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意外
- 貞觀第一少
- 開山123
- 2242字
- 2019-10-29 07:30:00
程處亮一聽,臉色一變,趕忙收回手,笑道:“我開玩笑的,你隨便吃就是!”
房遺愛點點頭:“這還差不多,走開一點,別擋著我!”
程處亮狠狠地盯了他一眼,也不敢再說話。
……
沒有了酸味的大白餅自然香得多,吃午餐之時,眾人對于張大象用很簡單的方法去除了大白餅的酸味大加贊賞。
特別是房遺愛,只見他一邊吃一邊說道:“張大,有了草木灰堿以后,御膳房可做的食品就增加了好幾成,這都是你的功勞,我將稟明主上,到時候肯定會對你優加考核!”
張萬歲也點點頭:“嗯,今后可直接蒸白饃,這可比烤大白餅方便太多,一個大蒸籠就可滿足好幾十人就餐。
而且它在軍營之中用處更大,白饃再配上一些咸菜,士卒們定然都喜歡吃,一次多蒸些,可以省下好幾次做飯的時間!”
房遺愛又說道:“張叔之言有理,張大,魏王為編纂《括地志》,召集了一千二百余人在府中辦差。
然而食宿頗不好解決,王府后花園中都已搭建了不少帳篷,以供編書人員居住。
至于就餐就更難辦,至尊準備考慮讓光祿寺派一百人過去幫忙,還要新砌筑若干灶。不過如今有了這草木灰堿做大白饃,一切都迎刃而解!”
張大象一聽,心想,看來小小的草木灰堿所引起的蝴蝶效應真不可小視。
特別是面食的影響,他會反饋到軍事、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甚至還會影響到糧食種植。
如今小麥主要種植區域在河北、河南、山東、兩淮、河西,而關中、山西基本上還是種粟、菽,今后也許會改變。
粟的產量略微高于麥不到一成,不過如果計算上出糧率,二者幾乎差不多,因為粟的出糧率平均只有六成,小麥磨面粉能夠達到六成五~七成。
……
吃罷飯,張大象與程處亮告別張萬歲、房遺愛等人,帶著何超、魯安兩名幫手離開。
這兩名新幫手也都二十多歲,是太原起義的元從子弟,目前均是流外勛品(流外一品)。
那些跟隨李淵起義的幾萬人,都是世襲免役。
“張大,既然是辦案,不知道從何查起?”程處亮問道。
“此案大致經過,我已經了解,關鍵是找到那名縱火者,走,去拜訪崇仁坊楊坊正!”張大象道。
“好!”
于是四人一起騎馬趕往崇仁坊。
……
長安城一共有一百零八坊,不過由于設計規模有些超前,造成即便是大隋處于鼎盛時期,南部三十幾個坊也很少有人居住,大多是耕地(實際上大唐最繁華的開元年間也差不多)。
現在更是如此,因為局勢才安定下來十多年,如今長安城人口只有不到四十萬。即便是靠近皇城、宮城的城北各坊,平均房價也遠不如隋朝,只恢復到六七成。
坊正,實際上相當于里正,低于鄉長;唐代只有很短的時間設有鄉長,后來取消了鄉長,全部改為五個里正連署共管一個鄉。通常情況下,一個坊有兩個坊正:一人管稅收與治安,一人管開關坊門,也管治安。
崇仁坊地理位置十分優越,當然是達官顯貴薈萃之地,有千余戶,相當于大唐一個中下縣的規模。
因此,這里的楊坊正雖然最多相當于一個鄉長,不過也似乎感覺自己地位高人一等。
“有人找?你不會說我不在?你不見我現在正忙著嗎?”四十八歲的坊正楊虎與高縣尉等幾人玩“樗蒱”正高興,自然不愿離開。
“楊哥,他們是衙門里來的人,小弟哪里敢得罪他們呀?”侍者陪著笑。
“衙門里的人?高縣尉在此,讓他們等等著……”楊虎說道。
在他眼中,來找他的人肯定是萬年縣衙的衙役。
“楊哥,這怕是不妥,他們并非本縣縣衙之人……”侍者剛說到一半,突然看見張大象等人進來了。
“楊坊正,你日子過得好逍遙呀!”張大象笑道。
楊虎看見張大象一行人,不覺一愣,咦?這公服好奇怪,他們是干什么的……
就在他愣神的功夫,高縣尉急忙起身行禮道:“原來是圣差到了,卑職萬年縣尉高仇見過圣差!”
圣差?楊虎等人一瞬間有些發懵。
“楊坊正、陳坊正、文戶佐,此乃是主上貼身衛官千牛備身,你還不快速速見過!”高仇提醒道。
眾人一聽,這才如夢方醒,急忙行禮見過。
高仇以前在咸陽當縣尉,去年才提任萬年縣尉,加上張大象一直在家守孝,因此他并不認得張大象,甚至也不認識程處亮。
旁邊何超介紹了張大象與程處亮二人的身份,聽得幾人戰戰兢兢又重新行禮賠罪。
“免禮,閑暇時偶爾博戲一番也很正常,這樗蒲我也頗喜歡,稍后政事辦完,我陪你們玩幾局!”張大象擺擺手。
“豈敢!大郎、二郎請坐……”楊虎是主人,急忙招呼眾人落座。
……
高仇一聽,張大象是打聽那日進門的二人,驚訝地說道:“大郎,那人不是上午已經被劉縣令找到了嗎?”
高仇并非是主管捕賊的縣尉,而是主管戶稅。
啊?張大象一聽,大驚!看來自己消息太不靈通了
“果真?”他問道。
“當然!卑職豈敢妄言?”楊虎道。
“你可知那人是何來頭?”張大象又問道。
“聽說是魏王府中之人,具體情況不詳!”高仇道。
嗯?李泰?難道是他指使的?沒道理呀!張大象非常疑惑。
見張大象有些不信,高仇又說道:“卑職聽說,那人知道侯君集不肯借書與魏王,遂自作主張燒毀侯家藏書樓以泄恨!”
不肯借書?難道那日李泰說的不肯借書之人就是侯君集?
如果是這樣,魏王怕是也擺脫不了嫌疑,看來此事鬧大了。
可是,李泰應該不是如此魯莽之人吧?他難道沒有考慮過這事的后果?
不行,得去魏王府,看看李泰本人是何態度。不管劉審禮如何調查,自己一定要把此事搞清楚。
他提出要離開,高仇突然說道:“大郎,有一件事卑職要稟告大郎!”
“哦?請講!”張大象道。
“大郎的永業田水源被截斷,租戶們都準備到京城里面來找大郎,我暫時把他們攔住了!”高仇說道。
咦?居然有這樣大事,誰這么大膽?張大象非常驚訝。
唐代對于五品以上職事官、有爵位者、有勛位者,還會給永業田,此田子孫可以繼承,不同于隨時卸任后就收回去的職田,也不同于封戶。
張大象父親是國公爵,以前有永業田四十頃,三兄弟平分之后,張大象分到十五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