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Chapter 1 走進軟陶的世界

軟陶知識小課堂

軟陶介紹:軟陶第一次出現在1930年的德國,是由化學原料聚氯乙烯所合成的,其中添加了一些可塑劑和顏色色素,從學術上來講它的標準名稱應該叫:聚合體粘土(polymer clay)。軟陶需要高溫130℃左右烤制才能定型,相比風干的材料,讓制作作品細節有了更充分的時間。

調色方法:軟陶本身已有幾十種顏色,但是為了統一作品色調,還是要自己糅合一些新的顏色。軟陶的調色方法其實很簡單,基本上依照三原色混合法則(紅+黃=橙色 紅+藍=紫色 藍+黃=綠色),調整比例,就可以調出自己想要的顏色。作品配色如同炒菜要掌握火候,可以為作品增分哦!

定型辦法:烤箱定型法,這是軟陶最好的定型方法,省時省力!將做好的作品放入烤箱,設置為130℃,烘烤20分鐘(根據作品大小可以適當增加或者縮減時間),待自然冷卻后取出。

小提示:①烤箱設置的溫度與實際溫度可能不太一樣,建議購入一個烤箱溫度計,先測試一下自己的烤箱的實際溫度。溫度達不到,作品易碎;溫度太高,作品顏色會變黃甚至報廢,都會讓人心痛的。②建議軟陶使用專用的烤箱,不要和食物混烤。

注意事項:制作軟陶之前,要充分洗干凈雙手并清潔臺面,盡量別穿帶毛的衣服。摻雜了塵土的軟陶制作出來的作品,會顯得很臟。

有的人會發現,自己正常洗完手去做軟陶,還是會臟臟的,怎么辦呢?可以用軟一點的白色軟陶,在手上多搓一搓,把手紋里的臟東西粘出來,這就是我們說的洗手泥。洗手泥臟了以后,還可以作為填充泥使用。

必備工具大詳解

1

烤箱:軟陶定型的好伙伴!推薦30L的,可以用于制作一般大小的作品。太小的烤箱容易受熱不均勻,做出來的作品可能一邊糊了,另一邊還沒熟,很尷尬啊!一般30L烤箱的價格為200元左右。

2

瓷磚墊片:作品可以直接在瓷磚片上制作,方便自由地用手拿起來全方位觀察自己的作品;一般作品放入烤箱的時候,都會放在一個瓷磚片上(鐵的烤盤會讓作品底部糊掉)。瓷磚片在家中裝修的時候都會用到。注意:作品與瓷磚片直接接觸的地方會出現一個鏡面的感覺,如果不想要這個效果,那就在作品與瓷磚片中間先墊一張紙再進行烤制定型。

3

長刀片和短刀片:主要用于分割軟陶。長刀片適用于分割大片且要求邊緣整齊的軟陶,并且可以彎出弧度切,相當好用;短刀片適用于分割小片或者小段軟陶。

4

電動壓面機/搟杖:強烈推薦的混色和壓薄片神器,簡直就是天使的化身。軟陶相比其他材料較硬,徒手混色混多了容易出現“麒麟臂”,電動壓面機是壓片的好幫手,缺點是價格略貴。當然,也可以使用一根金屬/亞克力搟面杖來壓薄片,也能幫助混色;缺點是慢、累、薄片不夠均勻,依舊會出現“麒麟臂”!

小提示:還有一個辦法,可以既不花錢也不會有“麒麟臂”,那就是有個好老公幫你搓泥,老公也是神器之一!當然,大家擇偶一定要慎重啊,不能為了沒有“麒麟臂”,就隨便找了一個老公,哈哈哈!

5

抹刀:基本是人手一把的工具,做作品的時候,手指夠不到的角落就可以使用抹刀來處理。便宜好用,性價比超高!

還有你的一雙準備捏泥的小手。

其實到這里,你有了上述東西后,就可以去嘗試捏些作品,但是如果你想對工具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想讓作品更加細膩,那就繼續往下看吧。

上色工具大詳解

1

色粉:軟陶局部上色材料,例如人偶的腮紅部分(也有的人喜歡用化妝用的腮紅來給軟陶人偶上腮紅,也是可以的),或者多肉的紅尖尖部分。烤前烤后都可以上色。烤前上色會著色很重,適用于多肉紅尖尖這類比較艷麗的顏色;烤后上色比較均勻,顏色淺,適用于人偶的腮紅。

友情提示:色粉和軟陶可以混色的。

2

珠光粉/云母粉:可以做出金屬材質的感覺,比如武器,或者說那種閃光魚鱗、獨角獸的角之類的。做出來的效果非常炫酷。

3

丙烯:常用于畫人偶眼睛,或者畫一些花紋。在軟陶上大面積上色的話,大部分品牌的丙烯都會有點黏黏的感覺。

這里,就不一一介紹了,畢竟可選用的工具非常多,就像夜里的星星一樣,根本數不完。所以,有一個更直觀的辦法,4位講師把自己必備以外的常用工具拍了集體照,大家可以參考后面教程中各位講師的創作風格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工具,請不要照單全收,每個人的工具都是不一樣的。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工具,不能看別人有,自己就要買(買了就要吃灰哦);當然,也可以在自己的制作過程中,慢慢摸索,找出真正適合自己的工具。

小提示:大家要善于在生活中發現工具,例如可以找根順手的筷子、牙簽、粉刺針等,代替一些工具。對了,常做手工記得搽護手霜哦!

常用工具大詳解

 猥瑣魚的常用工具

長刀片:切一些大塊的泥,一刀下來整整齊齊。

搟杖:搟薄片,或者用于混色。錢包富裕的話,當然還是選擇電動壓面機啦。

寬彎頭工具:做葉片較大的多肉植物,在貼葉片的時候用彎頭工具輔助,不會破壞做好的葉形。

窄彎頭工具:貼大點的多肉植物的花心和做小的多肉植物時候使用。其實這個窄彎頭工具市面上是買不到的,是我把一個直的抹刀工具掰彎了。

小刷子:小面積上色時候使用,主要給多肉的葉尖和葉邊上色。

大刷子:可以大面積鋪色,上色均勻。

木質小丸棒:這是組合套裝中的一支,圓頭較小,適合做小細節。

大丸棒:這也是組合套裝中的一支,可以均勻地壓實葉片,不留痕跡。

細節針:很常用的東西,可以戳洞或抹接痕,手柄防滑處的花紋也可以在軟陶上壓痕。

軟陶粘合劑:如字面意思,粘合用,但是和軟陶一樣需要烤才會粘住。

?502膠水:加固花和桿子,粘合石子。小心不要弄在手上,清理比較麻煩。

?小刀片:切一些小型東西,常用它分段,這種是帶護手的保安刀片,相對來說比較安全。

 姬小姬的常用工具

壓痕筆:這是組合套裝,一套里共有5支,這是其中一支,可以刻畫很多精致的細節。

木質丸棒:這也是組合套裝,一套里共有5支,這是其中一支,用法和外觀與壓痕筆是一樣的,但是因為球頭大小不同,所以必入。

小號化妝刷:這是個非常好用的刷子,無論你是做多肉的漸變過渡還是給可愛的玩偶添加腮紅,都可以很均勻地給軟陶上色。

抹刀:這是做軟陶必備的工具之一,修改細節,填縫、補泥、抹平都少不了它。

筆刀:最大的好處就是快,可以很快地切開軟陶,不留殘泥,當然也是最危險的,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不然會很慘。

 佳期的常用工具

小轉盤:使用率非常高的工具,直徑10cm,在制作團子等各種小件的時候可以直接放在轉盤上操作,旋轉自如,非常方便照顧到各個角度。

木頭帶孔插座:在制作有骨架的人物時可以將鐵絲插在上面,也是使用率很高的一款工具。

丸棒(橡膠手柄):這款丸棒有一整套,共4支,棒頭大小不同,這一套的棒頭較大,最小的一頭可以用來壓耳窩,最大的可以用來壓小花盆口等。

丸棒(木頭手柄):小號丸棒,一套5支,這套的棒頭都比較小,可以用來壓細節和裝飾。

筆刀:以刀片傾斜角度來分,比較常用的有15°和30°刀片的筆刀。我常用的是OLFA的小黃筆刀,這款筆刀相信刻過橡皮章的朋友都不陌生,進口刀片比國產刀片的優勢是鋒利,不易生銹,自帶的一盒刀片2年還沒用完,性價比還是比較高的,非常適合細節的制作和切割。因為非常鋒利,所以要小心不要傷到手。

雙頭塑形工具:這把工具是朋友用羊角制作,手工打磨好送我的。一頭尖細,可用來粘取小零件,當作小抹刀進行局部塑形,細化細節等;另一頭較寬,主要用來塑形和大面積抹平。這把工具手感很棒,顏值很高。

尖頭工具:這把工具是CYMO的不銹鋼工具三件套之一。一頭是毛衣針形狀,適合用來壓紋路,用滾動的手法可以抹平接縫和細節;另一頭是鏟刀的形狀,也非常實用,可以直接用來切形狀,力度輕一點可以用來壓花紋。

雙頭抹刀型工具:這把工具也是CYMO的不銹鋼工具三件套之一,兩頭是大小不同的抹刀,相比市面上的抹刀更加厚實。這組三件套工具是不銹鋼材質,重量比市面上的其他抹刀工具會重一些,比較有手感。這個三件套中另一把工具是一只小搟棒,可以用來搟泥片。

長刀片:經常會使用的工具。新手可以直接去文具店買美工刀的長刀片,記得擦干保護油后使用,而且要注意安全,不要劃到手。特別推薦圖中這把長刀片,美國的粘土品牌Sculpy出品,刀片長度比一般的長刀片更長,且不易銹。國產刀片最令人頭疼的地方就是太容易生銹了,壽命太短,這款刀片完全沒有這方面問題,還有一個非常棒的方面是可以彎曲,切出有弧度的泥片,是制作裙子的必備步驟。

波浪刀片:這組工具很適合用來切波浪、花邊等,圖中展現的是Sculpy的刀片套裝里的一把。這組刀片一共4把,一把長刀片較硬,一把稍短的長刀片較軟,可以彎出更大弧度,還有兩把波浪大小不同的波浪刀片,可以說是非常實用了。

?尖頭工具:沒錯,在教程里常常提到的尖頭工具就是它了,其實它是Sculpy的半球鏤刻針,粗的一頭可以挖出半球,細的一頭設計上是作為穿孔針的,用來壓頭發紋路也是相當順手。這套針一共有3支,半球大小和針尖粗細不同,我使用頻率比較高的是最細的一支。

?刷子:刷色粉、刷腮紅、刷灰塵,刷啥都行,盡量選擇毛比較軟、刷毛蓬松的刷子,建議買2把不同大小的,大的可以大面積涂刷,小的可以選擇如唇刷、眼影刷大小的,用來刷細節處。

?熱風槍:這個也是強烈推薦十分好用的工具!在捏作品的時候最怕辛辛苦苦做好的部件不小心碰壞了,一直用烤箱定型又很費時,這時候就可以用熱風槍隨時定型。我常用的是合璧堂的熱風槍,其實是玩橡皮章的時候入手的,這把熱風槍不能調溫度和風力,吹的時候還是要注意技巧和距離,新手購買建議挑選帶風控和溫控的熱風槍或熱風臺。另外,熱風槍只能作為局部定型使用,最終的烤制定型還是要通過烤箱來完成。

?珠光膠:Ranger的珠光膠也是使用頻率非常高的一款材料,輕輕點按可以點出珍珠一般的裝飾,這個系列顏色非常多,入手時建議挑選自己常用的顏色。

?光油:軟陶制作中常常要用到的材料,我常用的是Sculpy家的光油。其實,光油的用量很少,一般只用來涂抹眼睛和裝飾等,這一小瓶估計可以用到地老天荒啦。

?粘合劑/液體軟陶:五顆星強烈推薦!幫助粘合、加固作品!這款是Sculpy的粘合劑,使用時只需要用工具挑適量的一點在粘合處涂抹均勻就可以,所以這一瓶也可以用很久。要注意的是,不論是粘合劑還是液體軟陶,都是需要高溫烤制的。

?剪刀:相當常用的工具,盡量選擇大小適中的、頭部較薄較尖的剪刀。

?亞克力壓盤:可以用來搓細條,將泥壓扁,還可以在上面制作一些比較小的細節,注意亞克力并不耐高溫,不要在上面使用熱風槍或用烤箱烘烤。

?鋁絲:用于制作骨架。鋁絲較軟,比較好操作;鐵絲較硬,比較能受力。我經常用到的是3mm和5mm粗的鋁絲,可滿足日常使用。

 北都北都的常用工具

錫紙:又叫錫箔紙、鋁箔紙。錫紙輕,而且揉捏成團后緊實且不會散開,成團后內部空氣含量很少,填充后烤制不會產生氣泡,因此是內部填充首選材料,尤其是制作體型較大的部分,內部填充錫紙可以節省用泥量,縮短烤制時間,還能減輕整體重量便于站立,總之好處很多,可在大超市里保鮮膜貨架找到。

細鐵絲:請根據想制作的人偶大小選擇合適粗細的鐵絲,圖中的兩根細鐵絲擰成麻花狀可用于12cm以內的人偶上骨架。如果制作的人偶很大,請選擇1mm或者2mm的鋁絲,不要用鐵絲,2mm的鐵絲非常硬,一般都擰不動的。不管是鐵絲還是鋁絲都能在五金店找到,鋁絲如果沒有可以買電線,剝皮后就是鋁絲了,細銅絲也是可以的。

刀片:必備的工具,切條或切片都離不開。圖中的刀片是普通美工刀刀片,五金店一盒起售,一盒十片可以用很久。

棒針工具:不銹鋼棒針工具,一頭尖一頭圓,尖頭可用于戳洞、抹平接縫、按壓衣褶或者如耳朵內部的三角區域等,圓頭和丸棒工具一樣主要用于按壓出圓形。當然也可以悄悄地拿媽媽的金屬毛衣針代替。

小抹刀:主要用于抹平,有時順手也可以代替刀片切小零件。抹刀的刀口都是很小的,圖中這把是不銹鋼牙科工具,比普通的抹刀更小,而且一頭是彎頭,可以用來挖眼或按平眼窩等,自從有了這一把后,其他抹刀我都收起來了,強烈推薦!

筆刀:主要用于切小零件,修整形狀,刀片夠不到或者容易誤傷的地方都選用筆刀,人手一把。

錐子:用于戳洞和定位,細小的零件可以不用手而用錐子挑起來粘在作品上。價格非常便宜,有時買材料會收到錐子贈品,在百貨地攤上或者媽媽的縫紉工具箱里也會找到。

軟頭筆:筆頭是軟軟的硅膠頭,主要用于抹平接縫,尤其是過渡較平滑地方的接縫,用軟頭筆會比棒針工具順手,細小的地方也可用。一般一套5支,每支筆頭形狀不同,常用的筆頭為圖中這支。根據平時制作的人偶大小選擇筆頭大小,如果制作的人偶不超過20cm,購買小號或中號的即可。

七本針:主要用于劃出皮毛效果或者熔巖洞石頭紋理,雖然不常用,但是不知道什么時候會用到,沒有更好的替代工具建議還是先準備一支。

丸棒工具:不同大小圓頭的丸棒工具,最左邊紫色花紋的丸棒圓頭非常非常小,是美甲用的工具,在美甲店可以買到,右邊藍色的2支為一套4支中的其中的2支。

?小剪刀:和刀片結合使用,主要用于修整邊緣,例如頭發尖、裙子邊等,已經貼到人偶身上需要修剪的時候用小剪刀更好用。文具店和媽媽的縫紉工具箱里都可以找到。

?錫紙膠帶:一面帶膠的錫紙,鐵絲骨架擰好后在上面裹上一層錫紙膠帶可以讓軟陶更好地附著在鐵絲上,帶膠可以更好地裹在鐵絲上而不會滑動,比錫紙好用,然而價格比錫紙貴,所以填充的話還是選擇便宜的錫紙,裹骨架的話用錫紙膠帶吧。

基本知識部分差不多嘮叨完了,看到這里,你對軟陶應該已經基本了解了。來吧,一起愉快地創造屬于自己的軟陶世界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泗阳县| 光泽县| 梁平县| 庆城县| 平度市| 沂南县| 视频| 五河县| 中方县| 延长县| 徐水县| 原平市| 扬中市| 建平县| 阿鲁科尔沁旗| 墨竹工卡县| 达孜县| 永新县| 屏南县| 滨海县| 乌鲁木齐县| 镇平县| 江陵县| 东辽县| 普定县| 建湖县| 从江县| 顺昌县| 门头沟区| 鄯善县| 阳城县| 合江县| 定陶县| 松桃| 福贡县| 平泉县| 台江县| 精河县| 连城县| 泾源县| 伊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