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百姓生活常見案例大講堂:道路交通糾紛卷作者名: 張永峰本章字數: 1392字更新時間: 2019-11-15 21:13:31
老人持卡乘公交 受傷可按消法賠
經典案例
林女士是浙江省寧波市居民。2012年5月8日,游玩歸來的林女士準備乘坐公交車回家。當車輛行駛至寧波市段唐東路時,由于該段路況不太好,駕駛員又沒能謹慎駕駛,使得車輛在行進中發生多次劇烈顛簸搖晃。座位上的林女士雖然一再小心,但仍免不了兩次狠狠地撞上了車內的扶手,當場左胸部疼痛難忍,不能直立行走,隨即被送往醫院就診。經醫生檢查,林女士左側第3至11肋骨骨折。因病情較重,按醫囑林女士當日便住院治療。直到2012年12月3日,在病房里度過了209天的林女士才勉強出院。其間,公交公司支付林女士住院期間醫療費74799.40元、護理費27170元。
2012年12月11日,林女士病情穩定后委托司法鑒定機構進行了傷殘等級鑒定。經鑒定,林女士的傷殘等級被評定為9級傷殘。出院后,林女士便在親屬的陪同下,來到了公交公司,以其乘坐公交車、與公交公司之間構成消費者與經營者之間的關系等為由,要求公交公司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對其進行賠償。而公交公司則提出,林女士持老年卡乘坐公交車的行為不是消費行為,而是公民享受社會福利的行為,公交公司并非營利性企業,而是公益性質的城市公共交通運營企業,不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拒絕了林女士提出的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進行賠償的要求,公交公司只同意參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給予林女士一定的賠償。由于雙方在法律適用以及賠償數額上的差距太大,在多次交涉無果后,林女士將公交公司訴至法院,請求判令公交公司賠償醫療費、殘疾賠償金、精神撫慰金等共計337628.94元。
法槌定音
2014年6月,法院經審理認為:林女士刷老年卡乘坐公交公司的公交車,雙方建立了旅客運輸合同關系,林女士按規定享受免票或者優待票并不影響林女士與公交公司之間存在的旅客運輸合同關系。公交公司在運輸過程中發生事故造成林女士身體傷害,且無證據證明林女士存在故意或重大過失,因此,林女士要求公交公司承擔賠償責任,應予支持。法院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1條及《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辦法》第53條、第54條的相關規定作出判決,判決公交公司賠償林女士殘疾賠償金、一次性生活補助費、醫療和生活必需輔助用品費用及精神損害賠償金等合計324858.94元。
法律解析
本案中,林女士作為公交車上乘客發生交通事故后能否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索賠,成為雙方爭議的焦點。因為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索賠可要求精神損害賠償,而按違約責任索賠則不能,這就是雙方爭議的目的。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9條的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同時根據本法第51條的規定,經營者有侮辱誹謗、搜查身體、侵犯人身自由等侵害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權益的行為,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受害人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由此可見,本案中原告林女士使用老年卡免費乘坐公交車是政府對70歲以上老年人施行的惠民政策,被告公交公司作為公交運輸事業的經營者也享受了政府相應的財政補貼和政策支持,這并不改變被告公交公司作為服務提供者和原告林女士消費者的身份性質。據此,法院依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對本案作出了上述判決,有效地維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法條鏈接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9條、第5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