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刑事執行學的學科定位
一、刑事執行學的學科性質
(一)刑事執行學是一門新興學科
刑事執行是一個古老的問題,刑事執行學則是一門新學科。雖說刑事執行是一種與國家同時存在的社會現象,刑事執行思想和觀點也可以說與國家一樣古老,刑事執行基礎理論也早已存在于許多治國理論特別是法律理論中,但是把刑事執行及其相關問題作為獨立研究對象的刑事執行學,卻是一門新興學科,是一門現在逐步從法學,特別是刑事法學中獨立出來的學科。
(二)刑事執行學是一門綜合學科
當代的新興學科有三個基本增長點,一是在兩門學科的邊緣地帶生成并由該兩門學科理論交叉滲透而形成的邊緣學科,如生物化學、地緣政治學、軍事社會學等;二是研究對象橫布眾多領域且具有廣泛普遍性的橫斷學科,如系統科學、信息科學等;三是利用多門學科成果解決某一或某些復雜問題而形成的綜合學科,如環境科學、領導科學等。刑事執行學就是一門需要利用眾多學科研究成果和方法解決刑事執行及其相關問題的綜合科學。這是由刑事執行學的研究對象所決定的。雖然研究的主要對象是刑事執行思想理論、刑事執行制度規范、刑事執行實踐活動及刑事執行發展規律,但卻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與各種各樣的社會存在甚至自然存在相關,因而需要利用研究這些不同現象的學科已有成果和研究方法來解決刑事執行問題。
(三)刑事執行學是一門應用學科
從學科層次上看,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都有基礎科學與應用科學兩個層次。按照這種層次劃分,刑事執行學雖然涉及許多基本理論,但從本質上看卻是一門以刑事執行應用為主或者說是以刑事執行應用為直接目的的學科。因此,刑事執行學是一門應用型學科。
(四)刑事執行學屬刑事法學學科
刑事執行學所研究的領域雖然很廣泛,但其核心是刑事執行問題,而刑事執行屬于刑事法律的范疇,這一點決定了刑事執行學的學科性質。也就是說,刑事執行學屬于刑事法學,當然也屬于法學大類。
二、刑事執行學的學科地位
刑事執行學的學科地位,是指刑事執行學在刑事法學乃至整個法學體系中的位置。
(一)刑事執行學是獨立的法學學科
要弄清刑事執行學的學科地位,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刑事執行學作為一門學科的獨立性與附屬性問題,即刑事執行學是一門獨立的學科,還是附屬于其他學科的子學科。因為:
其一,從研究對象上看,刑事執行學具有其獨立的研究對象,即刑事執行思想理論、法律制度、實踐活動和發展規律。刑法是規定犯罪和刑罰的法律,即具體規定什么是犯罪、什么是刑罰,以及如何對犯罪者適用刑罰,由于它是從實體上宣告國家對犯罪者實施刑罰權的內容,故稱為刑事實體法。刑事訴訟法是規定司法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的法律,即規定司法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的職權分工,應當遵守的原則和制度,訴訟參與人的權利和義務,以及刑事案件的立案、偵查、起訴、審判和執行的程序等,由于其核心是規定國家實施刑罰權的程序和方法,故稱為刑事程序法。刑事執行的思想理論、法律制度及其實踐活動與發展規律并不在刑法學、刑事訴訟法學等學科的研究范疇內,是由專門的學科來進行獨立研究的。
其二,從發生的順序上看,刑事執行學所研究的對象處在認定犯罪成立、追究刑事責任過程的最后一個環節,從我國刑事司法系統處理犯罪與刑罰問題的過程來看,刑事司法系統處理刑事案件的過程可以分為四個環節:對犯罪案件的偵查,主要由公安機關負責;對犯罪案件的起訴,主要由檢察機關負責;對犯罪案件的審判,主要由審判機關負責;對刑事判決的執行,主要由司法行政機關負責。與刑事司法過程相對應的刑事法律和學科主要有三個:刑法與刑法學、刑事訴訟法與刑事訴訟法學、刑事執行法與刑事執行法學。因而刑事執行法出臺后,刑事執行法學就會是刑事法學科群體系里最后一個部門法學,是一個獨立的學科,只是目前稱為刑事執行學而已。
(二)刑事執行學是法學大類下的二級學科
刑事執行學的學科地位主要是由它所研究的領域決定的。刑事執行學作為以刑事執行法及其刑事執行實踐活動作為基本研究對象的科學,屬于部門法學。它在法學中的地位受制于刑事執行法的法律地位。因此,要想確定刑事執行學的學科地位,首先必須明確刑事執行法的法律地位。在通常情況下,一個國家的刑事法律體系是由刑事實體法的刑法、刑事程序法的刑事訴訟法和融刑事實體法與程序法于一體的刑事執行法三個主要法律部門構成的,人們形象地稱之為刑事法律體系的“三大支柱”。從我國目前情況來看,前兩個支柱應該沒有問題,刑事執行法的支柱過去一直沒支起來。這與刑事執行法尚未出臺有關。
從法理上講,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刑法》《刑事訴訟法》屬于基本法,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監獄法》屬于一般法律。很明顯,作為刑事執行法主要構成部分的《監獄法》其涵蓋面、立法規模、法律規格等均小于或低于《刑法》《刑事訴訟法》。《監獄法》的此種法律地位不僅影響了國家刑事法律體系一體化的構筑,還直接制約著監獄學(或稱監獄法學)在法學中的地位。從目前我國法律院系專業課程的設置情況來看,大多是將刑法學、刑事訴訟法學列為法學的二級學科,而將監獄學列為法學三級學科。刑事執行法的內容被分散地規定在有關法律中,以及缺乏獨立的刑事執行法的狀況,使刑事執行學的研究或者在刑法學、刑事訴訟法學中被邊緣化,或者其部分內容在監獄學這個層次更低的分支學科中加以研究。這些都影響了刑事執行學的研究和發展,使刑事執行學在目前實際上還不能與刑法學和刑事訴訟法學并列。
為完善我國刑事法律體系,從建設法治化國家的目標出發,制定一部與刑法、刑事訴訟法相互銜接、相互配套的刑事執行法不僅有其必要性,而且有其現實可能性。也就是說,制定刑事執行法的客觀條件已經基本成熟。
學術研究可以走在實踐的前面。隨著依法治國方略和司法改革大政方針的實施,人們認識的提升以及研究者們的辛勤耕耘,刑事執行學一定會成為與刑法學、刑事訴訟法學并行的刑事法律學科,成為法學大類下的二級學科。
三、刑事執行學的學科體系
刑事執行學的學科體系是指構成刑事執行學學科的分支學科及其組成的學科整體。由于刑事執行活動的復雜性,決定了對它的研究不可能由單一的刑事執行學進行,而必須是由一個包括多個相關學科分支的學科體系來承擔。從刑事執行學學科體系總體構成上來分析,應該包括刑事執行基礎理論和應用理論兩部分。具體來說其學科分支主要包括:
(一)刑事執行基礎理論
主要是對刑事執行的思想、學術理論,刑事執行的原則、任務、指導思想研究,刑事執行的學科研究。
(二)中國刑事執行發展史研究
主要是研究中國刑事執行包括監獄、監獄制度以及社區矯正的產生發展與演變過程、發展規律。
(三)港澳臺刑事執行理論與實踐
由于我國歷史發展的特殊性,港澳臺因歷史原因其法律制度與大陸的有比較大的差異,但作為我國刑事執行的一部分也應一并加以關注,并對其制度發展創新等方面進行專門研究,以期取得借鑒。
(四)外國行刑制度研究
這是指研究不同國家或地區的行刑制度與實踐活動,尤其是研究中國之外的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行刑學說、制度和實踐。
(五)監獄學
監獄學是指研究監獄及其制度與實踐的學科。其主要內容除研究監獄法律制度外,還要研究監獄歷史、監獄經濟管理、監獄醫療衛生、監獄建筑和監獄刑滿釋放人員的社會保護等極其廣泛的內容。
(六)社區矯正學
作為一門學科的社區矯正,是指研究社區矯正的理論、制度與活動的學科。內容包括社區矯正價值、社區矯正機制、社區矯正隊伍建設、社區矯正基本制度、社區服務等。社區矯正作為我國現代刑罰文明和進步的標志,在中國的廣泛開展既是我國經濟、政治和法治進步的體現,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社區矯正工作從試點到全面鋪開,不僅是我國刑罰制度的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改革,而且也是我國在運用刑罰方法控制犯罪策略上的方向性轉變。研究的理論與實踐,可以有力促進社區矯正工作的發展。
(七)獄政管理學
其重點是研究對罪犯的刑罰執行活動。獄政管理學,是一門立足于我國監獄行刑實踐,系統研究監獄行刑過程,揭示如何正確對罪犯執行刑罰,通過科學管理有效改造罪犯,保證其改造手段措施順利實施,促進罪犯改造的綜合性應用學科。
(八)罪犯教育學
主要是指對在監獄或在社區矯正的罪犯進行教育矯正的學科。罪犯教育學是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為指導,根據監獄工作法制化、科學化和社會化建設的要求,立足于我國監獄罪犯教育工作的實際,關注中外罪犯教育發展的共同特點和趨向,總結罪犯教育工作的成功經驗,以罪犯教育的基本原理、內容、方法及其評估和比較為研究對象,揭示罪犯教育的規律和特征,抽象出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罪犯教育理論。廣義上的罪犯教育包括對罪犯勞動教育。
(九)罪犯心理矯治學
主要是指研究罪犯改造過程中的心理問題及其規律的學科,其內容涵蓋較廣,甚至可以說是“監獄心理學”的另一個名稱,而且,其內容的學術性也較強。后來,發展起了專門研究如何利用心理學原理和方法調整罪犯心理和行為并促使其發生積極變化的活動的學科——罪犯心理矯治或者服刑人員心理矯治。與罪犯改造心理學相比,罪犯心理矯治或者服刑人員心理矯治的研究范圍雖然較窄,但研究重點突出,研究內容更加具體,操作性更強。
四、刑事執行學與相鄰學科的關系
認識和研究刑事執行學與相鄰學科之間的關系,是為了進一步理解刑事執行學的研究對象、學科性質與地位,同時也是為了弄清刑事執行學與相鄰學科的聯系與區別。更是為了促進刑事執行學自身理論研究深入和學科體系的完善。
(一)刑事執行學與刑法學
刑事執行學和刑法學是兩個既有密切聯系又有一定區別的學科。這兩個學科之間的密切聯系表現為,首先,二者同屬于刑事法學的范圍,是刑事法學的不同分支學科。其次,二者研究的內容有密切聯系。刑法學是研究犯罪、刑事責任與刑罰的學科,而刑事執行學是研究刑事執行的思想理論、制度規范、實踐活動、發展規律的學科,它們都以刑罰為研究內容。最后,二者之間有依存關系。如果缺少了刑事執行學研究,不通過這樣的研究幫助進行科學的刑事執行活動,那么,刑法中的規定和刑法學研究的刑罰,就不能發揮應有的積極作用。
兩個學科之間的區別表現為兩點。一是相互關系不同。從邏輯上來講,刑法學是先于刑事執行學而存在的。只有在存在刑法學及其所研究的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情況下,刑事執行學才研究如何執行刑事裁判的問題。如果不存在刑法學所研究的刑罰,就不可能研究如何執行生效刑事裁判的問題。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刑事執行學對刑法學有一定的依存關系。二是研究重點不同。刑法學研究如何應對犯罪行為和犯罪人規定、適用(判處)刑罰的問題,而刑事執行學研究如何完整、全面執行刑事裁判所確定的內容問題。
(二)刑事執行學與刑事訴訟法學
刑事執行學和刑事訴訟法學都是法學大類下的二級學科。二者既有密切聯系又有一定區別。兩者之間的密切聯系表現為四點。一是二者都屬于刑事法學的范圍,是刑事法學的不同分支學科。二是二者研究的內容密切關聯。刑事訴訟法學是研究刑事訴訟程序的學科,而刑事執行學是研究刑事執行的學科,它們都研究刑罰這個共同的內容。三是二者之間有一定依存關系。刑法、刑事訴訟法、刑事執行法是相互依存且遞進的法律,而與之相應的研究學科刑法學、刑事訴訟法學、刑事執行學自然也是具有一定依存關系的學科。四是刑事執行學還研究特殊情況下的刑事訴訟問題。這主要是指正在刑事執行過程中的罪犯又犯罪后的刑事訴訟問題。這兩個學科之間的區別表現為研究重點不同。刑事訴訟法學著重研究如何從程序上保證準確查明案件事實、確定刑事責任和刑罰的問題;刑事執行學著重研究如何準確有效地執行刑事裁判的問題。同時,正在執行刑罰的罪犯的減刑、假釋等活動中,雖然也存在程序問題,但這類程序問題并不是刑事訴訟程序,而是刑事執行程序。因此,這類程序不應當在刑事訴訟法學中研究,而應當在刑事執行學中加以研究。
(三)刑事執行學與監獄學
刑事執行學與監獄學都屬于刑事執行類的學科,區別在于刑事執行學的研究范圍要大一些,監獄學的研究范圍要小一些,學科層次低一級。監獄學是作為專門研究監獄及其制度與實踐的學科,是刑事執行學下的三級學科。由于我國監獄關押的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無期徒刑、三個月以上的有期徒刑的罪犯,只是罪犯群體中的一部分,刑事執行范圍是特定的,因此研究監獄的學科自然有局限性,所以監獄學是刑事執行學學科體系的一個分支學科,不能與刑事執行學等同。
(四)刑事執行學與社區矯正學
刑事執行學與社區矯正學都屬于刑事執行類的學科,區別在于刑事執行學的范圍要大一些,社區矯正學的范圍要小一些,學科層次低一些,是刑事執行學下的三級學科。由于在社區執行刑罰的罪犯只是所有罪犯當中的一部分,因此,以社區矯正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同樣也只是把全部刑事執行工作當中的一部分當作研究對象,所以社區矯正學也只是刑事執行學學科體系的一個分支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