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5 研究結構

本書選取中國云南和越南作為研究區域,擬運用共生理論來分析國際區域旅游的合作問題,通過對滇越國際旅游合作共生要素、共生條件、共生環境的分析,探索滇越國際旅游合作的共生機制。具體分為以下六個部分:

第一部分為緒論。提出本書擬研究的問題,并闡明選題的目的、意義和創新點,介紹了本書研究的思路和研究所用的方法。指出本研究就是在全球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以經濟合作的前沿中國云南和越南為切入點,運用共生理論來探索區域旅游合作的新機制。

第二部分構建本書的理論基礎。通過對共生本質的分析和探討,指出滇越旅游共生是該區域旅游發展的必然趨勢,通過共生概念的引入有助于更好地整合滇越國際旅游區域的旅游資源,構建合理的市場模式,較大地提升客源市場空間,從而實現中國云南和越南旅游合作的共贏。

第三部分對滇越國際旅游合作的共生要素進行系統分析,包括四個層面:一是共生單元,涉及旅游活動的主體、客體、介體、載體四個層次;二是共生模式,包括主體、客體、介體、載體四個層次的共生行為模式和共生組織模式,通過共生度、共生系數、關聯度等指標進行描述;三是共生環境,涉及滇越國際旅游合作共生的地理環境、政治環境、人口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和技術環境;四是共生條件,包括滇越國際旅游合作共生的一般條件、均衡條件和穩定條件。

第四部分提出滇越國際旅游合作的共生機制,即通過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在中國云南和越南現行旅游業發展的過程中,把能夠合作的各項事物聯系起來,使它們協調運行并發揮作用。這種合作共生機制包括:資源整合機制、品牌共建機制、利益均衡機制、決策共商機制、一體化發展機制。

第五部分是實證研究。自助旅游是21世紀“新旅游”的代表形式,自助旅游者早已成為國際旅游市場的主體。東南亞一直以來都是歐美國際旅游市場鐘愛的自助旅游目的地,越南也不例外,在自助旅游目的地建設、國際自助旅游市場開發和接待方面,越南的發展都領先于中國云南。面對當前國際旅游市場的特征,本研究選取了在地域上接近、資源類型方面相似的中國云南世界遺產地元陽和越南著名避暑旅游勝地沙巴進行自助旅游目的地建設比較研究,目的在于取長補短,共同打造區域內跨邊境的自助旅游接待地,為提高滇越國際旅游區域的自助旅游接待能力做好充分的準備。

第六部分全面總結全書的研究結論,討論研究的不足之處和對未來研究的展望。


(1) 百度百科。

(2) 本部分個別資料來自百度百科。

(3) 本部分個別資料來自百度百科。

(4) 本部分個別資料來自百度百科。

(5) 本部分個別資料來自百度百科。

(6) 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重要演講——弘揚人民友誼,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N].人民日報,2013-10-03.

(7) 柳思思.“一帶一路”:跨境次區域合作理論研究的新進路[J].南亞研究,2014(2):1-9.

(8) 白通社發表駐白俄羅斯大使崔啟明接受專訪實錄[EB/OL].中國外交部網站,http://www.fmprc.gov.cn/mfa_chn/wjdt_611265/zwbd-611281/tl144496.shtml, 2014-04-15.

(9) 柳思思.“一帶一路”:跨境次區域合作理論研究的新進路[J].南亞研究,2014(2):1-9.

(10) 柳思思.“一帶一路”:跨境次區域合作理論研究的新進路[J].南亞研究,2014(2):1-9.

(11) 袁純清.共生理論——兼論小型經濟[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6-8.

(12) 吳更敏,王力峰.基于“共生理論”的旅游區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沿海企業與科技,2008(5):122.

(13) 許峰.轉型視角下我國自助旅游發展研究[J].旅游科學,2006(4):12-1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洱源县| 随州市| 龙里县| 金塔县| 广汉市| 津南区| 岳阳县| 武邑县| 古田县| 思茅市| 商南县| 集贤县| 鄂州市| 蓝山县| 石棉县| 南皮县| 庆云县| 平顶山市| 株洲县| 吴忠市| 神池县| 遂溪县| 绥滨县| 交口县| 苍山县| 濉溪县| 武隆县| 新巴尔虎左旗| 兴和县| 金塔县| 罗甸县| 宜宾县| 平遥县| 武威市| 肇东市| 扶风县| 玉林市| 灵丘县| 铜川市| 兴国县| 江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