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瀛池是什么?
一愣神的工夫,法渡禪師已經開了石門。
只聽“轟隆”一聲,石門朝里洞開,毫無疑問,它不是人推開的,那是前人設下的機關。
難道此處竟是天下稀有的寶藏入口——石門里堆放著千年前外族人留下的奇珍異寶?
可能嗎?我的思想不覺又開了小差,倘使這個假設成立,那眼前的這位濟世高僧究竟是盜寶之人,還是護寶的活佛?
大概只有一點確鑿無疑,那就是法渡和尚經常光顧此間,道理很簡單:
這個山洞如此隱秘,要想摸清它的來龍去脈,勢必會耗費不少的心血,況且尚不排除,石門里還有更為復雜的機關呢!
正想著,李重慈伯父伸手拉我一把,將我拽進了石門。
“紫衣,不要分神,這石門機關打開只有短短幾秒,再想進來就得等好久了——”
話未說完,那扇石門“轟隆”一聲便關上了。
這時,我的后腳跟兒剛落地,若邁得再遲些,不被它擠成肉餅才怪哩!有了這一次教訓,我再也不敢胡思亂想了。
一抬眼,正趕上大師點燃放置在壁龕里的油燈,一盞、兩盞、三盞……轉眼間,這間石室里的景象便一覽無余。
環視一圈,四周卻是沒有黃金寶藏,不知為什么,心里反倒是略松口氣。
這石屋里的陳設看來也是簡單平常,正中塑有一尊高約三米的神像,方石佛壇(佛像下面的壇座)前立著兩根刻滿密密麻麻文字的六角形石柱,除了高度和位置不同,它的樣子跟立在寺院里的經幢幾乎一模一樣,佛像的腳下散擺著幾個蒲團,兩側的墻上張掛著繡有佛教文字的黃白兩色經幡,同其它大殿里看到的也沒什么分別。
“紫衣,到了。”
這時,李重慈在我耳邊輕語。
“到哪里了?”我被他說得有些糊涂。
“當然是瀛池,瞧,大師正在打開通往天橋的門。”
我一看,法渡禪師的手指果然在佛像左首邊的經幢上摸索,他那樣子就如同在研究一把多數列解碼的密碼鎖。
“伯父,何為瀛池?天橋又是什么?”我突然覺得有些頭皮發麻。
“噢,這個嘛,”李重慈想了想說,“瀛池就是天下圣水之源,據說迷信的古人常常把它比作天上的瓊池仙漿,每當人間有邪魔妖祟作怪,人們就會選擇心地純潔的少女,令她在瀛池水中凈身沐浴,這樣就會洗清凡性,生出對抗邪魔的法力,他們管這樣的女子叫圣女,之后再請道行高深的法師設壇作法,待召來興風作祟的妖魔鬼怪,那時,便要利用圣女的法力對抗和消滅它了,當然,這只是一個迷信的民間傳說,管不管用誰也無法斷言……”
“噢……”我終于明白了,說了半天,就是一套無稽的驅魔術把戲呀!看來這里邊一定又有我的事了,聽他的口氣,弄不好還得做一回圣女呢!果不其然,伯父話鋒一轉,談到了正題:
“諸葛飛燕的樣子你也看到了,她身上顯露的癥狀已經遠遠超出現代醫術的范疇,現在只能是死馬當活馬醫,本來我也不相信這套荒誕玄虛的法術之談,可現在實在是沒有法子的無奈之舉,所以只能請紫衣姑娘你再受一番勞累了,你放心,只是一次簡單的沐浴而已,以后的事情自有禪師安排,可即便如此,能否救諸葛一命,還要看她個人的造化呢!”
我正想問接下去怎么辦的時候,專心開鎖的大師突然朝我招手,原來他已打開機關——觸發機關的按鈕自然就是經幢上的文字嘍!隨著他手指在經幢的六面柱石上分別觸動數次,高高的壇座赫然移開一扇石板,露出一面白霧繚繞的大洞來。
“姑娘,前面就是天橋,老僧給你準備一支照明的火把,在橋上走的時候,千萬不要朝下面看,你只須扶穩兩邊的鐵索,一直走到橋頭就會看到瀛池,沐浴凈身后你再順原路返回,我和你李伯父一直會在此等候。”
大師一邊說,一邊從佛像的后座上摸出一支火把,點燃后遞在我手里。
“哦,對了,”他又從懷里摸出一個小瓶,一并交在我手里,“姑娘,這是種御寒的神藥,入池前,只須服兩粒就會遍體發熱,那池水的冰寒便奈何不得你了。”
我略顯疑惑地把藥瓶裝在身上,倘若真有那么神奇,那他倒真不愧是位醫術高超的隱士了。
但是,看著從那白茫茫的洞口冒出的縷縷白霧,說實話,不退縮才怪呢!誰知道那洞里有什么,萬一從那獸嘴般的窟窿里霍地蹦出兩只血紅的“邪惡之瞳”,或者是個妖怪……我愈發不敢想象,就像面前是一個無底深淵似的,我下意識地向李重慈瞟過一眼,發現他正在沖我微笑,目光里蓄滿了鼓舞和關愛。
看著這位慈祥長者的眼睛,我鼓起勇氣,深吸一口氣,猛地一個箭步跨進洞穴。
6
走在朦朦朧朧的云霧里,那種感覺和乘坐飛機穿過云層時真的大有異曲同工之妙。
我一走進洞口,一股潮濕的夾雜著霉土氣味的濃霧迎面撲來,弄得我眼睛都不自覺地流淚,我舉起火把轉了一圈,發現這是一條狹長的僅供一個人通過的“筒”狀洞穴,大約走了百十步,拐過一個彎,很快看到那條懸索的木橋——想必就是所謂的“天橋”了。
我雙腳踏上吊橋,剛走兩步,便聽到腳底傳來“咯吱咯吱”的聲響,我用火把照亮足底,發現這橋上的木板縫隙很寬,估計是年久失修所致吧——那取名“天橋”又是何意?
難道橋對面就是天的盡頭?
因為腳下晃動得劇烈,我便緊緊地抓穩一側的鐵索,移動時變得格外小心。
當我的眼睛開始慢慢習慣周遭的環境,估摸時間也就過去三五分,遠處漂浮不定的煙靄仿佛將我帶到雨后的山頂,那云蒸霧罩的天空,襯托得此山中世界愈發迷離。
雖然在濃濃的大霧里一時望不到對岸,但是我能感覺出這座橋的距離一定很長,至于橋下的景象卻是全然無知了,此時我又想起法渡和尚在佛像前對我說出的一番“忠告”,我相信換作以前一定會認真遵照執行,可是現在呢?經歷過“千難萬險”考驗的我,還會那樣膽怯嗎?
不!我倒偏要看看,這橋下到底有什么文章?
于是我穩穩蹲下身,一只手死死抓牢鐵索,另外一只手將火把伸到橋外,探出腦袋眺望橋下的風景,這一望,才知橋下亦是水霧茫茫,根本探不出橋底的深度,看來剛才的猜測一點沒有錯,腳下就是一個無底的深淵啊!
當我一邊思索,一邊凝神朝著一個方向定睛注目時,忽然又有了新的發現:
原來在一些云霧稀薄的地方,驀然出現一些斑斑駁駁的小點,細看時它們移動的速度很快,仿佛還發著光,當云霧散去后,那里更像是浩瀚無垠的星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