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學入門4:趣味盎然的沙盤游戲
- 李娟娟
- 2449字
- 2019-11-22 17:30:50
第一章 來玩沙盤游戲吧——走進沙盤游戲
×在游戲中療愈自己
小玉是一名30多歲的女性,并且有離婚的經歷。她為了走出童年的陰影,決定接受心理咨詢。她主動告訴咨詢師,在幼年時自己曾經受過嚴重的身體虐待。咨詢師讓小玉接受了許多不同的治療方式,如催眠治療和認知干預等,雖然有效地緩解了小玉的心理問題,但是并沒有完全解決問題。后來咨詢師建議小玉采用一些游戲治療的方式,如沙盤治療等。小玉覺得挺不錯的,就同意了。
當咨詢師把小玉帶到沙盤游戲室后,首先讓小玉用手感受沙子,然后把小玉引導到沙盤工具的擺放架前,還沒等咨詢師說話,小玉的臉色就變了,她好像看見了某種讓她十分恐懼的東西一樣,連連后退,甚至出現了發抖的現象。雖然咨詢師不知道小玉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反常的狀態,但是咨詢師明白:以小玉目前的這種狀態而言,已經不適合繼續進行治療了,于是這次沙盤游戲治療只好匆匆結束。
在下一次的心理咨詢中,小玉主動向咨詢師講述了一段童年的創傷經歷。小玉說,童年時期的她十分任性調皮,由于她的父母工作比較忙,所以她被交給爺爺照顧。可是小玉的爺爺并不是一個非常有耐心的老人,所以任性的小玉總會輕易惹怒爺爺并且受到十分嚴厲的懲罰。有一次,小玉因為沒有聽爺爺的話,就被爺爺懲罰性地關進一個有好多小鳥的大籠子中。
對于小玉這個外來的“入侵者”,本來怡然自得的小鳥們仿佛受到了驚嚇,開始不斷地拍動翅膀,并且用爪子攻擊小玉,甚至還有小鳥用嘴啄小玉。面對這種狀況,小玉自然十分恐懼,她央求爺爺放自己出去。但是爺爺為了能讓小玉充分認識到錯誤,對她的請求置若罔聞。于是小玉只能蜷縮在籠子的角落中,等待懲罰的結束。從此以后,小玉就開始害怕小鳥。
知道了小玉的病根所在,咨詢師對癥下藥,對小玉進行治療。咨詢師采用了各種治療方式,如系統脫敏療法等,但是一直沒有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所以咨詢師再次建議小玉采用沙盤治療的方式,因為這樣小玉可以與小鳥模型進行直接接觸。
雖然小玉并不情愿,但是為了能從恐懼的陰影中走出來,小玉決定盡力一試。這一次,當小玉看見沙盤室內的小鳥模型時,依然害怕得瑟瑟發抖。但是咨詢師鼓勵她不要選擇離開的方式逃避,而是靜靜地讓恐懼的情緒慢慢平復。過了一會兒,當小玉的恐懼情緒不再那么強烈了,咨詢師開始鼓勵小玉用手接觸小鳥模型,并把模型放到沙盤之中。面對咨詢師的這一引導,小玉起初是拒絕的:“不,我不能碰它,就連看一眼都會讓我害怕。”但是咨詢師繼續鼓勵道:“如果你想擺脫來自童年的陰影,并且讓它不再影響你的生活,你就必須鼓起勇氣。”
在咨詢師的鼓勵下,小玉終于勇敢地拿起小鳥模型,并把它放到沙盤中自認為合適的位置上。這一次,小玉意識到,她之所以會對鳥產生恐懼的情緒,完全是因為她在潛意識中把小鳥與爺爺對自己的懲罰聯系在一起了,但事實上鳥并不可怕,它不會對小玉造成她想象中的傷害。
所謂沙盤游戲,是指咨詢師為來訪者提供沙子和玩具,來訪者自主地在沙盤所限定的范圍內進行創作,從而形成一些場景。沙盤游戲是一種非言語的治療方式,可以把來訪者的內心世界體現出來。
沙盤游戲屬于心理治療中游戲療法的一種。在沙盤游戲中,來訪者對咨詢師的信任十分重要。通常情況下,沙子和玩具都能讓人放松下來,并且放下心理戒備,投入沙盤世界的建立中。但是,如果來訪者對咨詢師不信任的話,那么在沙盤世界的建立過程中,來訪者會十分拘謹,從而影響沙盤游戲的治療效果。
所以,沙盤游戲療法通常是與心理咨詢相輔相成的,需要心理咨詢師與來訪者建立了良好的咨詢關系之后再采用,否則起不到良好的治療作用。例如,如果來訪者出現了“除我之外,要是沒有人在沙盤室內就好了”之類的想法,意味著來訪者并不信任咨詢師。
要注意的是,在整個沙盤游戲的過程中,咨詢師所扮演的角色只能是觀察者,觀察來訪者在進行沙盤游戲時所出現的言語、行為以及種種非言語行為等,但是不能進行干預和指導。總而言之,咨詢師必須讓來訪者感受到自己對來訪者的關愛、尊重與接納的態度。
對于兒童以及幼小的哺乳動物而言,游戲在他們早期的生命經歷中十分重要,是不可或缺的。他們不僅可以從游戲中體驗到嬉戲的美好感受,而且可以在游戲中學會一些生存的技巧,如當幼獅學會走路之后,母獅通常會丟給幼獅們一些半死不活的獵物,讓它們學習捕捉獵物,這個學習的過程實際上也是一個嬉戲玩耍的過程。兒童還可以學到人際交往的技巧,因為當一群孩子玩游戲的時候,實際上會形成一種微妙的人際關系。
雖然每個成年人都是從兒童成長而來,但是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很多成年人早已喪失了理解兒童世界的能力。所以游戲就成了成年人了解兒童的一項重要工具,因此游戲療法最早被應用在兒童的心理治療中。
作為游戲療法中的一種,沙盤游戲療法的出現也是從兒童游戲中獲得靈感的。英國作家赫伯特·威爾斯曾經寫過一本名叫《沙盤游戲療法的起源:地板游戲》的書,在這本書中,威爾斯描述了自己與兩個兒子進行游戲的場景,并且表示希望父母能抽出時間與孩子一起玩游戲。
威爾斯的書被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勞恩菲爾德看到了,后者開始思考如何把地板游戲應用到兒童心理治療中。于是,沙盤游戲療法的雛形就出現了。勞恩菲爾德把地板游戲縮小到一個特定的箱子內,同時他收集了許多玩具,讓前來進行心理治療的兒童自由地在箱子內玩耍,從而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
沙盤游戲療法不僅僅被應用到兒童的心理治療中,而且適用于各個年齡階段人群的心理治療。因為沙盤游戲是一種自然的交流方式,可以幫助來訪者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情感以及內心世界,甚至可以起到喚起其早年記憶的作用。
在沙盤游戲中,雖然來訪者只能在沙盤這個限定的范圍內進行創作,但是沙盤是一個包含了許多事物的空間,在這個方寸之地上,有沙地、有海洋、有天空,等等。通常情況下,沙盤的底盤是天藍色的,方便來訪者建立海洋、湖泊、河流等自然物。在進行沙盤世界的創建之前,咨詢師會引導來訪者觸摸沙子,靜靜地感受沙子,從而讓來訪者體驗到與大自然之間的親密接觸。
在進行沙盤世界創建的時候,來訪者擁有絕對的自主權,他們想怎么擺或想擺什么物件都可以,甚至可以不擺物件,只用沙子創建一些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