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配偶法定繼承第一順序存在的問題

現行《繼承法》第10條第1款第1項規定,我國法定繼承第一順序繼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12條規定,對公婆或岳父岳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喪偶兒媳或喪偶女婿,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在法定繼承中,將配偶以固定順序規定為第一順序,存在的問題是:

第一,從理論上觀察,如此規定第一繼承順序不具合理性和正當性。各繼承人與被繼承人的關系各有不同。配偶是關系最為密切的親屬,它是血親的源泉,姻親的基礎,[1]產生于婚姻關系。子女、父母與被繼承人之間是一親等的血緣關系。而對公婆或岳父岳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喪偶兒媳或喪偶女婿與被繼承人之間卻是姻親關系。如此同時將三類與被繼承人完全不同關系的人納入同一繼承順序,既不屬于親等繼承制,也不屬于親系繼承制,這樣規定的合理性與正當性值得懷疑。

第二,從實踐中觀察,如此規定第一繼承順序會造成剝奪其他繼承人繼承權的后果。在法定繼承中,配偶一方死亡,沒有子女也沒有父母,第一順序繼承人就只有配偶一人,不論第二順序繼承人有多少,都不會發生第二順序的繼承問題,因此,死者的遺產就被配偶一人全部繼承,等于在事實上剝奪了第二順序繼承人的繼承權。這樣的規定合理嗎?從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發生的汪楣芝繼承案觀察,就能夠明顯地說明這個問題。楊某是1949年去臺灣的老兵,一直未婚,80年代末回鄉探親,看望在北京某部隊院校的哥哥及其他親屬,經介紹,與汪楣芝相識結婚,用在臺灣幾十年積攢的錢,買了商品房和家庭生活用品,尚余30多萬元現金。不到一年,楊某病故,楊兄與汪楣芝討論繼承問題,主張將房子及生活物品及部分現金,由汪楣芝繼承,楊兄與其他親屬繼承部分現金。汪楣芝不同意,楊兄訴訟到法院。一審法院按照這個意見判決。汪楣芝上訴,二審法院仍然判決楊兄及其他親屬繼承部分現金。毫無疑問,這個判決是違反《繼承法》關于繼承順序的規定的,有些學者建議最高人民法院干預,最高人民法院給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發函,指定重新審理。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一年后回復,案件判決后,社會反響很好,沒有必要重審改判,最后該案不了了之。這個案件說明,配偶法定繼承為第一順序,有時會出現其他親屬不能繼承遺產的后果。試想,楊某與楊兄是親兄弟,海峽之隔幾十年方見面;而楊與汪的配偶生活不到一年。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楊某的遺產全部都由配偶繼承,顯然于法有據,于理不通。該案判決沒有按照配偶第一順序的規定判決,實際上是將配偶作為零順序對待,判決更加合理,因此才得到了好的社會效果。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及經濟迅速發展,由于立法時的局限而存在較大局限性的決定我國遺產具體分配流向的法定繼承順序規則愈發突顯出不合理的一面。公民個人對財產權利的重視及對自由權利的追求也要求財產分配、轉移、繼承的規則能隨著經濟發展的新形勢作出調整,以便更充分地體現被繼承人分配遺產的意愿,公平、合理地分配遺產。世界各國也多隨經濟、社會、家庭結構與模式的發展變化,對法定繼承人的范圍及順序進行了相應調整,以平衡配偶與其他法定繼承人之間在法定繼承時的利益關系,并緩解法定繼承過程中存在的矛盾。在我國《繼承法》的修訂過程中,應當對配偶法定繼承的第一順序進行改革,避免出現上述問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湾仔区| 获嘉县| 元江| 金堂县| 乐清市| 镇安县| 股票| 临安市| 仁化县| 噶尔县| 嘉义县| 伊宁县| 岳普湖县| 峡江县| 晋江市| 天全县| 通州区| 乐东| 商南县| 新化县| 青阳县| 吉木乃县| 高雄县| 福安市| 巴林右旗| 东乌| 丰城市| 民勤县| 武汉市| 平安县| 城口县| 安徽省| 乌兰县| 榆树市| 会宁县| 晋江市| 平昌县| 澳门| 新乡市| 石棉县| 噶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