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清華等你來·第四輯
- 劉震
- 2093字
- 2019-12-06 13:57:50
向往知識的純粹與詩意
王雷捷

專業(yè):新雅書院
王雷捷,畢業(yè)于浙江省諸暨中學。2017年浙江高考第一名,以總分723分的成績刷新浙江高考最高分,并被清華大學新雅書院錄取。
回顧自己的高中經(jīng)歷,王雷捷十分懷念學習知識時所收獲的純粹與詩意,同時也希望將這種收獲感延續(xù)在“文理兼通”的大學時光里。
愛好讀書的理科生
出生在農(nóng)村的王雷捷有一個良好的讀書氛圍:媽媽和姐姐都特別喜歡讀書,從古詩到現(xiàn)代小說,王雷捷很小就跟著家人閱讀。“小時候,姐姐時常拿著大本的古詩詞背,我覺得很有趣,也跟著背起來,雖然不知道詩句具體是什么意思,但能隱隱約約體會到一種美感。”王雷捷回憶道。
幼時的閱讀經(jīng)歷為王雷捷日后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讀書時的專注讓他比其他同學有著更加縝密和冷靜的思考能力,他的成績也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
中考時,王雷捷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諸暨中學,并被編入“重點班”。浙江實施新高考政策以后,學考、選考分離,“因為我們高中原來是以理科見長的學校,很多學生選考物理、化學、生物,我跟他們也一樣”,新的高考政策并未對王雷捷的學習產(chǎn)生太大的影響,他很快就適應了新的學習模式。
在老師眼里,即便是再嘈雜的環(huán)境,王雷捷也能夠沉浸在自己的學習里。高中三年,王雷捷的午休時間基本上都是在圖書館里度過的。在安靜的午后,王雷捷全身心地投入書本與知識之中,“閱讀與思考的過程很純粹,不去考慮要得多少分,要花多少時間,完完全全地讓自己進入‘物我兩忘’的境界”,王雷捷很享受那種狀態(tài)。
數(shù)學是王雷捷最喜歡的科目之一,尤其是數(shù)學中的幾何部分,更是他最喜歡和擅長的部分。在他看來,證明一個幾何命題是一個純粹的對知識進行思考與運用的過程。“如果不帶著功利和急躁的心境去看待一道幾何題,那么證明的過程其實是十分有意思的,完完全全地將自己置身于幾何所構(gòu)建的世界中,和那些線條、角度去對話、去理解它們背后的數(shù)理法則。”王雷捷說。
進入高三下學期后,六門科目中王雷捷已經(jīng)考過了四門,對于他來說,整個高三下半學期只需要全身心地準備語文和數(shù)學這兩門科目即可,并且王雷捷之前考過的四門科目的分數(shù)加起來已經(jīng)位居全省第一。有了這四門科目做保證,在最后的備考階段,王雷捷的心態(tài)比較放松。后來取得的成績,在王雷捷看來是比較滿意的。
成為文理兼通的“新雅人”
王雷捷與清華的第一次接觸是高二暑假參加清華的暑期學校。學長學姐帶他游覽校園時,他才第一次真正見識到二校門、大禮堂、清華學堂等一批清華建筑的厚重感與歷史感。這次的游覽讓他感受到清華園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此前他一直在清華與北大兩校之間徘徊不定,暑期結(jié)束后,王雷捷終于確定將清華大學作為自己的報考學校。
在專業(yè)選擇上,王雷捷并不希望一開始就將自己有限在或文或理或工的固定專業(yè)里。豐富的閱讀內(nèi)容培養(yǎng)了他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加上扎實的理科基礎,王雷捷更希望能將自身這兩方面的優(yōu)勢結(jié)合起來。思考再三之后,王雷捷選擇了新雅書院,他特別認同通識教育的理念,“希望自己在大學四年里能夠成長為一個文理兼通的人”,進入大學之前,王雷捷為自己許下了這樣的希冀。
而回顧半年多以來的清華時光,王雷捷感受最深的便是清華人身上的“集體認同感”。“大家都很團結(jié),能夠為了集體的目標高效地合作起來”,王雷捷認為“又紅又專”的理念是清華的育人理念中十分重要的部分,“清華人很多的特質(zhì)都和這一理念有關。”王雷捷說道。
去年寒假,王雷捷和新雅學院大一的同學一塊在輔導員和老師的帶領下前往英國牛津大學游學,這次長達七天的英倫之旅給王雷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國際化的大背景下,出國游學的經(jīng)歷開闊了王雷捷的眼界,“到這以后感覺像是進入一個新世界”,在清華的舞臺上,世界正向王雷捷走來。
發(fā)現(xiàn)其他探索社會的可能性
“我想本科學習計算機專業(yè),然后研究生轉(zhuǎn)向一些偏人文社科的專業(yè)方向”,對于未來的發(fā)展,王雷捷有著較為清晰的認識。
在新雅學院學習半年以來,王雷捷根據(jù)課程要求閱讀了許多人文社科方面的書籍,從柏拉圖到康德,王雷捷都有所涉獵。在閱讀這些書籍的過程中,王雷捷在經(jīng)典中發(fā)現(xiàn)了更多思維的可能性,那些先哲大家們提供了許多其他探索社會的可能性,這些可能性深深地吸引了王雷捷。相比較而言,計算機專業(yè)在他看來更像是一種工具性的知識,“既是工具,我就可以拿它去做許多其他的事情,人文社科中也有許多需要用到計算機專業(yè)知識的地方”。
在王雷捷看來,考入清華并不是自己人生中一個必然會發(fā)生的事情,“我生在浙江農(nóng)村,因為經(jīng)濟發(fā)展環(huán)境較好,所以城鄉(xiāng)之間的差距并不是很大,我能夠比較容易地就獲得較好的教育資源,所以外部環(huán)境是我能夠取得如今的成績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王雷捷希望未來能夠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向外部環(huán)境做一些回報。
【學習經(jīng)驗和方法】
1.對于碰到的難題,要有“獨立自主”的意識,要盡力通過自己獨立的思考去求解答案,只有這樣,才能不斷獲得學習的收獲感,積累屬于自己的解題思路,一味地詢問他人很容易產(chǎn)生依賴心理,喪失學習與思考的自主性。
2.解答語文的閱讀題和古詩詞鑒賞要有“理科生的思維”,這兩種題型都是有固定的模板和套路,平時要注意積累和完善答題套路,考試時要盡量按照一定的模板去進行解答,切不可自以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