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罐象的臨床意義
充血、瘀血的臨床意義
拔罐后皮膚都會有一定程度的皮膚隆起和充血、瘀血發(fā)生。
◎皮膚充血、瘀血的顏色較鮮紅,皮膚隆起的程度不明顯,則為實證、熱證;
◎皮膚充血、瘀血的顏色較暗紅發(fā)紫,皮膚隆起較明顯,則為虛證、寒證。
對瘀血性質的辨別,主要根據出血塊的色澤、水分的多少進行。
◎顏色鮮紅、不易結塊,表示病情較輕;
◎顏色黑紫,塊大黏膩,表示瘀阻較重;
◎水分多則表示濕重,若為黃水則為濕熱,若為清水則為寒濕。
水皰的臨床意義
水皰的實質就是皮膚皮下“充水(組織液的滲出)”。水皰比較明顯,數量較多,色白,周圍皮膚溫度不高則為寒濕證;水皰不太明顯,數量較少,色微黃,或者渾濁,周圍皮膚溫度較高則為濕熱證。
皮膚溫度改變的臨床意義
一般拔罐后,拔罐局部和周圍的皮膚溫度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適當的皮膚溫度升高表明機體正氣比較充足,抵抗力較好;如果皮膚溫度明顯升高則表明機體感受陽邪、實邪,或者患者的疾病為實證、熱證;但有時皮膚溫度升高不明顯甚至降低,多為機體感受風邪、寒邪、濕邪,或者所患疾病為虛證、寒證。
皮膚滲出物的臨床意義
一般拔罐后皮膚都會有少量的水汽滲出,屬于正常現(xiàn)象。如果皮膚有大量的水汽滲出,結合皮膚表面滲出物的顏色、性質可以對疾病做出一定的診斷:如果滲出物顏色淡白為寒證,質地稀薄則為虛寒證,質地黏稠則為實寒證;如果滲出物顏色淡黃或黃色為熱證,質地稀薄則為虛熱證,質地黏稠則為實熱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