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般規定
典型案例
貴陽市某對夫妻生活20年,育有一子16歲。雙方感情破裂,對離婚和財產分割均無爭議,但對由誰撫育孩子爭執不下,最后查明孩子不是男方婚生子。男方起訴女方,追究女方侵害其生育權的責任。法院審理認為,女方對丈夫隱瞞與他人生育子女的事實,不是侵害生育權的客觀依據,而是造成男方延誤生育子女的身份利益,因而是侵害身份利益的侵權行為,構成侵權責任。[1]
典型案例
貴陽市某對夫妻生活20年,育有一子16歲。雙方感情破裂,對離婚和財產分割均無爭議,但對由誰撫育孩子爭執不下,最后查明孩子不是男方婚生子。男方起訴女方,追究女方侵害其生育權的責任。法院審理認為,女方對丈夫隱瞞與他人生育子女的事實,不是侵害生育權的客觀依據,而是造成男方延誤生育子女的身份利益,因而是侵害身份利益的侵權行為,構成侵權責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