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農業內部審計那些事兒作者名: 甘德東本章字數: 4112字更新時間: 2019-12-06 14:54:37
前言
說起審計,很多學過財經的朋友一定不會陌生,但說到內部審計,可能就有點陌生啦,而進一步說到農企的內部審計,估計知道的人就更少了。
我覺得,農業有其自身的經營模式,而內部審計又是針對性極強的一門技術,而兩者的疊加,對于剛剛入行的新人容易形成雙重的困擾,即使是注冊會計師也不能例外。如何讓人從半路出家變成駕輕就熟,如何讓人從手足無措變成從容不迫,成為一名“行業老手”,這是很多人所需要的,而本人不才,將我的一些實際工作經驗分享一下,寫成了本書。
由于這本書不是教科書,也不是什么理論文選,因此就盡量用詼諧幽默、通俗的語言表述。本書沒有什么深奧的條文,更沒有什么難點,當然,為避免由于實戰操作較多會令你消化不良,建議閱讀時放松心情,慢慢品嘗。
本書特色
1. 內容注重實戰,全面介紹了農業內部審計所面臨的各類問題
本書除了寫有現場審計、舞弊審計、海關審計、財務審計等必備的審計知識之外,還有一些農場盤點、農貿核算、飼料系數、下腳料計算等冷門知識。當然,這些知識不是冷門到平時沒有人用到,相反,它們是在農業內審中經常需要用到的。
2. 行文詼諧幽默,以實際工作經驗引導,特別適合初入行者閱讀
作為農業內審這一行的“行業老手”,我有自己的理解,融會貫通算不上,但還是可以將工作上遇到的問題,以一個老朋友嘮家常的形式,作一些經驗分享的。知識不是用來死記硬背的,自己能理解和掌握才最重要。
3. 獨有的“題外話”特色,完全激發讀者的興趣和思考
除了圍繞每一章的主題進行論述之外,還會嘮一點“題外話”,有歷史典故,有真實事例,有自己的一些見聞見解。大多數內容都比較有趣,目的是希望讀者可以通過這些“題外話”加深對本書的理解。
本書內容及體系結構
第1章 三大審計板塊。公司大了,養殖場多了,過去還可以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老板們需要面對的不再是一兩個養殖場,而是幾十個甚至幾百個養殖場。這時候,還靠老板逐一去過問的話,誰也沒有這么多的時間和精力。為了管理眾多的養殖場,不少農企設立了多個部門進行管理,審計部就是其中之一。
第2章 內部審計首要工作。當你成功得到內部審計這個職位,不要急急忙忙地開展工作,首先有一件重要的事要搞清楚:你的上司能否將問題直接反映到最高層?即你和你上司能不能直接跟老板說上話。
第3章 農企的存貨盤點。記得以前經常有會計向我抱怨農業存貨盤點很麻煩,點來點去不容易,還經常出紕漏。的確,農產品盤點是比較難的,就算是上市公司,它們的農產品盤點結果,也經常被人抱怨真假難驗。
第4章 農企的農產品采購。農產品采購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很多人都以為采購部是一個油水很多的部門,我更正一下,如果是工商業可能真的油水多,但農業就不一定了。
第5章 農企的飼料采購的現場審計。我經常聽別人解釋,說什么飼料產出比較低呀,收成不好呀,出肉率不高呀,所以比以前差等。如果不懂這些知識,很容易就吃虧了。這里我主要講一下飼料采購涉及的飼料系數,內容比較淺顯,大家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第6章 農企的采購憑據。農企采購審計除了要關注質量問題之外,還有一個要注意的是,采購憑據的問題。因為農產品采購有一個特別的問題,就是農民是不會開發票給你的。稅務局為了企業能做賬或出口的需要,出臺了一個叫作“農產品收購發票”的東西。這種發票,非常特別,是自己開給自己的。
第7章 對財政補貼及項目??畹膬葘?。很多國家都會對農業有專門的補貼,美國有,法國有,日本也有,中國當然不例外,不過對這些農業補貼,很多人都不太明白,又或者覺得無足輕重。的確,中國過去真的對農業扶持得不多,在2005年之前還征農業稅,但人還是要往前看的,隨著經濟越來越發達,國家的農業扶持政策會越來越多,補貼也會越來越高。
第8章 農企的良種審計。良種,一直是養殖界的核心問題,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因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作為大多數的農企,可能不是直接面對良種的問題,很多農企都會從農民、農業中介、合作社中采購農產品。不過,也有一些農企是有直接經營養殖場的。農企萬一涉及規?;B殖,這就不得了,不是龍頭企業,也是一方霸主,因為規?;B殖可不是一般企業能玩得轉的。
第9章 對付養殖場舞弊的手段。養殖場里有人偷偷地將場里的農產品變賣,量很小,每天十來斤的話,外人是很難察覺的。對付這些小偷小摸的,靠檢查財務報表是行不通的,但不管的話,時間長了,一旦養成習慣,人心就變壞了,不管是不行的。
第10章 農企的出口審計。當農企到一定規模的時候,很多農企都希望它們的產品能出口到其他國家,因為出口更賺錢。除了免檢驗檢疫費之外,中國出口農產品到東盟都是免關稅的,而且還有退稅。不過因為農企直接出口繞不開一個問題,即“農產品采購發票”的退稅問題,所以很多農企都委托出口公司出口。如果有點實力的,自己成立一個出口公司,專門從事出口工作。
第11章 農產品的下腳料審計。下腳料,大家可能不知道是什么,其實就是廢棄物,農業中稱為下水,工業中稱為廢料。相對整個財務報表來說,農企的下腳料的收入非常之少,甚至不納入財務核算,下腳料算是可有可無,但魔鬼往往藏在細節里。
第12章 農企內審的工作底稿。首先,審計的工作底稿有兩種:一種是外審(第三方審計)的工作底稿;另一種是內審的工作底稿。兩者雖然都是工作底稿,但從本質和功能上有很大的不同。
第13章 不能忽視的自然環境。有很多其他行業的內審精英,轉做農業內審的時候,往往都忽視了自然環境因素。因為他們過去審計的工業和商業,無論在財務報表上,還是在經營決策中,涉及自然環境因素這方面的影響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不過,農業是不一樣的,因為農業是一個農作物—自然環境—人的三元結構系統。在生產過程中,自然環境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第14章 不能忽視的藥物問題。無論是種植的還是養殖的,在生產過程中都會使用獸藥、農藥、魚藥等藥物。在眾多的藥物中,使用最廣泛的是敵百蟲。水產的,用敵百蟲;種植的,用敵百蟲;豬牛羊,也用敵百蟲。連有時買不到驅蚊香,也用敵百蟲代替一下。
第15章 農企的建設項目審計。不要以為農企建設的項目會比較少,有時會比房地產企業更多。一家有點規模的農企,旗下有養殖場、加工廠、辦公樓、倉庫、宿舍。其中,養殖場更涉及水電工程、道路建設、土地平整、挖掘堆土,以及引水排污等建設項目。如果是工廠化養殖,涉及的項目還會更多。
第16章 農企的人力資源審計。人力資源審計有很多種,我將之分為普通的和特殊的,不過無論如何去區分,這個人力資源審計沒必要經常做,一年做一次就差不多了。
第17章 人力資源審計要注意的問題。做人力資源審計的,還要明白兩個很有用的假設;一個是“經濟人假設”;另一個是“社會人假設”。這兩個假設非常有意思。
第18章 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內部審計。現在很多地方都希望引進民間資本對農貿批發市場進行升級改造,所以有一些農企除了經營養殖場之外,還會兼營農產品批發市場。涉及這方面的內部審計,真的有點頭痛了。
第19章 農產品批發市場的貓膩。本章有很多地方涉及內審,因為內容太多,所以不展開來講了。只讓大家大致了解一下農產品批發市場內會有什么事發生。
第20章 關于農企財務審計中的查賬。將財務審計放到這一章來說,其實有我的考慮。農企本身不比工業企業,其標準化程度低,生產周期長,收集資料難,要在農企中當好一個財務經理并不容易。要當一個合格的內部審計更不容易,因為我們更關注會計記錄后面的真實性。
第21章 農業的薪酬審計。為什么單獨列一列工資這一塊,因為不少農企、農業集團都存在現金支付工資的現象。這不是個別的現象,而是招工難,不少從業人員流動性大,不得不用現金去吸引工人,特別是臨時性的工作。如果工人比較多,又要發現金,很容易會給人以渾水摸魚的機會。
第22章 農企的離任審計。離任審計不是國企的專利,其實,農企也是需要離任審計的,不過就是用得不多,就算這里有,其離任審計也是比較簡單的,簡單到成為監交手續的一部分。畢竟大多數老板都是稱職的,一般來說,某個高層要走,為什么要走,大老板是心中有數的,也會想好接手的人選。當然,如果規范一點的,都會讓人事部幫忙進行交接的工作,并讓雙方簽字確認,很少會讓內審出面,更不要說做離任審計了。反而用得多的是讓內審去進行財務監交。
第23章 如何制訂年度內審計劃。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所謂的計,是指計劃。我們做內審的,也需要有一個計劃,除了特殊情況,合理地安排工作時間,就能減少加班的機會。
第24章 對預算進行審計。預算很有用,在三千年前,中國就有預算執行制度,而最早應用上預算的是——禮。這里的禮,不是指禮貌,而是周禮。概括來說就是周朝的飲食、起居、祭祀、喪葬、婚嫁、戰斗、器具、養老、育兒、外交等方面的規范。
第25章 “公司+農戶”經營模式下的審計。有網友向我抱怨說家鄉的農活是那么原始,埋怨農村落后的生產方式。其實,已經有不少的公司走向農村了,畢竟農民也是會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而其中的一種就是“公司+農戶”。
第26章 對農業研究項目的內部審計。農業跟工業不一樣,往農業研究項目里砸錢不一定能砸出產值,很多時候一些從事工業的公司轉去投資農業項目,砸了很多高大上的研究項目,但能出成果的卻寥寥無幾。
本書讀者對象
- 內審初學者。
- 農業類想要提升會計能力的會計人員。
- 農業內審培訓班學員。
- 各財經、非財經專業的大中專院校實習學生。
- 私營農企老板。
- 需要了解農業審計的高層管理人員。
- 其他對內審有興趣愛好的各類人員。
現在你手上的這本書,是一本關于農企如何進行內部審計的書。因受作者水平和成書時間所限,本書難免存有疏漏,但盡可能地保證干貨滿滿,絕不摻水售假。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關于內部審計的書,但大多數是從審計職能這個角度進行論述,而本書是從農企的角度進行論述。很多人認為內部審計的方法是不分行業的,但筆者認為,在實際工作中還是有差別的。單單其產品這一項,就可以讓盤點難度增加好幾個級別,更不要說如苗種、病害、退化、天氣等方面了。有時見到一些從別的行業轉過來的同事,又或者從事農業內審的新人,在進行內部審計時,在進行農業管理時,經常會遇到種種困擾,這促使筆者寫下本書。書中內容全屬個人觀點,絕不代表官方意見。另外,由于本書不是教科書,因此語言比較輕松,盡量貼近生活用語,希望大家能接受。
作者
2017年9月
- Mastering Microsoft Forefront UAG 2010 Customization
- 資本的眼睛
- Mastering System Center Configuration Manager
- 會計信息化基礎(金蝶版)
- Team Foundation Server 2013 Customization
- 陜西國家統計調查專題研究集萃(2006—2015)
- OAuth 2.0 Identity and Access Management Patterns
- 2016年度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專用輔導教材(圖解版):審計
- vSphere Design Best Practices
- 內審兵法
- Building Dashboards with Microsoft Dynamics GP 2016(Second Edition)
- Managing Virtual Infrastructure with Veeam? ONE?
- 汪博士解讀PMP?考試(第6版)
- 圖解經濟博弈論(圖解經濟學叢書)
- 政府審計基本理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