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ython程序設計案例教程:從入門到機器學習(微課版)
- 張思民
- 767字
- 2019-12-06 14:23:20
2.2 列表和元組
列表是Python中使用最頻繁的數據類型。系統為列表分配連續的內存空間。
2.2.1 列表定義與列表元素
1.列表的定義
列表定義的一般形式為:

說明:
(1)列表名的命名規則跟變量名一樣,不能用數字開頭。
(2)方括號中的元素之間用逗號分隔。
(3)當列表增加或刪除元素時,內存空間自動擴展或收縮。
(4)列表中元素的類型可以不相同,它支持數字、字符串,可以包含列表(稱為嵌套列表)。
例如:

2.列表中元素的訪問
(1)列表元素用“列表名[下標]”表示。
例如,有列表
a = [ 0, 1, 2, 3, 4, 5, 6, 7, 8, 9 ]
其元素分別為
a[0] = 0; a[1] = 1; …; a[9] = 9;
(2)用“列表名[起始下標:結束下標+1]”表示列表的片段(列表的部分元素)。
例如:設有列表
a = [ 0, 1, 2, 3, 'red', 'green', 'blue']
用交互方式訪問其列表的部分元素。

2.2.2 列表的操作函數
1.添加元素
有三個函數可以在列表中添加元素append()、extend()和insert()。
(1)用append()函數在列表末尾添加元素
例如:

(2)用extend()函數將另一個列表的元素添加到本列表之后
例如:

(3)用insert()函數將元素插入到列表中指定的某個位置
使用insert()函數的格式為:
insert(下標位置, 插入的元素)
例如:

2.刪除元素
(1)用del命令刪除列表中指定下標的元素
例如:

(2)用pop()函數刪除列表中指定下標的元素
例如:

(3)用remove(x)函數刪除列表中所有值為'x'的元素
例如:

3.查找元素位置
用index()函數可以確定元素在列表中的位置。
例如:

4.對列表元素排序
用sort()函數可以對列表元素進行排序。sort()函數默認為按升序(從小到大)排序,若要按降序(從大到小)排序,則使用參數reverse=True。
例如:

5.清空列表
用clear()函數可以清空列表中的元素。
例如:

2.2.3 元組
元組和列表一樣,也是一種元素序列。元組是不可變的,元組一旦創建,就不能添加或刪除元素,元素的值也不能修改。
1.元組的創建
用一對括號創建元組。
例如:

2.元組的刪除
只能用del命令刪除整個元組,而不能僅刪除元組中的部分元素,因為元組是不可變的。
例如:

推薦閱讀
- DB2 V9權威指南
- Visual C++程序設計學習筆記
- Visual C++串口通信開發入門與編程實踐
- Essential Angular
- 單片機應用技術
- Cassandra Data Modeling and Analysis
- EPLAN實戰設計
- OpenResty完全開發指南:構建百萬級別并發的Web應用
- 深度學習原理與PyTorch實戰(第2版)
- HTML+CSS+JavaScript編程入門指南(全2冊)
- 會當凌絕頂:Java開發修行實錄
- Microsoft Exchange Server 2016 PowerShell Cookbook(Fourth Edition)
- SAP Web Dynpro for ABAP開發技術詳解:基礎應用
- Mastering Unreal Engine 4.X
- 測試工程師Python開發實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