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色彩搭配原理與技巧(第二版)
- 范文東
- 1327字
- 2019-12-06 16:31:50
序言
PREFACE
色彩是大自然賦予人類認識世界、認識自然的一個重要途徑,同時色彩又給人類帶來了美的享受。然而人類在認識色彩、應用色彩的道路上,卻經歷了一個漫長又曲折的過程。即使在科學發達的今天,同樣的顏色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也有可能得不到相同的認知與喜愛。因為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風俗習慣、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不同的宗教信仰中,對色彩的認知、應用,甚至是崇尚亦可能有所不同。這種不同的認知不僅受到人類生物學的影響,同時還受到個人獨特生活經歷等因素的影響。
盡管人們在生活中對色彩的喜愛與要求有所不同,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中外文化的快速交流,人民物質生活的不斷提高,“色彩”在國民的日常生活中也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也就是說人們在物質生活中對色彩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需求面也越來越廣。故而,對從事設計的人們來說,能有一本圖文并茂,又能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將科學與藝術、理論與實用結合成一體、深入淺出的色彩專著作參考,讓色彩之美更多、更好、更廣泛地裝點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也是許多人所希望的。而范文東的《色彩搭配原理與技巧》一書,面市以來能多次重印,說明它的受眾面是廣的,它的內容是與時代發展相契合的。
范文東大學時期就讀于北京服裝學院藝術設計專業,畢業后在出版部門從事藝術設計工作。多年來他不僅注意積累創作經驗,同時還對每個時期國內外許多優秀作品用心“研讀”,從而深刻地認識到在設計的諸多因素中,色彩顯然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并能夠傳達出更多的時代信息。因此,他對色彩的發展進行了梳理,并從不同色彩理論體系中找出了配色的基本規律和常用技巧。
盡管本書是以色彩的實際運用為主,但作者并沒有避開色彩發展的科學之路,而是用了相當的篇幅講述了今天的色彩之路源于17世紀牛頓的光學研究,從而打開了“光學”的大門(見本書第一章)。在此后的200多年里,許多國家的科學家、化學家、心理學家、文學家、藝術家都紛紛加入到色彩的研究行列,提出了色光三原色、心理四原色說,為色彩科學與實用相結合的發展開辟了道路。作者尊重科學、尊重歷史,又能靜心閱讀,潛心思考和總結,才能將近現代國際上有關色彩研究的成果及配色的基本規律和常用技巧,用簡明的語言清晰地介紹給讀者(見本書第二至五章)。同時色彩是無處不在的,它活躍在我們各類人群中,體現著人們的各種感覺,充實著我們的衣、食、住、行、用(第六至九章)。但在當今世界,要將司空見慣的形與色幻化出新的感覺,就必須張大眼睛、放開視野,將傳統的、自然的、異域的、民間的、不同民族的使用色彩揉集起來,利用多種手法讓它們顯現出純新的色感,這對產品的民族感與國際化雙重設計具有不同尋常的作用(見本書第十章)。
理論是為實用服務的,實用心得是需要總結的。總結出來的經驗若能為第一線從事藝術設計的同行們接受,則是理想所在。為此,作者在書中大量列舉了人類在生活各方面的色彩運用實例,以圖文結合的直觀方式來加深讀者對色彩采集與重構的理解。又以自己多年的知識積累、實際應用的經驗對色彩的大致區間進行了劃分和組合。本書最后給讀者提供了作者自己設計的色譜,它將有助于讀者快捷地進行設計創作。
所以,這是值得設計人員認真閱讀的一本書。
中國流行色協會創始人之一
北京服裝學院 原院長
王蘊強
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