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投資非洲與中非特色糾紛解決機制 Chinese Investment in Africa and Dispute Settlement with China-Africa Characteristics

中國企業投資肯尼亞的法律風險:預防及補救措施

Elizabeth W.Karanja[1]

一、引言

毫無疑問,在過去的10年里,中非的貿易合作獲得了快速的發展。中國商務部部長高虎城曾說:“中非貿易得到了大規模的擴大,連續5年成為非洲最大的貿易伙伴。1965年,中非貿易額僅有2.5億美元,而2013年,雙邊貿易額達到了2103億美元,首次超過2000億美元。”[2]

中國與肯尼亞的雙邊關系已經有50年的歷史。1963年12月14日,在肯尼亞獨立后的第二天,中國便設立了駐肯大使館。[3]自那以后,大量的中國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便參與到肯尼亞的發展項目中。據肯尼亞的總統官方網站顯示,在姆瓦伊·齊貝吉總統任職期間(2002年至2012年),中國在肯尼亞的投資大幅增加,2013年烏胡魯·肯雅塔總統上任以來中國在肯投資得到進一步的發展。總統辦公室報道,2013年,中肯貿易總額由2012年的28億美元上升到了32.7億美元。

“愿景2030”是肯尼亞制定的一個宏偉的發展藍圖,目的是在2030年將肯尼亞發展成一個中等收入國家。“愿景2030”中規劃了許多宏偉的項目,涉及基礎設施、交通、能源、油氣、衛生及農業。不久之前,肯尼亞在北部發現了可用于商業的石油。

2013年8月,肯尼亞總統對中國進行了訪問,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并討論了中肯合作。訪問期間,中肯雙邊簽訂了價值5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和能源協議。2014年5月9日,習近平主席在訪問非洲期間回訪了肯尼亞,雙方簽訂了價值26億美元、由中國路橋公司建設的將連接蒙巴薩和內羅畢的標準軌距線路協議[4]。據估計,近50家中國公司在肯尼亞承包了價值近20億美元的約80個項目,項目涉及公路、鐵路、住房、水處理、電力升級、咨詢設計、地熱井、海港和空港。[5]

在肯尼亞的中國企業不僅參與到公共基礎設施的發展上,也高度參與到房地產和醫院等私營部門的投資和發展上,比如,中國航空技術國際工程公司是內羅畢“兩河發展”的主要分包商,“兩河發展”是由森騰投資有限公司(Centum Investments Limited)承建的一個混合功能發展項目,價值達170億肯尼亞先令(約合2億美元),項目面積達100英畝。[6]

二、投資者需考慮的重要法律風險

世界經濟論壇公布的《2013—2014年全球競爭力報告》[7]以12個指標為基礎,對國家的投資競爭力進行排名,其中最重要的指標是“體系”,它與國家的法律和行政框架相關。

要想避免在肯尼亞的投資遇到法律風險,第一步就是要了解肯尼亞對投資的法律規定。肯尼亞擁有較健全的法律和體系框架,這一框架也在不斷地發展。為了避免和應對法律風險,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理解肯尼亞與投資相關的法律和體系框架。下面筆者對此展開討論。

(一)肯尼亞法律和憲法框架的概況

肯尼亞的法律在很大程度上根源于英國的法律體系,尊崇英國的習慣法。肯尼亞《司法法》規定,《憲法》是肯尼亞的最高法律。其他的法律淵源包括:所有的成文法,習慣法的實質、平等原則以及1897年以前在英國普遍適用的法律。但是,英國習慣法的實質及平等原則只有在肯尼亞允許的情況下才適用,法律的適用優先于這些規定。

2010年8月28日,肯尼亞頒布了新的《憲法》。《憲法》大幅改變了肯尼亞的法律和治理體系,其中一些影響投資的重要改變包括:

1.權力下放:權力不再集中于中央政府及總統手中,而是下放到縣級政府。

2.《憲法》第2條規定,國際法的一般規則是肯尼亞法律的一部分。此外,肯尼亞簽訂的任何條約和公約都是肯尼亞法律的一部分。這不同于之前只有通過立法才能將條約和公約轉化為肯尼亞法律,使得它們具有法律效力的規定。

3.《憲法》第4章規定,基本權利和自由不再局限于個人,而是擴大至非自然人。若基本權利和自由受到侵犯,不僅國家可以被起訴,個人也能被起訴。另外,基本權利和自由涉及的范圍也擴大至之前未覆蓋的領域,包括經濟和社會權、隱私權、勞動權、消費權及環境權。

4.土地體系也被大幅調整,土地所有權受到一定的限制。

5.《憲法》第6章對領導和誠信作出了規定,從憲法的角度來講,這為公開募股設立了倫理上的行為準則。

(二)政府權力下放

《憲法》引入了一種新的政治體制——政府權力下放制。轉變原來以政治經濟權力集中化為特征的政治體制為聯邦制,此種轉變是為了公平地分配資源和權力。下放制在2013年3月的選舉之后開始實施,下放制之下共有47個縣,每個縣都有自己的行政和立法機構。下放制將國家政府和縣級政府設想為不同的政府體系。

每個政府體系都有自己的法律和行政框架。《憲法》規定了每個體系的權力和職能,以及兩個體系協調合作的領域。

(三)投資推動和立法保護

肯尼亞在國家和國際層面上都已經采取了措施來推動外商投資。中國投資者可以利用好這些措施,具體如下。

1.雙邊投資條約(BIT)[8]

至今,肯尼亞已經與各國簽訂了13個雙邊條約,其中5個已經生效,8個還沒有生效。雖然肯尼亞在2001年7月16日與中國簽訂了BIT,但至今仍未生效。隨著兩國貿易投資活動增加,相信中肯雙邊投資條約有望很快生效。

2.外商投資推動和保護法律

在肯尼亞主要有三部法律涉及對外商投資的推動和保護,具體是2004年實施的《促進投資法案》(《IPA》)、《外國投資保護法案》(《肯尼亞法律》,第518章)(《FIPA》)和《出口加工區法》(《肯尼亞法律》,第517章)(《EPZ》)。

(1)《IPA》提供的優惠待遇

《IPA》的主要目的是減少投資者在肯設立企業時面臨的官僚主義。為此《IPA》建立了肯尼亞投資促進局(KIA)。

《IPA》規定,外商投資者最低持有10萬美元或等值的其他貨幣即可向KIA申請投資執照。本地投資者最低持有100萬肯尼亞先令(約合1.2萬美元)或等值的其他貨幣即可申請投資執照。優惠待遇包括:短時間內發放商業執照和許可證,按照某些稅收法律規定免除稅收,為投資者以及其家屬和管理層、技術工人提供一定數量的工作許可證和入境許可證。

《促進投資(投資注冊和執照)法案》(2005)規定了投資執照的申請程序以及發放標準。

(2)《FIPA》提供的優惠待遇

1995年肯尼亞取消了匯率管控,因此《FIPA》不再那么重要了。但是,根據《FIPA》的規定,外國公民(非肯尼亞的公民)可以向政府申請企業執照。

經過批準的企業所創造的利潤(包括稅后未變現的留存收益)可以自由地轉移到肯尼亞境外。經過批準的企業的執照上登記的任何貸款的本金和利息可以自由地轉移到肯尼亞境外。此外,《憲法》規定,經過批準的投資不能在沒有補償的情況下被強制征收。然而這一規定是冗余的,因為《憲法》有規定,若政府強制征收土地,則投資人有取得補償的權利。

(3)經濟特區

當前,肯尼亞唯一一個涉及經濟特區的法律是《出口加工區法案》(《肯尼亞法律》,第517章)(《EPZ》)。在出口加工區里可以進行的活動包括制造活動、商業活動、服務活動。得到出口加工區許可的企業可以獲得特定的免稅優惠,包括:

①特定資本商品免征增值稅和關稅;

②在出口加工區內的投資,10年內免征所得稅,后10年所得稅的稅率為25%;

③出口加工區企業在所得稅免征期間,支付給非居民的獎金等免征預扣稅;

④與出口加工區企業的商業活動相關的任何文件的簽訂均免除印花稅。

建立新的“經濟特區”是“愿景2030”發展藍圖[9]的重要目標。在2013年時候肯尼亞想制定一個關于經濟特區的法案來廢除《EPZ》,但這還沒有實現。[10]

(四)公司注冊

根據肯尼亞法律,得以承認的企業形式有以下幾種:1.獨資企業;2.合伙企業;3.信用企業;4.合作企業;5.非政府組織;6.公司。

最常用的投資形式是私營有限責任公司。與公司有關的最主要的法律就是《公司法》(《肯尼亞法律》,第486章),其內容在很大程度上是來源于1948年的《英格蘭公司法》。《公司法》規定了公司的方方面面,包括公司的成立、股本要求、股東權利、公開募股、公司管理及行政、賬戶、董事責任、清盤的結果以及對在肯外國公司的監管。《公司法》承認了三大類型的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擔保有限公司;無限公司。公司可以上市,也可以不上市。

在肯尼亞設立業務時,中國投資者可以:(1)建立一家當地公司(最常見的是私營有限責任公司,可以是在中國的母公司的子公司);(2)注冊一家外國(中國)公司的分公司。

1.建立分公司

《公司法》第366條規定,注冊分公司的投資者需要向公司注冊處提交以下文件和信息:

(1)公司組織章程書面文件的復印件;

(2)公司的董事、秘書,包括個人信息及地址;

(3)公司當前的財產狀況(不包括獨資公司在肯尼亞境外的財產);

(4)在肯尼亞居住的,被授權代表公司可接受傳喚和通知的一人或多人的姓名和郵政地址;

(5)母公司注冊的或主要的辦公地點的具體地址。

注冊分公司所需信息的格式應按照公司注冊處公布的格式提交。之后公司注冊處發放合規證書。若分公司不是在英聯邦成立的私營公司,則分公司需要準備資產負債表、損益表。若分公司是控股公司,則需準備集團賬目,賬目格式與《公司法》規定的一致,并且每年要把這些文件的復印件提交到注冊處。

2.建立子公司或者是當地公司

在肯尼亞成立公司需要提供以下信息:

(1)公司名稱,名稱必須經過公司登記批準。可以先搜索以確保公司的名稱可以被登記。

(2)公司主要目標的詳細內容。

(3)公司的股份結構。除了特殊情況外,沒有最低資本要求,公司可以按其授權股本的多少來成立。若得到公司章程授權,公司可以增加或減少其股本。如果公司增加或減少了其股本,公司需要在通過決議后的30天內通知公司注冊處。若減少股本,公司需要通過特別決議和法院的確認。債權人可以反對減少公司股本。法律上沒有規定公司資本必須以現金的形式存在(如銀行現金存款)。為繳納印花稅,公司需保有名義股本存在。

(4)公司股東(至少兩名)的詳細信息。私營公司必須至少有兩名股東。如果股東是一家公司,則需要提供該股東的姓名、地址、成立時間和成立的國家。私營公司如果有一名公司秘書,則公司可以只有一名董事。

(5)公司注冊的辦公室的詳細信息,即郵編地址、物理地址(門牌號、建筑和道路)。這些信息需要在成立之前提供。若投資者在成立時未獲得辦公室,投資者可以使用公司秘書注冊的辦公室,在建立好辦公室后再使用新的辦公室。

(6)公司董事的個人詳細信息。

(7)公司秘書的詳細信息,包括秘書的公司秘書注冊號。在肯尼亞,公司秘書必須在肯尼亞注冊公共秘書協會注冊。

公司的組織章程包括設立公司目標的備忘錄、設立公司管理規定的公司章程。公司章程需使用英語并由公司的原始簽名人簽名。在公司章程方面,《公司法》包含了公司章程,私營公司可以使用《公司法》表格A的內容,公司可以全部使用,也可以修改后再使用,還可以完全不使用,而是由自己書寫。

公司需要首先遞交公司的組織章程和名義資本聲明,以便于在向印花稅征收機構繳納完相關印花稅以后加蓋印章。加蓋印章后,公司繳納相關的注冊費用,之后再向公司注冊處遞交組織章程。公司登記處接受公司章程后,就會發放成立證書。公司成立的過程只需3周至4周的時間便可完成。

(五)合同的訂立

合同是雙方都有承擔相應義務并受法律保護的,因此來到肯尼亞的投資者應該了解肯尼亞與合同訂立相關的法律。

《合同法》(《肯尼亞法律》,第23章)第2條規定,除非肯尼亞的成文法另有規定,否則肯尼亞適用的是通過平等原則調整過、寫入《合同法》的某些《英國議會法案》規定的與合同相關的英國習慣法。

合同要有法律約束力,則需要有一個有效的要約、承諾和對價。得到履約的合同不需要對價。在肯尼亞,口頭合同是得到承認的,不過要有證據證明口頭合同的存在。

根據《合同法》第3條,某些合同需要以書面的形式存在,包括承擔第三方債務、違約或未達預期行為的合同和為確保第三方獲得信貸、資本或商品而訂立的起訴合同(擔保合同)。另外,《合同法》第3條還規定,土地權益處置的合同也需要有書面形式的存在,需要有各方的簽名,并且在簽訂合同時需要有見證人在場見證。

其他法律可能要求以某種方式來形成合同,比如,《政府合同法》(《肯尼亞法律》,第25章)及《公共采購和處置法》(《肯尼亞法律》,第412A章)(《PPDA》)要求政府簽訂的合同需要由某些人來履約。

(六)公共采購及政府合同

當政府或政府機構與另外一個實體(非政府機構或其他的政府機構)簽訂合同時,交易受到《政府合同法》和《PPDA》的監管。

1.《政府合同法》

代表肯尼亞政府簽訂的合同需要得到該部或機構的會計人員或出納人員,或者是受該會計員或出納員授權的公共官員的簽名。[11]在肯尼亞境外訂立的合同,如果由“部長書面授予的一般或特殊權利的人”簽訂,則是具有法律約束力的。[12]

2.公共采購

公共實體[13]的所有采購和處置,包括公私合作伙伴關系的成立,都需要符合《PPDA》的規定。許多中國企業投資于基礎設施發展和公共工程,因此,投資者有必要知道公共采購的法律以避免不合規帶來的問題。

《PPDA》第29條規定,采購實體的每一次采購都需要使用公開招標(采用競爭性的招標程序)或者是其他得到《PPDA》允許的采購程序。《PPDA》第四部分規定,其他的采購程序有:(1)有限制的招標;(2)直接采購;(3)征求建議采購;(4)詢價采購;(5)低價值采購;(6)得到特殊允許的采購程序。

常用的采購方法是公開招標,除非有理由認為其他采購方法應該得到使用。比如,只有在采購實體獲得招標委員會的支持并且用書面的形式記錄下使用此采購方法的原因后,才能使用直接采購的方法。[14]

《PPDA》規定了需要在招標文件中說明的事項,如采購的時間、成功中標的資格、成功中標后啟動采購合同的模式、授標通知。根據《PPDA》的附表一,公共實體中的某些官員根據不同的采購要求負責簽訂合同。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是由公共實體的會計員代表采購實體簽訂合同。

若投標人認為公共實體的采購過程不公,投標人可以向公共采購評估會申請評估采購過程。根據《PPDA》第98條,完成評估后,評估會有權力作出包括宣告采購無效等決定。

縣級政府的公共采購需要遵守《公共采購(縣政府)規定》(2013)的規定。

公私伙伴關系的確立需要遵守《公私伙伴關系法》(2013年第15號法)的規定。

(七)土地交易

過去10年肯尼亞的房地產迅猛增長,土地的價值很高。在2012年根據萊坊和花旗私有財富所做的一份研究,內羅畢是世界上住房市場表現最好的城市。2011年,內羅畢住房的價值增加了25%,超過了倫敦、邁阿密、香港等其他富裕城市。[15]據肯尼亞法律規定,公民可以擁有土地永久的所有權,也可以通過租賃獲得土地的使用權。但外國人對土地的權利受到一定的限制,中國投資者應注意以下幾點:

1.《憲法》規定,非肯尼亞市民不能擁有土地的所有權,但可以租賃土地,租期長達99年;[16]

2.根據《土地控制法》(《肯尼亞法律》,第302章),外國人對農業用地的所有權受到限制。[17]《土地控制法》的第6條規定,涉及農業用地時,需要獲得土地控制委員會的許可。如果農業用地或者是擁有農業用地的公司的股票將由非肯尼亞居民處置,那么土地控制委員會可以拒絕授予許可。非肯尼亞居民可以向總統申請不適用《土地控制法》。

另外,在土地交易時,投資人必須確保獲得土地的程序符合《憲法》、《土地法》(2012年第6號法)、《土地注冊法》(2012年第3號法)以及《國家土地委員會法》(2012年第5號法)的規定。

(八)稅收體系

肯尼亞有幾部法律是關于稅收的,包括:

1.《收入所得稅法》(《肯尼亞法律》,第470章);

2.《增值稅法》(2013年第35號法);

3.《印花稅法》(《肯尼亞法律》,第480章);

4.《東非共同體關稅管理法》(2004)(《EACCMA》)。

肯尼亞與幾個國家簽訂了雙重稅收協議,但至今仍未和中國簽訂。[18]

肯尼亞所得稅的繳納依據的法律是《所得稅法》。納稅人員需要辦理納稅登記,獲得一份個人身份號證書。

所得稅直接征收的是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的利潤。《所得稅法》規定了在確定應稅收入時應該考慮的事項,并規定了稅率。居民與非居民實體的稅率是不同的。當前的企業所得稅稅率如下:

1.當地公司           30%

2.非當地公司(分公司)     37.5%

獎金、利息、版稅、管理費需要繳納預扣稅。

當前肯尼亞沒有資本所得稅。

母公司向子公司發放的貸款的可抵扣程度受到資本弱化規則的限制。

同時也有改變定價的規定,目的是確保關聯實體間的交易是公平的。

根據《增值稅法》,應稅商品服務的增值稅率是16%。如果相關人員供應的或者預計供應的應稅商品和服務達到500萬肯尼亞先令(約合5萬美元)或以上,則相關人員應在12個月內辦理增值稅納稅登記,獲得增值稅證書。

根據《印花稅法》,按簽訂的文件的情況,印花稅可以按名義或者按價收取。城市內土地轉讓的印花稅是土地價值的4%,城市外土地轉讓的印花稅是土地價值的2%,股票轉讓的印花稅是價值的1%,上市公司轉讓的股票不需要繳納印花稅。

根據《EACCMA》,某些進口商品需要繳納關稅。

(九)勞動關系和移民

肯尼亞擁有強有力的勞動法律體系,包括《憲法》、《勞動法》(2007年第11號法)、《勞動機構法》(2007年第12號法)、《工業法院法》(2011年第20號法)、《勞動關系法》(2007年第14號法)、《職業安全和健康法》(2007年第15號法)(《OSHA》)以及《工傷福利法》(2007年第12號法)(《WIBA》)。

肯尼亞也簽訂了與勞動相關的國際條約,根據《憲法》第2條規定,國際條約是肯尼亞法律的一部分。據《國家法律報告條約數據庫委員會》記載,目前肯尼亞已經批準了169個國際勞動組織的與勞動相關的公約。

投資者需要注意以下一些重要事項:

1.一般勞動問題

在肯尼亞適用的主要勞動法律是《勞動法》。這一法律規定了勞動的最短時間和條件,任何不符合《勞動法》規定的勞動合同視為無效,若勞動合同的規定嚴于《勞動法》的規定,則按照勞動合同的規定來執行。

《勞動法》承認并適用于口頭合同和書面合同。3個月以上的合同需要簽訂書面形式合同。書面合同由雇主負責起草合同,寫明勞動的詳細信息,并征得雇員的同意。《勞動法》的第10條規定了需要在勞動合同里寫明的詳細信息的最低要求。

《憲法》和《勞動法》規定,雇員有權利獲得公平的勞動待遇。雇員或潛在雇員不應該受到歧視,同時也禁止了性騷擾。

《勞動法》規定了工作時間和條件的最低要求。包括21天的年休、帶薪公共假期(根據《公共假期法》,現每年有12個)、7天的全薪病假和7天的半薪病假、住房或住房補貼、工作時間受限制、提供醫療服務、提供足夠的用水。

工資受到保護,需要用肯尼亞的貨幣支付。工資不能低于《勞動機構法》規定的最低工資。

無論是否以通知的形式告知,雇傭關系的解除必須有充足的理由。如果以通知的形式解除合同,在工資月結的情況下,必須提前28天通知。如果是立即解除,則可以不用通知,但雇主在解除前必須經過公平的紀律程序。《勞動法》也規定了裁員的內容。

《勞動法》和《工業法院法》規定,除了工業法院外,其他法院沒有聽證勞動爭議的管轄權。

2.稅收和社會保障

根據《所得稅法》,勞動收入按等級繳稅。最低區間的稅率是10%,最高的是30%。雇主有責任扣減并向肯尼亞稅務局上交雇員的所得稅(即現收現付)。同時雇主需要辦理稅收登記,并確保應繳稅的員工辦理了稅收登記。

根據近來頒布的《國家社會保障基金法》(2013年第45號法),雇主和雇員需要登記為國家社會保障基金的繳納者,雇主有責任在每個月上交雇主繳納的部分,并扣減和上交雇員繳納的部分,適用的繳納比例據判例而定。同時,適用的稅率在舊的《國家社會保障基金法》(《肯尼亞法律》,第258章)中有規定,即雇主繳納200肯尼亞先令,而雇員的薪資扣除200肯尼亞先令。

根據《國家醫療保障基金法》(《肯尼亞法律》,第255章)(《NHIF》),雇主需要從雇員每月的薪酬中扣減一定的資金并繳納給國家醫療保障基金。基金用于幫助雇員支付住院醫療費用。

3.職業安全和工傷

《OSHA》中對健康和安全作了規定。《OSHA》適用于所有的工作場所,不管是臨時工作,還是長時工作。

《OSHA》要求,每個工作地點都需要在職業安全和健康主管處登記,工作場所的“占有人”(雇主)需要準備好一份安全和健康政策聲明,及時地以書面的形式修改其在雇員工作安全和健康方面的一般政策聲明。雇主也需要建立安全和健康委員會。

所有在工作場所發生的事故都需要向職業安全和健康官員通知,如果事故引起死亡,雇主必須在事故發生后24小時內通知職業安全和健康官員。

《WIBA》規定了有關婦女的賠償問題。雇員在工作場所受傷或生病了,雇主有責任賠償雇員,賠償率根據受傷的程度來確定。例如,永久性殘疾的賠償必須以96個月的收入為基礎計算,必須咨詢國家勞動理事會和考慮國家勞動理事會的最低數額和最高數額要求,《WIBA》第三個附表的要求。

4.工會和勞動關系

肯尼亞有的工會運動很活躍,特別是在工業部門工作的“藍領”。不過,每一名工人,無論職業是什么,都有權利加入工會中。《憲法》第41條規定,每個工人都有權利成立、加入和參與到工會的活動和項目中。

《勞動關系法》(2007)規定了工會的行為和管理。所有的雇員都有權利自主選擇工會并加入工會,雇員因為加入了工會而受到不公平待遇或歧視是違法的。

《勞動關系法》中規定,在工會成員與雇主談判時,工會可以代表雇員。雇員有權利參與工會的活動,因雇員參加合法的罷工,或在工作時間外參與工會活動,或者在工作時間內得到雇主同意后參與工會活動而導致勞動關系終止的做法是不公平的。

5.移民

外國人若想在肯尼亞工作,則必須取得肯尼亞移民法允許的有效入境許可證。在肯尼亞適用的移民法是《肯尼亞公民和移民法》(2011)。最近制定的《肯尼亞公民和移民法規》(2012)規定了簽證、許可證和通行證的類型。

《肯尼亞公民和移民法規》的第七個附表具體說明了不同類型的許可證,入境許可證的級別從A到M如下:級別A:勘探和采礦;級別B:農業和動物畜牧;級別C:規定的職業;級別D:勞動;級別F:特定的制造業;級別G:特定的貿易、商業或咨詢;級別I:獲批準的宗教和慈善活動;級別K:普通居民;級別M:難民。

級別D的入境許可證也常被稱為工作許可證,雇主有責任為外國雇員申請入境許可證,有償雇用沒有有效工作許可證的外國人是違法的。雇主需要證明外國雇員是具有專業能力的,即外國人從事的工作是肯尼亞人無法從事的。在繳納完規定費用后,工作許可證通常的有效期限是2年。

《肯尼亞公民和移民法規》也規定了其他的通行證,如向持有入境許可證的人的家屬發放家屬(如配偶和孩子)通行證、短期實習和研究通行證、在入境港發放的一個月旅游簽證。

(十)環境體系

《憲法》第42條規定每個人都有擁有干凈和健康環境的權利。《環境管理和協調法》(1999)(《EMCA》)是有關環境的主要法律。

根據《EMCA》,發展項目需要經過環境影響評估,并獲得國家環境管理署的批準。項目的發起人首先需要按規定的形式提交項目報告,提供規定的信息,并繳納規定的費用。項目報告需要表明項目的性質、項目的地點、所從事的活動、項目可能的環境影響、項目預算以及避免事故的行動計劃。

國家環境管理署在審查了項目報告后,可以批準項目,如果認為該項目可能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也可以要求對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估的研究。如果需要環境影響評估研究,發起人需要組織專家進行研究。專家準備好研究報告后遞交給國家環境管理署,國家環境管理署隨后召開聽證會,在技術援助委員會的幫助下審查該報告。國家環境管理署可以拒絕發放環境影響評估執照,也可以發放有條件或無條件的環境影響評估執照。《EMCA》要求每年都要進行環境審查。

(十一)其他執照和要求

根據公司從事的具體商業活動,肯尼亞可能有其他企業需要獲得的、針對具體行業的執照、批準文件或許可證。比如:

1.公司從事發展規劃,按《實體規劃法》(1996)要求需要獲得規劃許可證;

2.公司提供電信服務,按《肯尼亞信息與通信法》(《肯尼亞法律》,第411A章)規定,需要從肯尼亞通信委員會處獲得電信執照;

3.公司從事能源行業,按《能源法》(《肯尼亞法律》,第314章)規定,需要從能源管理委員會處獲得相關執照;

4.公司從事采礦,按《采礦法》(《肯尼亞法律》,第306章)規定,需要獲得采礦執照;

5.公司進口商品和裝備到肯尼亞,除了要繳納進口稅外,還要確保商品經過了發貨前的檢查,并遵守了《標準法》(《肯尼亞法律》,第496章)。

投資者也需要定期檢查,確保他們遵守了各種法律,以維持有序的運營并避免不符合法律規定帶來的法律風險。

三、結論

肯尼亞有著極大的投資潛力,特別是在能源、自然資源、電信、信息通信與技術、基礎設施、金融、房地產和醫院方面。毫無疑問,投資者可以在這里找到各種機會。

肯尼亞也有一個較健全的投資法律和體系框架。對于來到肯尼亞投資的中國投資者而言,避免投資法律風險的最好方式就是確保遵守相應的法律法規。在本文中,筆者列舉了與一般投資和特殊部門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強調了某些應該注意的方面。

本論文不用于提供法律咨詢,僅提供某些適用法律的指引。本文討論的法律并不全面,投資者在作出投資前,對有關適用法律法規的問題進行全面的法律咨詢是很重要的。

免責聲明:本文的內容僅供一般用途使用,在沒有尋求確切法律建議的情況下,不能作為任何事務的依據。


[1]杰邁爾公司的高級合伙人,杰邁爾公司位于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從事國際仲裁、調查及咨詢。聯系郵箱:ewk@jmilesarbitration.com。本文由雷夢(Joanna Lei)編輯,郭曉璇翻譯。

[2]“With Accumulations and Highlights,China-Africa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Boasts Broad Prospects”,Gao Hucheng,5th May 2014.Available at 〈 http://search.mofcom.gov.cn/swb/recordShow.jsp?flag=0 &lang=1&base=iflow_02&id=english201405005788111&value=(Africa)〉.

[3]“Kenya-China Relations: A journey of Friendship and cooperation”,8th May 2014.Blog available on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President of Kenya,The Presidency http://www.president.go.ke/kenya-china-relations-ajourney-of-friendship-and-cooperation/.

[4]“Kenya,China sign standard gauge railway agreement”,11th May 2014,Daily Nation,http://mobile.nation.co.ke/news/East-Africa-China-Standard-Gauge-Railway/-/1950946/2310836/-/format/xhtml/-/12mcyetz/-/index.html.

[5]“Kenya-China Relations: A journey of Friendship and cooperation”,8th May 2014.Blog available on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President of Kenya,The Presidency 〈 http://www.president.go.ke/kenya-china-relations-ajourney-of-friendship-and-cooperation/〉.

[6]“Centum to build East Africa’s largest mall in Nairobi”,19th August 2014,Kenya Construction Business Review 〈http://www.constructionkenya.com/2429/centum-two-rivers-mall-runda/〉.

[7]Available at 〈http://www.weforum.org/reports/global-competitiveness-report-2013-2014〉.The other pillars are infrastructure;macroeconomic environment;health and primary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 and training;goods market efficiency;labour market efficiency;financial market development;technological readiness;market size;business sophistication;and innovation.

[8]A BIT is an agreement between two countries for the reciprocal encouragement,promotion and protection of investments in each other’s territories by individuals or companies based in either territory.Depending on the specific arrangements agreed on,BITS offer several incentives and protections to investment including: promotion of investment;fair and equitable treatment;most favoured nation treatment;protection from expropriation;free transfer of funds;and dispute settlement.

[9]More information available at 〈 http://www.vision2030.go.ke/index.php/pillars/project/Economic/36〉.

[10]“Special Economic Zones Bill set for debate in Parliament”,The Business Daily,1st January 2013.Available at 〈 http://www.businessdailyafrica.com/Special-Economic-Zones-Bill-set-for-debate-in-Parliament/-/539546/1655626/-/11g2nscz/-/index.html〉.

[11]Section 2 of the Government Contracts Act.

[12]Section 3 of the Government Contracts Act.

[13]A public entity is described under section 2 of the PPDA as including: the Government or any department of the Government;the courts;the commissions established under the Constitution;a local authority under the Local Government Act (Cap.265);a State corporation within the meaning of the State Corporations Act (Cap.446);the Central Bank of Kenya established under the Central Bank of Kenya Act (Cap.491);a co-operative society established under the Co-operative Societies Act (Cap.490);a public school within the meaning of the Education Act (Cap.211);a public university within the meaning of the Universities Act (Cap.210B);a college or ot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maintained or assisted out of public funds;or an entity prescribed as a public entity for purposes of the PPDA.

[14]Section 29 (3) of the PPDA.

[15]“Lavish and sleek: Kenya’s prime property market boom”,28th June 2012,CNN.Available at 〈 http://edition.cnn.com/2012/06/28/business/kenya-luxury-housing-boom/〉.

[16]Article 65 of the Constitution.

[17]Section 2 of the Land Control Act defines “agricultural land” as “ …land that is not within a municipality or a township or an area which was,on or at any time after the 1st July,1952,a township under the Townships Ordinance (now repealed) or an area which was,on or at any time after the 1st July,1952,a trading centre under the Trading Centres Ordinance (now repealed) or a market or land in the Nairobi Area or in any municipality,township or urban centre that is declared by the Minister,by notice in the Gazette,to be agricultural land for the purposes of the LCA,other than land which,by reason of any condition or covenant in the title thereto or any limitation imposed by law,is subject to the restriction that it may not be used for agriculture or to the requirement that it shall be used for a non-agricultural purpose.”

[18]Information on Kenya’s DTA status is available from the Kenya Revenue Authority 〈 http://www.revenue.go.ke/lto/ltodta.html〉.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新县| 习水县| 通许县| 平山县| 牙克石市| 黄骅市| 南宫市| 罗平县| 清丰县| 齐齐哈尔市| 芜湖县| 本溪市| 阳原县| 阜康市| 靖西县| 金门县| 靖西县| 依兰县| 来凤县| 东至县| 古浪县| 兰西县| 汉中市| 比如县| 喀喇沁旗| 江都市| 惠安县| 武穴市| 康定县| 和静县| 广西| 东乌珠穆沁旗| 镇远县| 成都市| 清原| 花莲县| 房山区| 治多县| 西充县| 瓮安县| 鲁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