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姓生活常見案例大講堂:道路交通糾紛卷
- 張永峰
- 720字
- 2019-11-15 21:13:22
道路挖溝未警示 夜騎摩托掉溝亡
經典案例
2005年6月1日夜,不滿14歲的小華(化名)騎摩托車與在同一餐館打工的丁某一起出去兜風。二人沿長虹北路由南往北行駛,丁某發現前面很黑便下了車并勸小華別開了。小華未聽,駕車繼續行駛,掉進未設置防護措施及警示標志的黃龍溝水溝內而受傷,經搶救無效死亡。交警部門認定,小華系無證駕駛,負此次事故的全部責任。經查明,出事路段系某市政管理處建設竣工并管理的路段,事發時道路尚未開通。小華死亡后,小華父親索賠未果,訴至法院。
法槌定音
法院審理認為,小華雖然自負交通事故的全責,但小華駕車所行道路的道口與黃龍溝交界處的一定距離內未設置防護措施及警示標志,致小華駕車越過道口掉入水溝死亡。對此,道路的施工者及管理者未盡到管理義務,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同時,小華對自身損害應承擔一定民事責任;小華屬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其父應承擔監護不力責任。2007年7月9日,法院作出判決,某市政管理處賠償死者家屬死亡補償金等費用的60%,即3.5萬余元。
法律解析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5條規定,道路施工作業,未及時設置警示標志、未采取防護措施,致使通行的人員、車輛及其他財產遭受損失的,負有相關職責的單位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本案中,由于道路的施工者及管理者,未按規定設置警示標志、采取防護措施,導致未成年人小華夜騎摩托摔溝身亡,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同時小華因無證駕駛,對自身損害應承擔一定的民事責任。因小華屬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根據《民法通則》第18條第3款的規定,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責任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故法院依法對本案作出了上述判決。
法條鏈接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9條、第105條,《民法通則》第125條、第18條,《侵權責任法》第91條
推薦閱讀
- 企業HR管理和法律實務叢書·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全程實務操作(增訂四版)
- 法律英語證書(LEC)全國統一考試大綱
- 合同法一本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總成(白金版)
- 商業用房拆遷維權指南
- 物業管理條例新解讀(第四版)
- 醫療機構及醫藥企業法律風險管理實務(上冊)
- 公司法裁判規則解讀
- 財富傳承工具與實務:保險·家族信托·保險金信托
- HR全程法律顧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高效工作指南(增訂6版)
- 信息網絡與高新技術法律政策實務研究
-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貪反腐法律法規全書(含黨規黨紀)(2019年版)
- 人身損害索賠指南與賠償計算標準
- 行政法一本通(第六版)
- 商業賬款催收實務與技巧:基于66個案例的深度分析
- 國家賠償辦案指南(2017年 第2輯 總第20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