憶的增強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但是與此同時,它們也存在著一些共同的劣勢,這主要體現在4個方面,具體如圖2-1所示。
圖2-1 線性筆記的劣勢
2.1.1 關鍵詞不突出
關鍵詞既是對內容的濃縮,更是增強記憶的關鍵因素。有時候簡單的幾個關鍵詞便可以讓讀者對記錄的對象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此時只要選擇性地記錄關鍵詞即可。但是,線性筆記通常會將信息的全面記錄作為第一要務。
雖然線性筆記的記錄方式可以讓筆記中的內容更容易被閱讀者理解,但是,因為一味求全,其內容中可能會出現大量無關緊要的詞句。這樣一來,關鍵詞無疑會被淹沒在詞海當中。
2.1.2 難以留下印象
大多數人在記筆記時,頭腦運轉速度明顯慢于平時。甚至有部分人做事時保持“一心一意”的態度,為了盡可能完整地記錄信息,將精力全部放在了聽和寫上面,而忽略了對信息的記憶和理解。
盡管有許多人雖然看似做筆記很認真,但是,當你問他們筆記中的相關內容時,他們有時可能還是答不上來。因此,線性筆記往往只是盡可能地保障了記錄內容的多少,而不能給記錄者留下深刻印象。
2.1.3 時間成本較高
因為線性筆記追求的是對信息的全面記錄,所以,記錄者通常會嘗試將聽到或看到的內容進行復制。這樣一來,筆記中必然會出現大量毫無意義的字句,而時間成本則會從三方面同時增加,具體如圖2-2所示。
圖2-2 線性筆記的時間成本
因此,在記錄、閱讀以及理解等環節用時同時增加的情況下,使用者以線性筆記記錄信息的總時間成本是偏高的。
2.1.4 喪失聯想空間
人類留住記憶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便是聯想,通過聯想,人們可以將兩個具有相似性的事物聯系在一起,進而增加對特定對象的印象。但是線性筆記只是機械地將外界傳達的信息進行復制,其記錄的內容已經具有了相對固定性,而各項內容之間的關系也被強制烙上了烙印。
當讀圖者閱讀筆記時,其思維實際上是跟隨外界的認知在運轉,如果記錄的內容已經建立了明顯的關系,思緒就會引導讀圖者繼續往下讀。雖然這樣可以使閱讀更加順暢,但是也讓讀圖者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在此過程中,讀圖者更多的只是被動地接受外界傳達的信息,而聯想空間則會隨著閱讀深度的增加逐步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