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陳華拜見師叔。”
“弟子熊大拜見師叔。”
三人已來到一位中年儒士面前行禮拜見道。
“免禮吧,你們果然也來這里了,這位小兄弟是……?”中年儒士看到還有一人和兩人一起,看服飾不是宗門弟子,也很面生,而且隱隱感受到他身上的佛力氣息,于是開口問到。
這就是境界高深之人,之前許多儒生在周通沒催動佛力的時候都看不出周通是佛修。
“晚輩周通見過前輩,昨日于山下遇見兩位師兄,一見如故,加之晚輩一直敬仰龍虎門先賢大能,故隨同兩位師兄來拜見前輩。”
“性周?小兄弟來自哪里的周家?”
“晚輩來自盤云城周家。”
“原來是盤云城的周家,周興是你什么人?”
“那是晚輩爺爺,前輩認(rèn)識我爺爺?”
“認(rèn)識,說來你周家和我龍虎門有些淵源,既然你叫他們師兄,那你也跟著他們叫我一聲師叔吧,別前輩前輩的叫了。”
“是,師叔。”周通也不知道他說的什么淵源,周通只知道千年前周易老祖和龍虎門的開宗祖師在沙校山脈一起戰(zhàn)斗過,難道指的是這個?
陳華:“師叔,為何只有您一人來這里呢?”
“得到消息之后,你師祖命我先來查看確認(rèn)具體情況傳回去,他們再具體安排。
你們來了就先跟著我吧,別到處跑了,再過幾天沙洲的大部分勢力可能都會到。
現(xiàn)在的這么點人只是沙洲南域的部分勢力,只要報出名字,龍虎門還有些威名,很少有人敢惹你們,可是再過段時間可能整個沙洲勢力都會來人,到時候龍虎門可就微不足道了。”
陳華:“師叔,師祖也會來嗎?”
“是的,此處遺跡就在后山,剛到的時候就和一些道友查看過,至少需要5名頂尖陣師才能打開遺跡。
不過遺跡存在時間太長,本身又有玄奧,打開后境界高的人可能會被排斥,具體的現(xiàn)在也不能確定,所以我已匯報宗門,師祖他們會安排部分各境界的人過來,就當(dāng)一次試煉了。他們五天之后應(yīng)該就能到吧,這幾天你們就別到處跑了,在我身邊修行吧。”
“是,師叔,”陳華和熊大同聲回到。
陳華看到周通沒說話問到:“師叔,那周通師弟呢?”
“那就看他自己的打算了。”說完又對著周通說到:“師侄,你沒有什么計劃的話,你家族之人沒來前也先呆在這邊吧,這樣安全些。”
“是,師叔,那師侄就打擾了。”
“嗯,既然有你們幾個,咋們就換個地方駐扎吧,等宗門之人來了也方便安排。”
熊大:“師叔,不就地駐扎嗎,這里很寬敞啊!”
“這里靠中間高臺,現(xiàn)在人少,周圍的人能看出我境界的人不多,所以還算安靜,沒人敢打擾。人多之時這里定是議事之地,不適合駐扎。你們不來晚間我也會離開這兒。”
另一邊,孫子舟攙扶著這個受傷的外事長老帶著逐漸爬起來的眾人回到駐地。
“怎么回事?怎么連張長老都受傷了?子舟,我聽說你們不是去找周家那個小子去了嗎?難道惹了什么人?”
孫家五長老看著一個個拖著傷回來,發(fā)現(xiàn)唯一一個看著沒受傷的孫子舟,沉著臉問了一連串問題。
孫家這些人是前段時間由五長老帶著出來歷練的,一半左右是今年剛晉升的儒童。
孫子舟也沒想到,他在篷屋外面看到周通,本想帶著新進(jìn)儒童去找周通的事的,卻全被打傷回來。要不是自己沒出手,可能也回受傷,也不知道那小子為何變得這么厲害。
聽到五長老的問話打斷了孫子舟的思考,他連忙說到:“五長老,我們確實是去找那小子了,不過不知道那小子練了什么功法,我們都是他打傷的,連張長老也不是對手。”
“什么?都是他打傷的?”
“是的,五長老,不信您問他們?”
“我們出來之前聽說那小子還沒突破到儒童境吧,難道就十幾天時間就連續(xù)突破幾個大境界,連儒生后期都不是對手了。
張林,你與他交過手,知道他是什么境界嗎?”
最后看著受傷的張長老問到。現(xiàn)在張長老看起來比剛才好了很多,他叫張林,是孫家的外事長老。
“回五長老,我沒感受到他的境界,他使用的是肉身之力,屬下猜測他很有可能練的是佛門的練體功法。”
周通雖然沒有使用佛力,沒有使用佛技,但畢竟修煉肉身的也是佛門功法,帶有佛門氣息,境界比他高的人留心的話,他一出手還是能看出來一點的,尤其是被他打傷的張長老感受更為明顯。
“佛門的練體功法?”
五長老陷入了沉思,進(jìn)入佛門修煉練體功法,他不意外,畢竟修不了儒法不代表不能修佛法。可是這么短時間就能把肉身練到這個層度就非常吃驚意外了。
純?nèi)馍碇B儒生后期都不是對手,得練多久?得練到什么層次?五長老知道,練體功法的修煉可比境界功法難上數(shù)十倍,而且提升極慢,這一點從以前接觸的佛門中人五長老就了解。
十幾天時間從一張白紙到力抗儒生后期,五長老覺得簡直不可思議。難道是佛門不可傳世的秘密功法?但……這也太快了吧!這樣下去要不了多久孫家不得被周家打壓吞并,甚至滅亡……
想到這里五長老不由得一激靈。
“周家小子現(xiàn)在在哪里?”五長老問到。
張長老:“現(xiàn)在可能在龍虎門陳長老那里,他之前打傷我們離開的時候,屬下看到和他一起離開的還有兩名少年,看服飾應(yīng)該是龍虎門弟子。”
張長老猜測回到,那些弟子看不出來,他卻知道龍虎門的服飾標(biāo)志,那兩名弟子胸前和袖口好像都“龍”的標(biāo)志圖案,沒錯的話應(yīng)該是龍虎門龍門的弟子。
龍虎門是千年前人妖大戰(zhàn)后活下來的散修建立的宗門。
這些人中有儒修和道修,還有佛修,有些離去,有些加入了佛門勢力,而儒修和道修則在龍虎山建立了宗門,以龍虎命名。
其中龍門修儒,虎門修道,即分即和,同宗不同道,在九州大陸也是很少見的。(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