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本書所涉足的科學領域是新興邊緣學科人口經濟學的分支——人口經濟史,以人類的起源至當代的世界人口波動和經濟發展的歷史脈絡為導線,注重于論述世界人口增加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同時研究人口轉變的經濟因素,以及人口現象與經濟現象的相互關系等,是以人類誕生以來世界人口與經濟發展的綜合關系作為研究對象的。就其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而言,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和創新性。
全書共分為20章,分別從史前時期、古代和中世紀、近代、現代到當代等不同的時期來論述世界人口經濟的發展史。第1章主要闡述了人類誕生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人口動態、采集狩獵經濟與人口增長,以及原始農業經濟與人口革命等一系列內容。第2章則闡述了古代工商業的起源、城市革命和城市人口以及古希臘、羅馬、埃及、巴比倫、中國、印度等國的經濟發展和奴隸制經濟下人口增長的歷史。第3~9章分別敘述了中世紀時期的歐洲人口經濟發展;非西方的經濟發展與人口增長;歐洲商業革命與世界市場的形成;西歐的經濟擴張與商業經濟;早期農業革命、發展與勞動力轉移;早期工業革命、人口增長與城市化以及后發工業國與勞動力;大致論述了從公元5世紀至1650年的世界人口動態與經濟發展。第10~12章則闡述了近代的世界人口動態;歐美的經濟發展與人口變動以及非西方國家和地區的人口經濟發展。第13~17章分別概述了世界經濟的瓦解與人口波動;發達國家的人口經濟發展;歐盟的人口變動、就業與經濟發展;俄羅斯和東歐的人口與經濟轉軌以及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增加與經濟發展;大致闡述了20世紀以來100年間的現代世界人口經濟史。第18~20章則論述了當代的人口老齡化與經濟發展;人口爆炸、資源危機與環境污染;當今的世界經濟與人口增長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本書的基本思路是用時期序列分析的方法,以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人口與經濟發展的歷史脈絡為主線,通過運用國內生產總值、人口、人均產值以及其他的動態人口經濟指標,系統地分析各個時期比較有代表性的國家的經濟發展過程,以及人口的數量、質量、轉變、遷移、分布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等人口經濟問題。就方法論而言,本書在闡述世界人口經濟史中采用了從微觀到宏觀、從靜態到動態、從統計的實證分析到計量的經濟分析。這種研究方法在西方人口經濟史中是很常見的。本研究還使用多種方法對比較有代表性的國家的人口經濟問題進行了綜合分析。
本書的難點首先在于全面地把握與研究世界各國有關人口和經濟方面的資料(截至2012年),以及該國人口學家和經濟學家所做的研究成果。其次是對迄今為止,各國人口學家和經濟學家在各個有關經濟史和人口史研究領域中所發掘出來的各種數據和資料,進行系統性的人口經濟分析。
本書的創新之處主要是:利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人口轉變、經濟因素的人口遷移,以及人口增長與經濟發展等方面的資料,對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的人口經濟史進行分析,以求透過復雜的人口經濟現象去深刻地揭示人口經濟發展過程及其規律性。
從人口經濟學的角度研究世界各國各種人口變量群和經濟變量群之間多元的相互依存關系;在一定程度上發展和完善了世界人口經濟史和人口經濟研究領域。
本書得到國家重點學科勞動經濟學專項資金的出版資助,以及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馮喜良教授的大力支持,為此筆者表示深深的感謝。在本書的審稿和出版過程中,清華大學出版社的編輯提供了幫助和支持,在此特致以最誠摯的謝意。
李仲生
201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