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足城門,濃郁的血腥氣鋪面而來,還加以強烈的視覺沖擊,秦軒有些不適,不知多少年了,都沒有見過如此慘狀,他的三萬兵馬不到幾個時辰,打的不足六千人。
這都是活生生的人啊!
秦洛見狀,也是大步向前。
“大王子,不如我們現在……”身后,張肅拱手道。
賈洪道:“城中守軍不足一萬,而秦軒又出來了,我們只要捉住秦軒,群龍無首,必會自亂陣腳,到時……”
已邁出數步的秦洛揮手打斷二人的話語,頭也不回的道:“言而有信,二位管好自己即可。”
賈洪不再言語,張肅倒是冷冷看了一眼秦洛。
身后的大軍也趁此休養生息。
當副手將傷亡情況呈上來的時候,張肅眼前一陣發黑,拿著羊皮紙,不可置信的看著副手,“你的意思是我們傷亡了五萬人?”
副手有些害怕,畏畏縮縮,低著頭小聲道:“是,我軍還有五萬余人。”
“他兩萬人殺了我五萬人。”張肅吼出聲,額頭上青筋直跳,震怒下,手在發抖。
“退下吧。”賈洪示意副手,隨后望向張肅,“這不是在你我意料之中嗎?我們出師無名,就連清君側都無絲毫關系,說句不客氣的,我們是在叛國,而他秦軒,可是名正言順的秦王。”
“叛國……”已經快有些站不穩的張肅冷笑,抬起粗壯的眉頭,利欲熏心的他看著賈洪,啞聲道:“那又如何?就算是報答大王子的培養之恩了,而且,大王子若是成了秦王,你我便可權傾朝野。”
“想的太過美好。”賈洪搖搖頭,“就算大王子最后當上秦王,可這王位終究來的不怎么光明。”
“可笑,我五萬大軍席卷而出,咸陽宮內寸草不生,到時候,我等如何說,史官就得如何寫,我說秦軒是叛賊,秦軒他就是叛賊。”張肅仰天大笑,無盡的寒意滋生。
賈洪不語,他是個重恩的人,知道大王子的打算后,他就知道他報恩的機會來了,此次行動漏洞太多,極大幾率失敗,就是說他從一開始就知道他的結局,但是,只要報恩即可,若不是大王子,恐怕他早在幾年前那個寒冷的夜里就凍死了。
當二人距離不足五步的距離,有默契的停了下來。
二人凝視許久,嘈雜的世間仿佛一瞬間安靜下來。
秦軒最先開口道:“大哥,這是我最后一次叫你了。”
“不用,我不在乎,反正你之前也沒有怎么叫。”秦洛冷冷道,在其身后背負著一柄長劍尤為醒目。
秦軒看著那把劍眸色復雜,“這劍……”
“純鈞劍,歐陽子大師所鑄,為“尊貴無雙之劍”,是我及冠那日父王親手所贈。”秦洛面無表情道,伸手,將背后劍抽了出來,輕輕撫摸,錚亮的劍身鋒利至極,隱隱間,似乎是在嗡鳴。
秦軒也將身后劍抽了出來,只是一把簡單的佩劍。
秦洛嗤笑一聲,“本以為太子之位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沒想到,父王卻在你及冠之時將玉佩賦予你。”
“世間皆有因果……”
“別跟我扯這些,你的齷齪需要我明說嗎?你為這個位置做了那么多壞事,可到頭來,父王還是給了你。”秦洛不屑道,將劍尖對著秦軒。
“我有底線,你沒有。”秦軒平靜道,手掌一握,佩劍抬起,“就如現在,你的所作所為,逼宮,殺父。”
“你給我閉嘴。”秦洛嘶吼出聲。
氣勢瞬間緊張起來。
“于國,你叛亂,造成國家動蕩,對不起大秦,于私,你弒父,枉顧人倫綱領,對不起父王,你……”
“你閉嘴了,我說了,父王不是我殺的。”秦洛大吼,已經有些崩潰。
“可父王的死是你一手促成的。”秦軒平靜道。
血絲如同藤蔓般緩緩攀爬在秦洛的眼眶里,他已是接近崩潰的邊緣,最后,幽幽的看向秦軒,魔怔般的說道:“就算是我殺的又如何,你死了,誰知道。”
“若是你死了呢?”秦軒面無表情。
秦洛劍一挑,直接攻了過去。
“來吧。”
秦軒身影閃電般射出,他心里清楚,秦洛終究還是憋著一口氣,五萬洪流之下,他的六千人馬根本抵擋不住,此舉無非是消秦洛心中的怒氣罷了。
“放手一戰,我也并非等閑之輩。”
刀光劍影,正如二人多年的明爭暗斗。
戰場上,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視在那里,從某種程度上說,那里的勝負將直接取決于這張戰爭的勝利。
秦洛若是輸了,好歹還有張肅和賈洪的五萬大軍兜底,但秦軒若是輸了,可就是真的完了。
……
北楓城官坊前忽的出現了一隊官兵,立刻引起秦人騷動。
官坊,是官府懸掛告示的一面墻壁,一丈余寬,七八尺高,平常時日,若是官府有什么重大事情都會貼在上面。
文告貼完后,官兵就退了。
群眾立刻擁擠過去,雖說不大識字,但也湊個熱鬧,亦或是聽著周圍識字的人顯擺似的將告示念出來。
“北楓城好久都沒有告示了。”擠在前面的人埋怨。
“是啊,好像咸陽出了大事。”一人狀似內行的道。
“真的?”
語畢,馬上引起了一眾人關注。
“那是當然。”那人洋洋得意。
“那先生必是識字,能否解讀一番?”有人大聲說道,隨后也是引起人附和。
“來來,我且上前去,細細觀之。”張三大笑,隨后緩緩上前,被眾人簇擁的感覺很好,這里許多人,就他識字,自我感覺高人一等。
張三先是定睛一看,而后便愣著說不出話來。
這下,可把周圍的人著急壞了。
“你是不是根本不識字?”
張三呆呆的,片刻之后道:“大王薨了……”
“什么,你這小子不會是胡口亂縐吧?”
張三道:“秦王告秦人書:秦王雍三十七年,先王病入膏肓,未時于寢宮薨,悲痛人倫,太子軒上應天意,下順民心,繼位秦王,稱秦王軒,秦王軒元年。”
文告下面,是秦王軒的登基詔書,并宣布大赦天下。
“大王!!!”有人仰天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