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總會有辦法:世界頂級思維方式(實踐版)
- 黃磊
- 1251字
- 2019-11-22 17:52:20
序:想法變了,命運就變了

平庸者習慣了抱怨命運不濟,即便事實的確如此,抱怨又有什么用呢?那些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比你天賦高,比你背景好,更可怕的是他們比你還拼,怎么追?
甘拜下風?自暴自棄?
大部分人也是這樣做的,結果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他們是被命運擊垮的嗎?
在某種程度上,是的!然而根源在于橫亙于大腦中的那堵“墻”,想不通,就永遠走不過去。
窮人與富人最大的差距在哪里?
也許你會列出很多因素:出身、資金、學識、人脈……
但是歸根結底,還是思維方式的差距。
當99%的人還不知道互聯網是什么東西的時候,馬云的阿里巴巴就出現了。如果你將其歸結為運氣,那么看看張一鳴的今日頭條,做新聞聚合的網站那么多,為什么只有今日頭條冒出來了?
在我看來,今日頭條這個名字太厲害了,鳳凰新聞、搜狐新聞、網易新聞、新浪新聞、騰訊新聞、澎湃新聞……這么多老牌新聞網站廝殺了這么多年,結果卻比不過異軍突起的今日頭條。
這些新聞客戶端的名字簡單粗暴,很難抓住客戶的眼球,而且內容同質化,看哪個都差不多,突然間今日頭條出現了,讓人眼前一亮。
“大家都很忙,只看看頭條新聞就好了?!?/span>
相信這是很多人的想法,張一鳴他們想到了,也做到了,結果今日頭條火了。
當然,馬云、張一鳴等人的成功絕不是一個名字、一個點子那么簡單,但如果他們一直走在正確的思維軌道上,成功就變為水到渠成之事。
我曾是一個安于現狀的人,剛畢業在交通部一個下屬公司做財務,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喝茶看報,拿著微薄的薪資。即使這樣,還被很多人羨慕。
我當時也很享受這份差事,但是進入社會一年之后,才意識到自己如同一只井底之蛙,眼界狹窄,思維滯后,于是在一年之后選擇了離開。
命運波折,在沒有任何背景、關系、能力平平的境況之下,輾轉了幾年,一度落魄到懷疑人生的地步,抱怨命運不公,好在最后自己想明白了。
當我把人生的方向大致看明白后,剩下的就是琢磨具體的事了。機緣巧合之下進入出版、培訓這行,沒有趕上暴利年代,平穩期又在給人打工,當多數人退出之時,我留了下來。因為琢磨透了,時機成熟,可以自己創業了。
在我看來,圖書絕不是夕陽行業,如果一個國家沒人看書了,絕對是一種悲哀。有人說紙質圖書不行了,未來是電子書當道的時代。
這個說法有一定道理,但并不意味著紙質圖書完蛋了。預測未來太難了,但是借鑒、模仿很容易,想知道未來的圖書趨勢,看看超級大國美國就行了,不僅是圖書領域,很多方面都可以借鑒。
美國的紙質圖書怎么樣?根據美國出版商協會公布的2016年的數據,所有類型的紙質圖書均有所增長,而且近幾年都呈回暖的跡象,有聲書下載增長25.8%,電子書下降15.6%。
此后圖書真的沒人看了嗎?不可能的!
扯遠了,講了這么多,就是為了說明思維的重要性。什么事都得琢磨,人生如此,事業如此,想明白了,事就簡單了,接下來行動就是了。
這本書中所講的內容完全是為了拓展讀者的思路,同時提供實際可操作性的方法,先激活你的大腦,然后請你在工作與生活中試一試,看看這些方法是否有效。
你的任務只有一項,那就是盡快想明白。想明白什么?人生、世界、工作……你需要想明白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