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軟件測試實驗實訓指南
- 陳英
- 2953字
- 2019-12-06 14:26:41
前言
“軟件測試”課程是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計算機方向核心課程之一。一直以來,我想找一本軟件測試領域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的書,最后有幸找到王順教授主編的《軟件測試工程師成長之路——軟件測試方法與技術實踐指南Java EE篇(第3版)》。這本書是目前國內軟件測試領域理論與實踐結合較好的教材,比較適合目前本科教學方案所要求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目標。
但是在軟件測試實驗與實訓課上,我發現這本書對于實訓的指導力度還不夠。我聯系了王順教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最好能有一個團隊開發項目,并能將項目進行模塊化,讓更多的學生對實際項目研發有初步印象,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測試,以案例的方式讓學生對軟件測試有更深的了解。
也是機緣巧合,剛好我有一個數字化旅游平臺研發項目,于是和王順教授商量,以數字化旅游平臺研發為驅動目標,以王順教授為項目經理,帶領學生,對軟件架構、數據庫設計、代碼審計、文檔編寫、軟件測試、系統上線、服務器配置與加固等整個過程進行指導,并將該平臺劃分為景區智能導航系統、景點互動展示系統、到此一游電子刻字系統、景區特產優惠購、個性化旅游空間服務平臺等模塊,讓學生以團隊方式選擇模塊進行參與。經過半年的努力,數字化旅游平臺研發項目基本完成。感謝王順教授,經過他的指導,學生對軟件架構、開發、測試等過程有了初步掌握,并取得了不小的進步。看到學生進步,我又產生了一個想法:能不能把這個過程記錄下來,讓全國各大高校學生,尤其是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學生,以項目案例驅動的方式學習“軟件測試”課程,把軟件測試實驗與實訓課程落到實處。
本書就這樣在我的腦海中形成,當然更多的是考慮到這樣方便自己以后教學(我想這也是廣大教師的需要)。經過和王順教授的溝通,結合軟件測試工程師實際工作,我們認為作為軟件測試工程師最核心也是最基本的是做好如下三件事。
(1)Find Bug,即尋找軟件缺陷的本領。測試工程師需要對軟件缺陷非常敏感,能夠快速找到軟件缺陷并能準確地匯報缺陷。
(2)Design Test Case,即設計優秀的測試用例。這需要測試工程師對一個軟件或一個模塊能夠準確把握,嚴密地設計出優秀的測試用例。
(3)Use Test Tool,即使用測試工具。選擇適合項目的測試工具,取決于測試工程師對測試工具的敏感程度。在實踐項目中,如有需要,可以對工具進行二次開發與擴展,以幫助項目提高質量,快速找到軟件缺陷。雖然現在測試工具非常多,但是只要多使用,多嘗試,就能找到適合當前項目或應用場景的好工具。
既然軟件測試工程師的核心技能體現在上述三個方面,那么就應該將這三項技能最大限度地展示給學生,以及那些即將進入或已經進入軟件測試行業的工程師們。
本書可以作為全國各大高校軟件測試與質量保證實驗與實訓教程,全國各大軟件公司軟件測試工程師入職教程,全國各大軟件培訓機構軟件測試工程師培訓實戰教程,想參加國際軟件測試外包或眾包人員的測試技能提高指導書籍,想從事軟件測試工作或已經成為軟件測試工程師成員的工作指導書,軟件開發工程師、軟件項目管理師、系統架構師研發高質量軟件參考書,言若金葉軟件研究中心“軟件工程師認證”測試工程師方向認證指導書籍,言若金葉軟件研究中心“全國大學生軟件實踐與創新能力大賽”參賽指導書籍。
本書根據軟件測試工程師的核心工作與技能要求分為三篇進行講解。
第一篇:尋找軟件缺陷實訓。本篇分為5大實驗方向,分別是軟件安全測試訓練、軟件界面測試訓練、軟件功能測試訓練、軟件技術測試訓練、軟件探索測試訓練。每個方向20個Bug,共100個經典Bug。通過眾多資深工程師對Bug技術的經驗分享以及上百個經典軟件缺陷的展示與分析,力圖讓讀者做到“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第二篇:設計測試用例實訓。本篇分為10大實驗方向,分別是設計智慧城市類測試用例、設計在線會議類測試用例、設計在線協作類測試用例、設計電子商務類測試用例、設計電子書籍類測試用例、設計手機應用類測試用例、設計注冊/登錄白盒測試用例、設計好友/粉絲白盒測試用例、設計積分/游記白盒測試用例、設計回歸測試類測試用例。既有傳統的黑盒(基于軟件功能)測試用例設計,也有白盒(基于代碼本身)測試用例設計,還有回歸(基于局部變動)測試用例設計。通過對眾多系統的測試用例設計與分析,幫助讀者對測試用例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引導讀者從模仿到實踐再到創新。
第三篇:使用測試工具實訓。本篇分為6大實驗方向,分別是自動化測試工具JMeter訓練、自動化測試工具GT訓練、安全滲透測試工具ZAP訓練、安全集成攻擊平臺Burp Suite訓練、性能測試工具wrk訓練、性能測試工具WebLOAD訓練。既有自動化測試工具,也有Web安全掃描滲透工具和性能測試工具。引起讀者對軟件測試工具的興趣,正確使用工具可以事半功倍,否則會裹足不前,影響項目進程。
本書由陳英、王順、王璐、嚴興莉編著。具體編寫分工為:第一篇由陳英、王順合作完成;第二篇的實驗6、7由王璐完成,實驗12~14由嚴興莉完成,實驗8~11、15由陳英完成;第三篇的實驗16由王璐完成,實驗17由甘佳完成,實驗18、19由陳英和王順合作完成,實驗20、21由嚴興莉完成。為保持書籍章節的連貫性,王順和陳英進行了統稿。為了使本書能盡快面市,浙江農林大學暨陽學院信管專業的黃成龍、徐瀅同學,言若金葉測試國際團隊成員劉倩斕、徐福東工程師對書中展示的所有經典Bug進行了整理、核對與復現,以方便讀者能很容易地重現Bug,加深對軟件缺陷的理解;同時對測試用例與測試工具進行實驗。4位成員從不同的角度閱讀、重現實驗,保證了可操作性。
書中使用的數字化旅游平臺由王順教授帶領浙江農林大學暨陽學院信管專業部分師生完成,包括2014級的孫蒙盛、鄭夏茹、張梨、盧夏婷、許夢瑤、鄭友新,2015級的李嬌,2016級的梅俊峰、黃成龍、張成帆、唐勇、葉慧茹、駱伶俐、鐘承娣、曾卓、周汪濤、楊麗娜、李澤慧等。
感謝南京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南京電子技術研究所、重慶郵電大學、中山大學、河北師范大學匯華學院、鄭州輕工業學院、濟寧學院、西南科技大學、安徽師范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四川理工學院、樂山師范學院、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南海東軟信息技術學院、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大連東軟信息學院等高校師生積極參加言若金葉軟件研究中心舉辦的全國大學生軟件實踐與創新能力大賽。書中部分經典的Bug與設計優良的測試用例取材來源于學生的參賽作品。
為了使讀者容易復現書中豐富的Bug實例與測試技巧,所舉例子主要從中心創建的各大網站中提取(避免其他網站因修改或刪除不能訪問)。
為了讓讀者進行Client測試、跨平臺測試體驗,跨地域合作項目在線跟蹤系統(http://www.worksnaps.net)和工時卡系統(http://www.workcard.net)都支持三個平臺(Windows、Linux和Mac)的下載安裝與測試。
感謝清華大學出版社提供的這次合作機會,使本實踐教程能夠早日與大家見面。
感謝團隊成員的共同努力,因為大家都為一個共同的信念“為加快祖國的信息化發展步伐而努力”而緊密團結在一起。感謝團隊成員的家人,是家人的無私關懷和照顧、最大限度的寬容和付出成就了今天這一教程。
由于編者水平與時間的限制,書中難免存在不足之處,如果在使用本書過程中有什么疑問,請發送E-mail到tsinghua.group@gmail.com或roy.wang123@gmail.com,編者團隊將會及時給予回復。
如果想得到更多言若金葉軟件研究中心編寫的軟件實踐類教程,請訪問http://books.roqisoft.com。本書的官網是http://books.roqisoft.com/xtest,歡迎大家進入官網查看最新的書籍動態,下載配套資源,與我們進行更深層次的交流和分享。
陳 英
2018年5月
- 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中山大學內部選拔真題解(二)
- AWS Serverless架構:使用AWS從傳統部署方式向Serverless架構遷移
- Spring Boot+Spring Cloud+Vue+Element項目實戰:手把手教你開發權限管理系統
- Practical Game Design
- 精通網絡視頻核心開發技術
- Java程序設計:原理與范例
- Python Web數據分析可視化:基于Django框架的開發實戰
- 計算機應用基礎教程(Windows 7+Office 2010)
- Node.js開發指南
- Android應用開發深入學習實錄
- BeagleBone Robotic Projects(Second Edition)
- 超簡單:Photoshop+JavaScript+Python智能修圖與圖像自動化處理
- Deep Learning for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 Android項目實戰:博學谷
- Slick2D Game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