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色彩適應與色覺恒常

圖1-6 拳擊臺前的白沙發是對色覺恒常的很好詮釋

人眼在環境色彩刺激下造成的色彩視覺變化是對色光的適應所致,被稱為“色彩適應”。通常,色彩視覺的第一感受時間為5~10秒,過了這段時間“色彩適應”就開始起作用,這種習慣性地把物象色彩恢復到白光下本來面目的本能是源于對“固有色”的認識,可以使人避免被光源色造成的假象所蒙蔽,而始終能夠把握物體的本來顏色,我們把這種現象稱為“色彩的恒定性”,也有人稱為“色覺恒常”。關于色覺恒常,科學家們曾這樣說過,“我們看到的東西是知道的東西,不是眼睛所作用的東西”,“我們看到的東西是對眼前東西的最好的推測”。

換句話說,人們并不會完全被光源色牽著走。我們并不會把夜店里紫紅色燈光下穿白襯衣的人說成是穿紫紅色襯衣的人,也不會把拳擊臺前的白色沙發說成是紫紅色沙發(見圖1-6)。對于在陽光下睡覺的黑貓和白山羊,雖然黑貓反射著很強的光,但我們卻能夠立刻判斷外面的環境,而決不會把黑和白認錯。因為大腦會對視網膜發來的信號作出反應,而不僅僅是接受器。

戴著有色眼鏡活動時,開始一段時間可以明顯感受到鏡片色彩的影響,然而,過了一段時間之后鏡片上的顏色幾乎在視覺上消失了。在白熾燈的黃色光線下,只能在剛開燈后不久的時間里感受到光的顏色,一會兒這種黃色即自然消失。在燈光下白紙是白的,對物體恢復了日光(白光)下的感覺。

大腦的視覺中樞與記憶領域有非常密切的關系,所以,能看到的色彩也會受到記憶和聯想的支配,越了解的對象越容易發生色覺恒常。

明亮環境的恒常性比黑暗環境的恒常性要高,而且更容易將形象看清楚。但是,在強光照射下或用細長筒觀察對象的一部分時,也會失去色彩的恒常性。還有觀察者特別注意和深刻分析觀察對象時,所看到的東西也會變化。如畫家把潔白的石膏像畫得很黑,或者,在作畫時使用了現實中根本就見不到的色彩。這可以說是畫家不受色覺恒常支配,僅忠實于自己對對象的感受而畫出來的。也就是說,這些色彩雖然在現實中不能被看到,但因主觀原因或是判斷卻被畫家看到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昌市| 江都市| 宝鸡市| 宜城市| 黄梅县| 黄石市| 稻城县| 成都市| 剑阁县| 五峰| 南郑县| 溆浦县| 乡宁县| 南投市| 蕲春县| 稷山县| 措美县| 嘉禾县| 抚远县| 邯郸市| 从江县| 莆田市| 手机| 文昌市| 北票市| 茶陵县| 清河县| 和政县| 凌云县| 辉南县| 永春县| 汝城县| 绥德县| 山东| 会昌县| 瑞安市| 大冶市| 南川市| 连南| 丰原市| 贵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