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C。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屬于回避的法定情形。本案中王某先前擔任過鑒定人當然就不能再擔任審判人員。

2.答案:A。本題考查的是回避的概念。根據我國有關法律的規定,刑事訴訟中的回避是指,偵查人員、檢察人員、審判人員等如與案件有法定的利害關系或者其他可能影響案件公正處理的關系,即不得參與辦理該案件或者參與該案件的其他訴訟活動的制度。所謂“不得參與辦理該案件”,即不得參與該案件的立案、偵查、批捕、預審、審查起訴、提起公訴、出庭支持公訴、審判,也不得在上述活動中擔任記錄工作。所謂“不得參與該案的其他訴訟活動”,是指不得以訴訟參與人的身份從事該案的翻譯與鑒定工作。由此可見,本題A項正確。

3.答案:B。本題考查的是對特定人員的回避問題有權作出決定的主體。我國《刑事訴訟法》第27條規定:“專門人民法院案件的管轄另行規定。”據此,本題正確答案為B。

4.答案:D。本題考查的是申請回避的時間和方式。我國刑事訴訟法沒有對當事人申請審判人員回避的時間作出任何要求,因此可以認為,當事人在法庭審理的任何階段都可以提出回避申請。故A項不正確。我國實行有因回避,當事人申請回避必須說明理由,而且必須屬于法定理由。故B項不正確。《高法解釋》第27條第1款規定:“審判人員自行申請回避,或者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申請審判人員回避的,可以口頭或者書面提出,并說明理由,由院長決定。”據此,C項不正確,D項正確。

5 .答案:A。本題考查的是偵查人員的回避程序。我國《刑事訴訟法》第30條第3款規定:“對駁回申請回避的決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請復議一次。”但沒有明確應向哪一個機關申請復議。《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35條規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對駁回申請回避的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駁回申請回避決定書后五日以內向作出決定的公安機關申請復議。公安機關應當在收到復議申請后五日以內作出復議決定并書面通知申請人。”據此,本題正確答案為A。

6.答案:A、B。《高法解釋》第23條規定,審判人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申請其回避:(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2)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3)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翻譯人員的;(4)與本案的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有近親屬關系的;(5)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利害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判人員在訴訟活動中執行回避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1條規定,審判人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申請其回避:(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與當事人有近親屬關系的;(2)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3)擔任過本案的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的;(4)與本案的訴訟代理人、辯護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兄弟姐妹關系的;(5)與本案當事人之間存在其他利害關系,可能影響案件公正審理的。本規定所稱近親屬,包括與審判人員有夫妻、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及近姻親關系的親屬。通過這兩個規定可以發現,A項屬于“與本案的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有近親屬關系的”情形,故A項正確。C項中審判長丙盡管與當事人黃某有其他利害關系,但是沒有達到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程度,故C項不正確。B項中“一審書記員乙系林某的表弟”屬于法定回避理由,乙應當回避,但是其沒有回避,依據《刑事訴訟法》第227條的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發現第一審人民法院的審理有下列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的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1)違反本法有關公開審判的規定的;(2)違反回避制度的;(3)剝奪或者限制了當事人的法定訴訟權利,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4)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的;(5)其他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所以,二審法院可以此為由裁定發回原審法院重審。故B項正確。《高法解釋》第25條規定,參與過本案偵查、審查起訴工作的偵查、檢察人員,調至人民法院工作的,不得擔任本案的審判人員。在一個審判程序中參與過本案審判工作的合議庭組成人員或者獨任審判員,不得再參與本案其他程序的審判。但是,發回重新審判的案件,在第一審人民法院作出裁判后又進入第二審程序或者死刑復核程序的,原第二審程序或者死刑復核程序中的合議庭組成人員不受本款規定的限制。故D項不正確。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B兩項。

7.答案:D。《刑事訴訟法》第30條第1款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的回避,應當分別由院長、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院長的回避,由本院審判委員會決定;檢察長和公安機關負責人的回避,由同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決定。”因此對于檢察人員的回避應當由檢察長決定而不能由法院院長決定,也不能由法庭決定。因此D項正確,A、C項錯誤。根據《高法解釋》第31條的規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申請出庭的檢察人員回避的,人民法院應當決定休庭,并通知人民檢察院。同時根據《高法解釋》第30條的規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對出庭的檢察人員、書記員提出回避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指派該檢察人員出庭的人民檢察院,由該院檢察長或者檢察委員會決定。因此選項A、B錯誤。綜上,本題正確答案為D。

8.答案:C。本題考查的是對不具有法定理由的回避申請的處理。《高法解釋》第30條第2款規定:“不屬于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所列情形的回避申請,由法院當庭駁回,并不得申請復議。”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8條和第29條的規定,本題被告人的回避申請理由不屬于法定情形,應由法庭當庭駁回,并不得申請復議。故本題正確答案為C。

9.答案:B。本題考查的是應當自行回避的情況。《刑事訴訟法》第28條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回避:……(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本案中,某縣人民法院審判員乙某是被害人丙的父親,屬于當事人的近親屬,故在該案的審判中應自行回避。故本題B項正確,C項不正確。因乙某不是本案的當事人,丁不是本案的被害人,故本題A、D項不正確。

10.答案:A。本題考查的是辯護律師的權利,兼及申請回避權的主體。根據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辯護律師享有拒絕辯護權、申請延期審理權以及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權。而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8條的規定,只有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才有權申請回避,辯護律師不享有這項權利。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

11.答案:B。本題考查的是鑒定人的回避。《刑事訴訟法》第28條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回避:……(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第31條規定:“本章關于回避的規定適用于書記員、翻譯人員和鑒定人。”據此,第28條規定的回避理由也適用于鑒定人。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

12.答案:B。本題考查的是對特定人員的回避問題有權作出決定的人員。我國《刑事訴訟法》第28條和第29條規定了適用回避的人員范圍和法定理由。第30條第1款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的回避,應當分別由院長、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第31條第1款規定:“本章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的規定也適用于書記員、翻譯人員和鑒定人。”據此,人民法院的書記員應適用對審判人員回避的規定,即其回避問題由本院院長決定。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13.答案:C。《高檢規則》第31條規定:“因符合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或者第二十九條規定的情形之一而回避的檢察人員,在回避決定作出以前所取得的證據和進行的訴訟行為是否有效,由檢察委員會或者檢察長根據案件具體情況決定。”本題中,蔡某因是被害人的胞兄而經申請被決定回避,對于其在偵查階段收集的證據,應由檢察委員會或檢察長根據案件具體情況決定,所以正確答案是C。

14.答案:C。選項A說法正確。人民檢察院《高檢規則》第21條規定,檢察人員自行回避的,可以口頭或者書面提出,并說明理由。口頭提出申請的,應當記錄在案。據此可知,王某自行回避的,可以以口頭方式提出申請。選項B說法正確。《刑事訴訟法》第30條第2款規定,對偵查人員的回避作出決定前,偵查人員不能停止對案件的偵查。選項C說法錯誤。根據人民檢察院《高檢規則》第8條第1款規定可知,刑訊逼供罪由檢察院直接立案偵查。因此,王某是檢察院的工作人員,而不是公安機關的工作人員。《刑事訴訟法》第30條第1款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的回避,應當分別由院長、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據此可知,王某的回避應由檢察長決定,而不是由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選項D說法正確。《刑事訴訟法》第30條第4款規定,對駁回申請回避的決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15.答案:無答案。《高法解釋》第30條規定:“對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提出的回避申請,人民法院可以口頭或者書面作出決定,并將決定告知申請人。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申請回避被駁回的,可以在接到決定時申請復議一次。不屬于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規定情形的回避申請,由法庭當庭駁回,并不得申請復議。”由此法條可見,該法條取消了被決定回避的人員的申請復議的權利。故本題無正確答案。

二、多項選擇題

1.答案:C、D。本題考查的是適用回避制度的訴訟參與人。《刑事訴訟法》第28條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回避:……”第31條第1款規定:“本章關于回避的規定適用于書記員、翻譯人員和鑒定人。”據此,本題正確答案為C、D。

2.答案:A、B、C。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刑事訴訟中回避的種類。我國《刑事訴訟法》第28條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回避:……”據此,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了兩種回避:自行回避和申請回避。此外,《高法解釋》第29條規定:“應當回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沒有申請其回避的,院長或者審判委員會應當決定其回避。”據此,我國刑事訴訟中還存在一種“指令回避”。綜上,本題正確答案為A、B、C、D項不正確,我國不實行無因回避。

3.答案:A、C、D。本題考查的是申請回避權的主體。我國《刑事訴訟法》第28條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回避:……”據此,申請回避權的主體是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另外,《刑事訴訟法》第106條規定: “本法下列用語的含意是:……(二)‘當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三)‘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養父母、監護人和負有保護責任的機關、團體的代表;……”據此,被害人、被告人作為當事人有權申請回避,未成年被告人的父母作為法定代理人有權申請回避。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C、D。

4.答案:A、B。本題考查的是提出回避申請的方式。《高法解釋》第30條第1款規定:“對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提出的回避申請,人民法院可以口頭或者書面作出決定,并將決定告知申請人。”據此,本題正確答案為A、B。

5.答案:A、B、D。本題考查的是適用回避制度的人員范圍。《刑事訴訟法》第28條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回避:……”第31條第1款規定:“本章關于回避的規定適用于書記員、翻譯人員和鑒定人。”據此,本題A、B、D項正確。由于證人是以其所感知的案件事實向公安司法機關提供證據的人員,具有不可替代性,故證人不適用回避制度,否則會給查明案件事實帶來很大困難,故本題C項不正確。

6.答案:A、B。《高法解釋》第23條規定,審判人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申請其回避:(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2)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3)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翻譯人員的;(4)與本案的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有近親屬關系的;(5)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利害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判人員在訴訟活動中執行回避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1條規定,審判人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申請其回避:(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與當事人有近親屬關系的;(2)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3)擔任過本案的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的;(4)與本案的訴訟代理人、辯護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兄弟姐妹關系的;(5)與本案當事人之間存在其他利害關系,可能影響案件公正審理的。本規定所稱近親屬,包括與審判人員有夫妻、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及近姻親關系的親屬。通過這兩個規定可以發現,A項屬于“與本案的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有近親屬關系的”情形,故A項正確。C項中審判長丙盡管與當事人黃某有其他利害關系,但是沒有達到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程度,故C項不正確。B項中“一審書記員乙系林某的表弟”屬于法定回避理由,乙應當回避,但是其沒有回避,依據《刑事訴訟法》第227條的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發現第一審人民法院的審理有下列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的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1)違反本法有關公開審判的規定的;(2)違反回避制度的;(3)剝奪或者限制了當事人的法定訴訟權利,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 (4)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的;(5)其他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所以,二審法院可以此為由裁定發回原審法院重審。故B項正確。《高法解釋》第25條規定,參與過本案偵查、審查起訴工作的偵查、檢察人員,調至人民法院工作的,不得擔任本案的審判人員。在一個審判程序中參與過本案審判工作的合議庭組成人員或者獨任審判員,不得再參與本案其他程序的審判。但是,發回重新審判的案件,在第一審人民法院作出裁判后又進入第二審程序或者死刑復核程序的,原第二審程序或者死刑復核程序中的合議庭組成人員不受本款規定的限制。故D項不正確。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B兩項。

7.答案:A、B、C、D。本題考查的是適用回避制度的檢察人員范圍。由于回避制度的目的是通過與案件法定利害關系或其他可能影響案件公正審理的關系的人不參加對案件的處理,來保證案件的公正處理,故凡負責、參與案件處理工作的人員都應屬于回避制度的適用范圍。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B、C、D。

8.答案:A、B、C、D。本題考查的是回避制度適用的審判人員范圍。由于回避制度的目的是通過與案件法定利害關系或其他可能影響案件公正審理的關系的人不參加對案件的處理,來保證案件的公正處理,故凡有權參與對案件的處理的人員,都應屬于回避制度適用的范圍。據此,本題正確答案為A、B、C、D。

9.答案:A、D。本題考查的是由檢察委員會決定回避的人員范圍。《刑事訴訟法》第30條第1款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的回避,應當分別由院長、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院長的回避,由本院審判委員會決定;檢察長和公安機關負責人的回避,由同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決定。”據此,本題正確答案為A、D。

10.答案:A、B、C、D。本題考查的是申請回避的法定理由。我國《刑事訴訟法》第28條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回避:(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二)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第29條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不得接受當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請客送禮,不得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違反前款規定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他們回避。”本題A項符合第28條1項,B項符合第28條2項,C項符合第28條3項,E項符合第29條,都屬于法定回避的理由。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B、C、D。

三、名詞解釋

1.答案:自行回避是指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等在訴訟過程中遇有法定回避情形時,自行主動地要求退出刑事訴訟活動的制度。這種制度的實質是通過司法人員的職業自律和自我約束意識,消除可能導致案件得到不公正處理的可能性,使符合法定回避情形的司法人員自覺退出訴訟活動。

2.答案:申請回避是指案件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認為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等具有法定回避情形,而向他們所在的機關提出申請,要求他們回避。申請司法人員回避,是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的一項重要的訴訟權利。公安司法機關有義務保證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充分有效地行使這一權利。

3.答案:指令回避是指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等遇有法定的回避情形而沒有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沒有申請其回避,人民法院、人民檢察、公安機關等有關組織或行政負責人有權作出決定,令其退出訴訟活動。指令回避是回避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自行回避和申請回避的必要補充。

4.答案:有因回避又稱為附理由的回避,是指擁有回避申請權的訴訟參與者只有在案件具備法定的回避理由的情況下,才能提出要求有關司法人員回避的申請。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回避屬于有因回避。

5.答案:無因回避又可稱為強制回避或不附理由的回避,是指有權提出回避申請的人無須提出任何理由,即可要求法定數量的司法人員回避,這種申請一旦提出,即可導致這些司法人員回避。

四、簡答題

1.答案:(1)所謂回避是指法律所規定的與案件或案件當事人有某種利害關系的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以及書記員、鑒定人員、翻譯人員,不得參加該案訴訟活動的一種訴訟制度,實行回避制度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客觀公正地處理案件,防止先入為主和徇私舞弊,同時,實行回避制度也有利于消除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的思想顧慮,減少不必要的上訴。

(2)依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法定的回避條件有:

①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②本人或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主要是指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本身或者他們的近親屬與本案處理結果存在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因而也有可能影響案件客觀公正地審理,所以他們應當回避,不再參與案件的處理。

③擔任過或履行過一定的任務或義務,有可能對整個案件或案件的某個事實形成自己的看法,如果再以辦案人員身份處理該案,就有可能會影響案件事實的正確認定和公正處理,因而也應為回避。

④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利害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所謂其他關系,是指近親屬關系和利害關系以外的某種關系,諸如交往密切的上下級關系,同學關系,朋友關系等。

⑤接受當事人及其委托人請客送禮,或違反規定會見他們的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和偵查人員。

2.答案:回避的人員范圍是指在法律明確規定的回避情形下應當回避的公安司法人員的范圍。只有屬于這一范圍的人員才可以自行主動回避,或者被當事人等申請回避。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8條和第31條的規定,適用回避的人員包括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以及參加偵查、起訴、審判活動的書記員、翻譯人員和鑒定人。對于檢察委員會委員和審判委員會委員的回避問題,我國刑事訴訟法沒有作出明確的規定。但從理論上講,檢察委員會委員和審判委員會委員也應當被列入回避的人員范圍。因為他們分別作為對檢察工作和審判工作集體領導的檢察組織和審判組織,他們所進行的討論案件的活動具有正式的檢察活動和審判活動的性質。如果某一檢察委員會委員或審判委員會委員與當事人或案件有某種利害關系或其他特殊關系,他在討論和決定案件時就很難做到公正無私,以至于影響案件進行公正,客觀地處理。

五、論述題

答案:(1)回避的概念

刑事訴訟中的回避,是指偵查人員、檢察人員和審判人員,因與案件或案件的當事人具有某種利害關系或其他特殊關系,可能影響刑事案件的公正處理,而不得參加對該案進行的訴訟活動的一項訴訟制度。

回避制度是現代各國刑事訴訟法普遍確立的一項訴訟制度。西方訴訟理論中有一項著名的“自然公正”原則,即要求任何人也不得擔任自己為當事人的案件的裁判者,否則由他主持進行的訴訟活動不具備法律效力。回避制度的建立,旨在確保法官、陪審員在訴訟中保持中立無偏的地位,使當事人受到公正的對待,尤其獲得公正審判的機會。因而,回避的對象主要限于那些制作裁判的法官和陪審員,回避也主要在法庭審判階段適用。

(2)回避的意義

①確保刑事案件得到客觀公正的處理。這是回避制度的實體意義。刑事訴訟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確保司法人員在及時、準確地查明案件事實真相的前提下,正確適用刑事實體法,使有罪的被告人受到公正的定罪和判刑,使無罪者免受定罪的判刑。建立回避制度,使與案件或當事人存有法定利害關系或其他可能影響案件公正處理關系的司法人員及時退出訴訟過程,將有利于案件得到公正、客觀的處理,避免案件誤判的發生。

②確保當事人在刑事訴訟中受到公正的對待。這是回避制度的程序意義。為確保刑事訴訟程序的公正性,法律必須建立一種旨在使公安司法人員中立無偏的機制,回避制度即為這一機制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確保那些與案件有利害關系或其他不當關系的司法人員及時退出訴訟的進程,當事人各方將可能免受其偏袒、歧視或其他不公正對等,從而平等地、充分地享受訴訟權利、參與訴訟活動。回避制度正是通過對司法人員中立性以及當事人各方的平等參與性的維護,來確保刑事訴訟過程的公正性的。

③確保法律制度和法律實施過程得到當事人和社會公正的普遍尊重。“正義不僅要得到實現,而且要以人們都能看得見的方式得到實現。”回避制度的實施,使當事人擁有對他們不信任的司法人員申請回避的機會,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當事人擁有對主持或參與案件偵查、起訴或審判的司法人員進行選擇的權利。這會消除當事人對司法人員的不信任感,有助于他們對司法程序和裁判結果的尊重和自愿接受,即使這種結果事實上對其不利。同時,回避制度的實施及其所保障的程序公正價值,還可喚起社會公眾對法律制度和法律實施過程的普遍尊重,從而有助于法治秩序的建立和維護。

六、案例分析題

1.答案:(1)不充分。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28條的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人回避;①是本案當事人或當事人的近親屬;②本人或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③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④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由于乙女與丙并不認識,雖然生活在同一個縣城里,這一事實卻不可能影響案件的公正審理,因而甲男提出的回避理由并不充分。

(2)應由法院院長決定。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的回避,應當分別由院長、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院長的回避,由本院審判委員會決定;檢察長和公安機關負責人的回避,由同級人檢察院檢察委員會決定。因而本案中,審判長直接駁回甲男對審判員丙的回避申請的做法是錯誤的,正確的做法應當是由法庭報請該法院院長決定審判員丙是否繼續擔任該合議庭的組成人員。

2.答案:(1)代某應當回避。因為代某是本案的證人。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8條規定,其應當回避。

(2)代某的回避決定應由公安機關的負責人作出。在回避決定作出前,根據《刑事訴訟法》第30條第2款的規定,偵查人員代某不能停止對本案的偵查。

(3)雷某是承辦該案的審判人員,其接受當事人一方請客吃飯的行為是違反法律規定的,胡某申請其回避符合《刑事訴訟法》第29條的規定。

(4)因為胡某的申請理由是法律規定的情形之一,因此,對雷某是否回避應由院長作出決定,審判長無權駁回申請。《刑事訴訟法》第30條第1款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的回避,應當分別由院長、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院長的回避,由本院審判委員會決定;檢察長和公安機關負責人的回避,由同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決定。

(5)關于回避申請的復議,《刑事訴訟法》第30條第3款規定,對駁回申請回避的決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請復議一次。因此,胡某如不服駁回申請回避的決定,有權申請復議。

(6)胡某提出申請后,法院作出決定前,雷某應當暫停審判工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中县| 阿坝| 天柱县| 横峰县| 磐安县| 中山市| 黄梅县| 石河子市| 常州市| 钟山县| 新丰县| 乌什县| 文成县| 巫山县| 象山县| 乐陵市| 丹江口市| 久治县| 高邑县| 高州市| 潞西市| 石林| 施甸县| 靖安县| 河池市| 长沙市| 潢川县| 阳山县| 胶州市| 湖州市| 郸城县| 泰州市| 洪泽县| 台东县| 民乐县| 蒲江县| 谷城县| 辽宁省| 探索| 华阴市| 青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