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沙龍展覽的興盛

(一)沙龍的起源

“沙龍”一詞的法語為salon,它的本意是指建筑中的大廳或客廳。“沙龍”的最初意義并沒有什么特殊的指代,但后來成為特別社交場所的代名詞,才逐漸聲名鵲起。

17世紀初,在巴黎,法國上流社會經常發生武斗事件等暴力行為。當時的德·朗布依埃侯爵夫人(1588—1655)因對宮廷交際的厭倦,尤其是對這種暴力惡風、烏煙瘴氣十分不滿,就萌生了把自己的邸宅開放為社交場所,供上流社會的貴族們協調矛盾、交流意見所用的想法。這就是“沙龍”的由來。

朗布依埃侯爵夫人是第一個舉辦沙龍的人。1610年,她的沙龍開始接待賓客,先是以文學會友,沙龍里會聚了當時法國不少的學者、名流。很快她的沙龍聞名遐邇。沙龍的主題也從最初的文學拓展到政治、時尚、學術,話題逐漸無所不包。

在沙龍里,文人學士們往往邊品味飲料、邊欣賞音樂或者朗誦自己的新作。他們歡聚一堂,就共同感興趣的話題無拘無束地暢談。沙龍成了一個極好的展現自己、擴大影響的舞臺。政治家、小說家、戲劇家、詩人、音樂家、畫家、評論家和哲學家們,可以在沙龍里傳播信息,制造輿論,汲取智慧,洞悉良知。

后來,沙龍具有越來越濃厚的藝術化、學術化的風氣,這種形式擴展至歐洲其他國家,也包括俄羅斯等國的上流社會。一時間,沙龍發展成為這個歷史時期具有廣泛影響的重要的一個文化景觀。

(二)沙龍演變為展覽

進入18世紀,在沙龍里討論的話題更加廣泛。聚集在沙龍里的人,不僅談論文學、藝術、科學,也談論政治。有時也會出現很激進的言論,甚至于沙龍也成為革命的溫床。不久,從沙龍里還派生出只討論政治問題的俱樂部。

沙龍中的激進傾向引起社會的關注,成為敏感的話題。因此,在法國大革命期間,沙龍活動曾一度被禁。雖然后來又恢復起來,但活躍程度卻大大降低了。

之后,沙龍又轉向并主要在品評藝術方面開展活動,逐漸地,沙龍演變為“展覽”的代名詞。

最早的“沙龍展”起始于1667年,這一年,路易十四舉辦了一個皇家繪畫雕塑學院院士的作品展覽會。作品展覽地點在巴黎盧浮宮內的阿波羅沙龍(阿波羅廳)。展覽與沙龍密切地聯系在一起。

這一時期,藝術家的作品通常在兩年一度的法國巴黎藝術沙龍里展出。他們的作品也往往在沙龍展上備受青睞。隨著宮廷與貴族階層對于藝術品的大量需求,出現了制作與生產工廠,這使得設計的需求增加了。

但是,純藝術的作品和用于生產的設計是有明顯區別的。而作為設計與制作生產的贊助方——君主與宮廷,在設計風格上往往有著自己的要求。當時的裝飾與設計藝術以法國國王的名字命名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例如,路易十四代表莊嚴的巴洛克階段,路易十五成了更具私密性、更重感官的洛可可風格的代稱,路易十六意味著刻板的古典主義形式。[14]

“沙龍展”成為藝術家與設計師交流切磋的場所,逐漸地,時代與流行、作品與設計的風格在這里被強化了,它的重要意義也凸顯出來。

“沙龍展”后來發展為每年舉行一次,也逐漸形成了一套展覽制度。如制作展覽“導覽手冊”,形成評審制度,成立評審委員會等。

到了19世紀,法國官方把控“沙龍展”的傾向趨向明顯。每年一次的以沙龍命名的展覽和展覽評委會由皇家科學院負責組織實施,評委會委員一般是由科學院指定。政府借藝術家之手主導“沙龍展”。由于藝術家能否入選、參加沙龍展覽或者在展覽中獲獎的關鍵在于評委會,很長一段時間,有關評委會的合法性問題成為藝術家與官方爭論的焦點。最終,作為折中的方案是評委會中的委員既有官方任命的,也有選舉產生的。

但不管怎樣,沙龍展覽在人們心中還是有著較高的地位。它引導著藝術發展的趨向,也成就了一批藝術家。

據記載,在沙龍展覽興盛時期,入選沙龍展的作品選擇標準還很嚴格,對不同的繪畫類型、不同的主題都有不同的選擇。但是,這種定期或不定期在沙龍展出作品制度,確實也推出了一些可謂知名的“沙龍畫家”,如安格爾、德拉克洛瓦、柯羅、雷東、德加等。他們的作品被國家和省級博物館購買與收藏。“沙龍展”已然成為某種公共展示和討論的空間,將人們與現代藝術世界聯系在一起。[15]

(三)早期的美術展覽設計

在美術展覽設計方面,意大利的朱塞佩·凱齊(1634—1721)是值得重視的人物。

1675年,羅馬教區主教德喬·阿佐利諾委任凱齊為策展人,舉辦紀念圣徒薩爾瓦多的美術展覽。這在世界展覽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它標志著策展人的誕生。

當時的凱齊已經是一位畫家、繪畫修復師,同時他還是收藏家。他是一位實務型的策展人,他奠定了展覽布展方面的規則雛形。凱齊制定了一系列的展覽指導方針,包括展品的陳列方式、展覽的保管條例、展覽的日程安排、展覽財務預算、展覽設計的原則等。例如,在布展設計上,凱齊提出以下要求。

利用租借的織物裝飾教堂的空除,小圓柱無需裝飾;用掛毯遮蓋粗糙的墻面(掛毯最好從朋友處借來而毋需租用);必須確保這些昂貴的織物不會由于使用不當而起折摺或沾滿灰塵。首要考慮的是展品尺寸與空間的匹配,在幾個主要走廊的盡頭陳設五至六張大尺幅作品以產生突出的視覺效果。[16]

雖然,今天看來,凱齊的設計思想還顯得零碎,不夠系統。但是,他所提出的想法,在他多年的展覽實踐中一直沿用,成為展覽設計中最基礎的原則,依然是值得重視的。

到了18世紀后期,在法國巴黎舉辦美術展覽逐漸成為公共領域的一大盛事,而這一時期美術展覽設計的靈魂人物是布朗切利(1752—1811)。

其后,拿破侖博物館的第一任館長多梅尼克·維旺·德農(1747—1825)也是展覽設計史上無法逾越的重要人物,德農籌劃設計的展覽具有獨特的歷史意義。盧浮宮甚至以他的名字命名為“德農館”。

在會展史上,“德農代表著策展人的學術與理性”。[16]

作為博物館的館長,德農的貢獻首先是豐富與拓展了盧浮宮的收藏。他遍訪意大利城鎮,挖掘收集館藏作品,包括安杰利科修士、烏塞羅和波提切利等佛羅倫薩畫派、文藝復興前期大師的杰作。

此外,在美術展覽方面,德農不顧世俗的眼光,將意大利和北歐藝術并列交流展出,推出安東尼奧·佩雷達、戈雅等西班牙優秀畫家的作品,使其呈現在觀眾面前,這些以美術史梳理為主導的策展思路極具開創意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土县| 都昌县| 澄迈县| 新和县| 宝山区| 怀柔区| 韶关市| 永和县| 乐业县| 安丘市| 商洛市| 佳木斯市| 宁晋县| 聊城市| 广灵县| 安远县| 泾源县| 桦甸市| 滦南县| 涟水县| 筠连县| 山丹县| 抚松县| 五河县| 嘉善县| 蒙城县| 扬中市| 德惠市| 巴楚县| 九寨沟县| 台中县| 石林| 策勒县| 沽源县| 内丘县| 桂平市| 安庆市| 越西县| 东莞市| 通榆县| 西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