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初版序

好靜啊,當我打開賈一凡和夫人共同開啟的博客“豆豆的鋼筆畫”時,仿佛走進了萬籟俱寂的仙境。也許回憶,無論是甜蜜的還是微微傷感的,只要是那種能帶來人生感悟的回憶,大多是在靜寂中萌發,在寂靜中給人安慰吧。

我和賈一凡的友誼也很靜,在靜寂之中一晃就是四十多年。靜到很少見面,很少聊天,時至今日網絡通信已經如此便捷,依然很少互通微信。但他的心中有我,我心中亦有他,我常常會在閑聊之中驕傲地向他人提起我認識的賈一凡,說他如何如何與眾不同,如何如何會畫畫兒,如何如何個子高大,如何如何近視戴眼鏡……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有一段共同的歷史,有一段特殊的經歷,屬于他,也屬于我,屬于我們這一代人,屬于我們共有的記憶。在這段共有的記憶之中,“賈一凡”這個名字始終出現。在我青春的記憶中,在那段青澀如同神話的歲月里。賈一凡像個穩重而又成熟的長者,靜靜地走過內蒙古草原,走過荒涼的鹽堿灘,走向返城后日復一日的生活,走向普通人生應該走向的一切。

賈一凡說話很靜,這與我們成長的那個轟轟烈烈的年代形成鮮明的對比。他怎么那么靜呢,靜得讓人著急??伤廊皇怯檬州p輕地往上推推眼鏡,微微地一笑了事。事隔多年我才體會出,他不用大聲吵鬧,他的心里裝滿對周遭悉心的觀察和與眾不同的人生感受,這些足以讓他靜下來,而這些,正是那個時代的人所缺少的。

我們那個時代的年輕人太想大干一番了,太急于建功立業了。以至于到了今天,當全社會都漸漸浮躁起來時,賈一凡身上的靜依然那么淡泊純真,令人不由得為之動容。《胡同·印象》如同他靜靜的人生,靜到令你神往,令你從鋼筆畫中聽得見胡同里的種種動靜,就像我拍攝《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時天天在胡同里聽到的一樣。那動靜充滿生機,忽遠忽近的鴿哨聲、彼此寒暄時親切的招呼聲、扯著嗓子叫孩子回家吃飯的喊聲。沒錯,還有正在遠去的人力車鈴聲、剃頭匠手里的響器和手藝人的吆喝聲……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畫幅呀!睜眼一看,在賈一凡和他夫人的筆下,這一切都用鋼筆纖細的筆觸,一根根一條條勾勒出來,淋漓盡致。讓人想到昨天,想到昨天的昨天;想到明天,想到明天的明天。此畫此情此聲此景是人文的,也是人情的;是親切的,也是貼心的。

為了拍電視劇去胡同采景,我被胡同里處處塞滿的私家車所震驚?!芭牟涣耍九牟涣?,那個年代哪有這么多私家車呀,沒法拍!除非你讓胡同里的住家都把私家車停到別處去!這可能嗎?”時代已經變了,很多讓人懷念的景致只能留在記憶里了,這是時代的無奈,誰也不能抗拒。正因為如此,賈一凡和他夫人的鋼筆畫才尤顯珍貴。這一幀幀充滿記憶的胡同小景將注定成為永久的精神財富、永久的人文財富、永久的藝術財富,歷久彌新,常駐心田。

賈一凡的夫人在她的文章中寫道:“在我的印象里,冬天里經常會有大雪封門的景象,早上起來,拉開窗簾兒,窗戶上掛滿了冰花兒,我就會哈一口熱氣,用手指來回涂抹,讓窗戶上的冰花兒融化一小塊兒,那樣就可以看到外面了……”這是何等的意境呀,《胡同·印象》就像是掛滿了冰花的那一扇窗,請你帶著兒時的真誠,也輕輕地哈一口熱氣,用手指來回涂抹,讓窗戶上的冰花融化一小塊……你會看到什么?外面多靜呀,生活中永遠不乏靜得讓人心動的美景,關鍵是看景的人內心有沒有對生活的愛。

《胡同·印象》集合了賈一凡和他夫人多年以來的文章和鋼筆畫,它正是這樣一部靜得讓人心動、可以捧讀的書。

沈好放
(中國電視劇制作中心 國家一級導演)

西城民康胡同23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梅河口市| 灵丘县| 渑池县| 梁山县| 连南| 茶陵县| 元朗区| 张家界市| 保德县| 吴堡县| 兰考县| 荃湾区| 松阳县| 凯里市| 宝应县| 黄冈市| 子长县| 玉环县| 明溪县| 潮州市| 靖边县| 英山县| 民权县| 晴隆县| 榆中县| 巧家县| 西吉县| 涞源县| 邯郸市| 涿州市| 台东县| 新闻| 萨嘎县| 陆丰市| 鲁山县| 邮箱| 南汇区| 沧源| 阿合奇县| 谢通门县| 嵊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