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修訂版序言

除了與我妻子結婚并且生育2個活潑的小孩子之外,我人生中最可喜的事情之一(雖然這不像我在1972年的學校社際杯決賽上射入兩球那樣令人興奮)就是這本書很暢銷并且再版了,因為30多年來,我一直最關心這個主題。如果讀者們覺得這本書有用,有助于他們檢視自我以及成為更好的父母,那我會為此感到高興的。我認為這些成果的重要性僅次于消除饑餓和減輕病痛。

自從2002年本書首次出版,近5年以來,學界又發表了很多新的科學證據,強有力地證實了本書的觀點,這使得本書有再版的必要。在短短的5年時間內,“基因導致”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癥或抑郁癥)的主要支持者們已經完全改變了以前的立場。他們查遍了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 Genome Project)測序出的基因,然后不得不承認,單個基因導致精神疾病的情況基本是不存在的。他們的新觀點是,精神疾病一定是多基因聯合導致的。但迄今為止,還沒有什么證據支持這個觀點,將來人們也許會搞清楚吧。

與此同時,父母撫育對孩子的關鍵性影響已得到了進一步的證實。最有說服力的研究證據是,撫育方式會影響孩子大腦的電——化學模式(Electro-Chemical Pattern),甚至會影響大腦不同部位的尺寸。科學研究已經越來越清楚地表明,早期撫育為我們的皮質醇水平或左額葉腦電波模式設置了調控器。科學研究也清楚地表明,成長過程中的良好體驗(例如心理治療)可以重置這一水平,使之更健康,而不良體驗則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到目前為止,21世紀最重要的科學事件之一是,一個備受推崇的精神病學雜志出了一期專刊,發表了大量的研究結果,表明精神分裂癥通常是由性虐待和身體虐待造成的。被確診為精神分裂癥患者的人中,至少有一半曾遭受過虐待。

我絕對不會認為,這本書的暢銷純粹是由于文采好和見解獨到。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我有幸結識了電影導演尼古拉斯·羅伊格(Nicolas Roeg)。雖然他曾制作過很多優秀的電影作品,但迄今為止獲得最高人氣和票房的一部電影是唐納德·薩瑟蘭(Donald Sutherland)和朱莉·克里斯蒂(Julie Christie)主演的《威尼斯疑魂》(Don't Look Now)。尼古拉斯認為,在他的電影作品中,這部電影并非比其他電影更好,只是碰巧在特定的歷史文化時期于發達國家中激起了人們的共鳴,靠的純粹是運氣。

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基因決定論處于鼎盛時期,我認為這本書如果在那時出版,就會顯得不合時宜,不被看好。正如我在最近的一本書《富貴病》(Affluenza)中詳細論述的,由于自私資本主義(在我的描述中,它類似于市場自由主義,即撒切爾主義、里根經濟學)之崛起,使得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1976年出版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成為暢銷書(它為右翼政治信仰提供了基本依據)。這本書的觀點恰巧與政府一致,至少在理論上,這個政府認為社會環境(特別是父母的教養)對于孩子至關重要。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在我年輕時,也就是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早期,教養論(Nurturism)非常流行,天性論(Nature)幾乎無人問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鐘擺擺向了另一邊,可現在它又擺回來了。到了2002年,對于“他們的意志和努力在很大程度上是虛幻的,而他們的基因才是關鍵”之類的論述,我覺得很多人都已經聽煩了。

然而,人們早年對撫育的重要性產生的新認識,很快就被用來服務于自私資本主義。通過運用行為主義理論(這些理論最初基于對大鼠和猴子的獎懲研究),吉娜·福特(Gina Ford)的《超級育兒通》(Contented Little Baby Book)和喬·弗洛斯特(Jo Frost)在英國第四臺(Channel Four)的電視系列節目《超級保姆的教養金律》(Supernanny)很快在大眾中流行開來。福特的書的真正名稱應該是“心滿意足的父母”(The Contented Parent),而弗洛斯特的節目的真正名稱應該是“在育嬰室馴服小野獸”(Taming the Beast in the Nursery)。在此類作品中,父母的需要是一切,小孩兒的情感需求是無關緊要的。雖然也有一些另類的暢銷書,例如史蒂夫·比達爾夫(Steve Biddulph)的育兒書,珍·萊德羅芙(Jean Liedloff)的《富足人生的原動力》(The Continuum Concept),但是他們的觀點在當時是不合適的,因為他們在對抗彼時的政府及其主導的社會文化,而后者正在努力讓父母們的工作時間不斷延長,從而立刻負擔得起更大規模的消費。英國新工黨(Nouveau Labour)的教育和育兒政策都反映了這種物質主義的泛濫,他們注重把孩子們培養成良好的小生產者和消費者,而不是為他們提供愛與安全(這兩者對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和心理健康都是至關重要的)。他們希望盡可能讓未來的英國孩子們沉迷于他們的美國式價值觀。

在教育方面,英國政府通過組織考試與收取大學學費這兩種方法把孩子們困在競爭激烈的商業化生活中。可供娛樂的運動場地不斷縮減,如同在保守黨執政時期一樣迅速,任何對經濟沒有直接貢獻的課程活動都會被縮減或取消,專科學校(Academy)被賣給商人,以傳播一種混合了自私資本主義意識形態與宗教觀念的令人擔憂的思想。

在育兒方面,事實上,新工黨的任何精英或伴侶都不會親自照顧他們自己的孩子,母親的角色(無論是由男性還是女性擔任)被迅速地淡化了,因為只有從事有償工作才能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值得注意的是,針對貧困父母的“穩健起步計劃”(Sure Start Scheme)已基本被轉換成提供集體日托的服務,其理由是,只有通過有償工作,母親才能獲得自尊和尊嚴。巧的是,這樣的政策也大大增加了低薪工人的人數,這些人可受雇于那些為新工黨提供競選資金貸款的公司。有趣的是,新工黨的精英們卻不會選擇集體日托作為替代他們照顧自己孩子的方法,他們的小寶貝必須要由一對一的保姆來照顧。為了撈取政治資本,新工黨的內閣大臣們每年都會宣布采取措施打擊那些父母和他們的“野”孩子們。電視上經常播出這樣的節目:失控的貧困住宅區的孩子們及其父母正在被嚴加管教。令人失望的是,在1997年到來的機會就這么被浪費掉了。

新工黨政府已從各方面證明自己爛透了——在伊拉克戰爭中,財富不斷集中到少數富人手里,布萊爾身邊那些人幾乎都被各種丑聞纏身。新工黨政府沒有創造條件來使小孩子的情感需要得到滿足,我認為這是他們最大的罪孽——他們應該想到這一點。

一個不那么有爭議,而且更實際的問題是,人們在努力理解自己的童年經歷是如何影響成年后的人格的。除了在本書中提供的方法之外,自從寫這本書以來,我又發現了另一種值得特別提及的方法。我雖然沒有親自嘗試,但知道很多人發現“霍夫曼療法”(Hoffman Process)非常有效——能幫助他們回顧童年經歷的影響,并且提供了非常實用的方法,促使他們繼續前行,擺脫責備父母和重蹈覆轍(見hoffmanprocess.co.uk)。

起初寫這本書時,我還沒有孩子,而現在我已經是一名父親了,我有一個女兒(4歲零9個月大)和一個兒子(21個月大)。人們有時候問我,為人父母之后,我的看法是否改變了。我的回答是沒有;如果有的話,它只會增加我對本書所述內容的信心。毫無疑問,在撫養我們的孩子長大的過程中,我的妻子和我將會犯很多錯誤,在某種程度上這是不可避免的。就像精神分析學家唐納德·溫尼科特(Donald Winnicott)所說的,我認為我們只能期望自己成為“足夠好”的父母。所以我呼吁大家認真審視自己,弄清楚我們過去的經歷是如何影響我們的,因為通過這種方式,我們才更可能有機會避免把自己的問題傳給我們的孩子。我希望本書能夠促進這種變化。

奧利弗·詹姆斯

2006年10月于伊德伯里即Idbury,英國牛津郡的一個村莊。——編者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邛崃市| 武胜县| 获嘉县| 尉氏县| 铜川市| 长寿区| 安远县| 洛隆县| 凤庆县| 贵州省| 石阡县| 崇信县| 建德市| 平谷区| 海伦市| 荆州市| 英山县| 江西省| 新余市| 察哈| 达拉特旗| 南投市| 株洲县| 昌平区| 泸溪县| 南平市| 沧州市| 额敏县| 大田县| 碌曲县| 隆子县| 洛阳市| 巴中市| 曲麻莱县| 上犹县| 元谋县| 兖州市| 台湾省| 五指山市| 宣武区| 嘉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