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關聯公司人格混同責任的承擔

關聯企業的出現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其積極進步意義是毋庸置疑的。不過,由于關聯企業之間存在較一般企業更為緊密的聯系,所以也就更容易滋生人格混同等弊端。最常見的是關聯企業的法定代表人利用對各公司的控制權,無視公司獨立人格,人員、財務等不作區分,并在各公司間隨意移轉、處置財產及債權債務關系,造成關聯企業的人格混同。由于關聯企業人格混同而嚴重侵害債權人合法權益的,可以將各關聯企業視為同一主體,判令其承擔連帶清償責任。但適用時必須把握好以下問題。

根據《公司法》第20條的規定,適用揭開公司面紗(法人人格否認)必須滿足三個要件:第一,主體要件。只有公司的債權人能夠提起法人人格否認之訴,其余股東、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即便與公司存在債權債務關系也不得主張公司法人人格否認。第二,行為要件。須有股東實施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的行為。第三,結果要件。股東濫用權利的行為嚴重損害了公司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相應地,對人格混同的關聯企業適用揭開公司面紗(法人人格否認)也應當依循這幾個要件:

(一)主體要件——唯有債權人可得訴請對關聯企業進行人格否認

從《公司法》的立法表述來看,我國揭開公司面紗(法人人格否認)與國外的揭開公司面紗(法人人格否認)還是有所不同的。國外的揭開公司面紗(法人人格否認)一般從法院的角度表述,反映出其揭開公司面紗(法人人格否認)制度是作為在司法判例基礎上形成的司法救濟手段的特點,而我國的揭開公司面紗(法人人格否認)則是從股東的義務和責任的角度來表述的,反映出我國揭開公司面紗(法人人格否認)制度首先是作為債權人請求權構成內容的特點。既然是作為債權人的一項請求權,則法院只有在債權人積極主張的時候才能夠依法適用人格否認,而不能依職權去主動地揭開公司的面紗。另外,債權人主張人格否認的訴請應是針對關聯企業提起的,對于非關聯企業則不宜輕易適用人格否認。一般說來,只有關聯企業之間才有可能出現人格混同。不過,也不能完全排除非關聯企業之間發生人格混同的可能。筆者認為,適用揭開公司面紗(法人人格否認)必須嚴守適度的底線,該原則是針對濫用法人主體資格的行為所作的否定性評價,而并不是為了給債權人提供更多的救濟,不能因為企業之間出現了人格混同就動輒予以人格否認。非關聯企業不存在共同的經濟目的,其人格混同也很難說是濫用法人主體資格的行為所致,所以,對于非關聯企業的人格混同沒有必要適用人格否認予以規制。

(二)行為要件——關聯企業之股東假借人格混同濫用法人獨立地位

關聯企業的人格混同主要表征為組織機構的混同、經營業務的混同和企業財產的混同。在組織機構混同的情況下,關聯企業之間的董事會成員相互兼任,總經理和高級管理人員統一調配、統一聘任或統一任命,企業之間的雇員無甚差異,公司的重大決策不經過審慎的討論和獨立的審議,等等;在經營業務混同的情況下,關聯企業從事大致相同的業務,相互之間的交易行為、交易方式、交易價格等都取決于握有最終控制權的股東,資金在企業之間隨意流轉,根本談不上自由競爭,經常出現“舍己為人”的行為;在企業財產混同的情況下,公司的營業場所、機器設備以及辦公用品難分彼此,一企業名下的財產可以被其他企業法人隨意處分,公司的財會賬簿稀里糊涂,資金流向不知所終。上述三種情況都表明關聯企業已經出現了人格混同,特別是企業的財產混同,從根本上違反了資本維持原則和資本不變原則,有可能嚴重影響企業的償債能力,因而也是認定關聯企業人格混同最為重要的依據。不過,外人很難證明股東存在故意虛化公司治理結構的行為,要求債權人對企業經營管理的內部行為舉證亦不現實。所以,筆者認為,在證明關聯企業的股東存在假借人格混同而濫用法人獨立地位的行為時,應當秉持客觀濫用主義的標準,只要債權人舉證證明關聯企業構成人格混同,便可以認定控股股東假借人格混同濫用了法人的獨立主體地位。倘若關聯企業認為其雖然構成了人格混同,但并不存在濫用公司法人格的行為,則應由其舉出相反的證據。

(三)結果要件——唯有否認關聯企業的法人人格方能保護債權人利益

揭開公司面紗(法人人格否認)適用于關聯企業人格混同的結果要件,要求債權人的利益由于關聯企業的人格混同而受到了嚴重的侵害,不否認不足以保護債權人。該結果要件實際上包含了兩方面的內容:其一,債權人的權益因為關聯企業之人格混同而受到了嚴重的侵害。其二,如果不適用法人人格否認在關聯企業之間揭開公司的面紗,將無從保障債權人的利益。如果債權人的債權之上已經設定了保證、質押等債的擔保,債權人的債權基本上能夠通過債的擔保而獲得救濟,則沒有必要適用法人人格否認。另外,如果作為債務人的企業對外還有未獲清償的債權,債權人可以通過行使代位權或撤銷權使自己的債權受償,同樣沒有必要適用法人人格否認。再者,如果能夠對債務人企業的股東揭開公司面紗,也沒有必要對整個關聯企業適用法人人格否認。因為對關聯企業適用人格否認將導致所有的關聯企業都被視為同一主體,而無論其他關聯企業與債務人企業之間是否存在控股或者參股關系。如果直刺債務人企業的控股股東就已經足以保障債權人的權益,就沒有必要將與之存在關聯關系的企業都牽涉其中。

總之,對于關聯企業的人格混同可以適用揭開公司面紗(法人人格否認),《公司法》第20條關于股東承擔連帶責任的規定應當有所突破。但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揭開公司面紗(法人人格否認)理論是一把“雙刃劍”,在審判實踐中必須非常審慎地適用,以免滯礙企業的集約化和規?;l展。[4]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朔县| 黔南| 招远市| 亚东县| 焉耆| 布尔津县| 小金县| 宝清县| 滁州市| 巧家县| 大埔县| 务川| 永新县| 通州市| 雅安市| 达日县| 安吉县| 青冈县| 宿迁市| 东乌珠穆沁旗| 丰镇市| 沂源县| 恩平市| 宜兴市| 贵德县| 丽江市| 交城县| 塔城市| 松阳县| 新和县| 龙泉市| 临洮县| 龙江县| 临西县| 大庆市| 修水县| 璧山县| 壶关县| 南昌市| 揭阳市| 甘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