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獨立前的反腐概況

新加坡的法律體系建設始于19世紀。當時的新加坡是英國的殖民地,新加坡的法律體系是以全面繼承英國法為開端的,《第二次司法憲章》就是新加坡繼受英國法的法律依據,英國法成為新加坡法的重要淵源。與此同時,在遵循英國法的基本原則前提下還設立了殖民地法,如《1878年民事統一法令》、《刑罰法令》等,這些立法豐富了新加坡的法律體系。由于英國法對新加坡法律影響深遠,因此新加坡立法采用的是英國立法模式,加上新加坡自己的法律,形成了其獨特的普通法體系。[3]

英國殖民期間,新加坡高官大多由英國人擔任,腐敗現象十分嚴重。從1845年開始,賄賂和腐敗在新加坡殖民警察局中已經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了。據統計,從1845年到1921年這76年間僅被報道的警察貪污案就有172例。[4]平均每年至少有兩例發生。日本占領期間,腐敗問題也很嚴重,公務員僅憑借少得可憐的工資度日,腐敗問題不斷加重。這個時期為了反腐,殖民地政府也出臺了一些措施,如1871年,政府規定腐敗是非法的,并在犯罪調查部成立反腐機構負責具體的反腐工作,但由于反腐權力和資源的局限,始終成效不大。[5]新加坡獨立初期政府的腐敗現象也很嚴重,各部門之間貪污、受賄、敲詐勒索現象十分普遍,“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裙帶關系也很明顯,人民對于腐敗怨聲載道。[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善县| 霸州市| 晋中市| 台北县| 四会市| 淮南市| 江永县| 麦盖提县| 昭通市| 海安县| 安康市| 宜兰市| 镇宁| 蓝山县| 华安县| 富顺县| 延寿县| 东宁县| 正安县| 庆元县| 三明市| 皮山县| 澄城县| 宁波市| 黔西| 博客| 金乡县| 湾仔区| 拉萨市| 攀枝花市| 靖远县| 大化| 安乡县| 营山县| 西贡区| 亚东县| 旅游| 舟曲县| 奇台县| 观塘区| 玉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