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農村家庭食物安全解讀:基于營養脆弱的視角
- 孫穎 林萬龍
- 766字
- 2019-11-29 21:53:07
1.2 理論依據
(1)對農村家庭營養脆弱性的研究很有現實意義。已有大量研究表明,營養健康與營養攝入密切相關,而營養健康對家庭成員未來的人力資本積累有重要影響。對于農村家庭來說,營養脆弱性使得農村家庭面臨營養健康風險和未來的發展風險,必須予以充分的重視。
(2)食物價格波動對農村家庭營養脆弱性的作用機理不同于城鎮居民。食物價格波動對農村脆弱家庭營養脆弱性會產生何種影響,尚無明確的定論。從消費者行為理論來說,食物價格上漲會改變其食物消費結構,而食物消費結構的改變勢必會增加他們營養脆弱性的風險;而農村家庭則既是部分農產品的生產者,也是部分農產品的消費者,根據價格理論,出售農產品價格的上漲會增加其收入,有助于改善其食物消費結構,但外購食物消費成本的上升,則會對其食物消費結構產生不利影響。因此,食物價格波動對農村家庭營養脆弱性的最終影響不如城鎮脆弱家庭那么易于確認。
(3)由于在收入和消費中所處的位置不同,不同食物對農村家庭營養脆弱性所產生的影響也有不同。其理論依據在于:不同農產品在家庭收入或消費中的比重不同,對確保基本營養攝入的重要性也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收入或消費價格彈性。因此,不同類型食物的同等幅度的價格波動對農村脆弱家庭消費結構和營養攝入的影響會有不同,從而對其營養脆弱性的影響不同。
(4)基于上述認識,政府的農產品價格干預政策應更具有公平性和效率性。從理論上來說,任何公共政策的實施都可能會對不同群體產生不同影響。簡單地對食物價格上漲予以打壓的政策可能有助于緩解城鎮脆弱家庭的營養脆弱風險,但由于降低了農產品生產者收入,卻可能加大農村脆弱家庭的營養脆弱風險。因此,食物價格干預政策不僅要考慮到政策對城鄉家庭可能產生的不同影響,也要考慮對不同食物采取更有針對性的干預政策,以確保政策對不同群體的公平性,避免政策對市場的無效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