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善人未能急親,惡人未能輕去

善人未能急親,惡人未能輕去

待人從容,處世遇事須從長計議,這就是掌握“善人未能急親”,“惡人未能輕去”原理的訣竅。我們在生活與工作中,要學會判別各種各樣的人,要掌握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的技巧,少不了要明確善與惡的標準,掌握與善人和與惡人打交道的不同技巧。有句俗語說:一粒米養(yǎng)百種人。這句話說的確實如此,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無所不包。

從洪應明的體察認識到,首先,具體到每個人的人性善惡,未必對應地在其外在的善惡言行上表現(xiàn)出來。比如,一個人在做壞事的時候就擔心會被人發(fā)現(xiàn),那么,在他這種畏懼的心理中,還表明他有重新走上歸善從良之路的希望。而另一個人則沸沸揚揚地行善,唯恐天下人不知、遲知或是少知,以此為資本來要譽要名,那么,他行善之時所培植的正是惡根惡芽。

什么道理呢?因惡行忌諱不為人知,否則,作惡者就不易得到外來力量的幫助來矯正,就不易棄惡就善。而善行則忌諱廣為人知,否則,行善者就可能萌生出求功求名的不良動機,也可能因此而遭到嫉妒者的諷刺打擊,不利于自己的修養(yǎng),也不利于自己的處世。

結論因此也就是辯證而又深刻的:作惡早為人知、廣為人知者,他闖的禍就淺,反之就深。行善早為人知、廣為人知者,他立的功就小,反之就大。洪應明認為,對于能嚴格要求自己的君子而言,即使他前面有兩種抉擇,一是自己未曾行善,但卻得到了別有用心者的稱譽;二則是自己未曾作惡,但卻受到居心不良者的毀謗。他會選擇后者,原因不挑自明:前者所帶來的虛榮,是人生的迷魂湯;后者所帶來的苦難,則是人生的磨礪石。

這些思想,能使人們明確一些判別善人與惡人的標準,也能更好地解答以下問題:中國的傳統(tǒng)美德為什么推祟施恩而不圖報者?中國普通百姓為什么更愿做好事而不愿留名?

每個人活著,都不能只想到自己。所以,一個人應該真心誠意地幫助別人,并在幫助別人時,將自己的思想情感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成為一個高尚而又純粹的人,并因此而拋棄虛榮心。不像那個曾有的不諳世事的小孩一樣,他省下了父母給的早餐錢,交給老師并謊稱這是在路上撿到的,為的只是聽到老師對他的表揚;更不同于那些借行善來宣揚自己,以求達到種種不可告人目的的別有所圖者。

人世間有很多的善人,還存在著少量的惡人。那么,人們就不能不講究待人的方式,做到因人而異。在這方面,洪應明的經驗之談有二:其一,不應過急地親近善人,不宜預先顯揚善人,原因在于:唯恐招來奸詐之徒的毀謗中傷。其二,不能輕率地離開惡人,不宜無分寸地提前揭露惡人,原因在于:唯忍招來惡人們的構陷誣害。

歷史與現(xiàn)實的很多事例,說明了“善人未能急親”的必要性。就以劉備“三顧茅廬”的歷史來說吧,當劉備親率關羽、張飛去恭請諸葛亮出山輔政時,因第一、第二次都未能碰上諸葛亮,關、張兩人就已經很不耐煩。當劉備第三次光顧諸葛亮的茅屋,終請出他輔政后,劉備對諸葛亮是言聽計從。

這種情形可把關、張兩人急壞了,于是聯(lián)合向劉備發(fā)牢騷:“諸葛亮年紀輕輕,有什么了不起?您對他是言聽計以,我們即您打了這么多年的仗,現(xiàn)在還不如他了?”劉備說:“我得了諸葛亮,就像魚得到了水一樣,請你們別這么說?!?

其后,諸葛亮逐年累月所表現(xiàn)出的才干與能力,證明了劉備所言不虛。關、張兩人才心悅誠服了。

從歷史上看,關、張兩人算不上是奸詐之徒,但他們已是牢騷滿腹,不服的怨氣溢于言表。如果真是碰上奸詐之徒或是中了敵方的離間計,那么,內耗與內亂就勢在必現(xiàn)。結果必是自我削弱乃至自取滅亡。歷史上,項羽正因為不善待人,氣跑了韓信、氣走了范增,終落得個自刎烏江邊的結局。

再說說“惡人未能輕去”,這的確是保存善人,減少人世間悲劇的途徑之一。

戰(zhàn)國時,魏惠王邀請鬼谷子的得意門徒孫臏出山治軍。孫臏至魏后,不意卻遭到了自己過去的同窗、時任魏國軍師的龐涓的陷害,身受臉被刺字、膝蓋被剜的酷刑。

為了擺脫惡人的陷害,孫臏就裝癡扮傻,時哭時笑,稱酒飯為毒藥,抓泥土、豬糞當飯團吃,終于使龐涓一-伙放松了對他的監(jiān)督,最后安然到達了齊國,成為齊國軍師,設計斬殺龐涓于馬陵道上。

從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孫臏不僅是偉大的軍事家,也是處世的大師,他十分通曉對待惡人、小人們的對策與技巧。

類似的技巧,在現(xiàn)實中并未完全失去存在的價值,在現(xiàn)實生活中,曾發(fā)生過這樣一一件事:

一個小孩被人販子劫持,他馬上就欲反抗,卻又猛然想起父母時常教導他不可急躁、不可蠻干、要用智慧戰(zhàn)勝困難的叮嚀,再掂量自己遠非人販子的對手,于是,他裝出一副貪吃好玩、不諳世事的樣子,對人販子的吩咐也是言聽計從。

過了些天,人販子對他的監(jiān)視明顯放松了。當經過一個城鎮(zhèn)的交通崗時,這個小孩趁機向交通警察跑去,從而得以回到父母的懷抱,還協(xié)助大人們抓獲了人販子。

顯然,這是-種十分有價值的、智勇兼?zhèn)涞淖晕冶Wo之舉。試想,他如果不是靠智慧與技巧,不是做到揭發(fā)得時,他很可能就被拐賣,也可能死在人販子的淫威與暴力之下。

孫臏與小孩所運用的技巧,是一樣的,其關鍵之處是選準離開并揭露、擒獲惡人的適當時機。

從以上事例,人們很容易認同洪應明的以下思想:對善人應該是寬待善待,令其善有善報;對惡人,應是嚴待惡待,讓其惡有惡報;治國者對一般的大眾,則應是該寬待則寬待,該嚴待則嚴待,寬嚴并存,寬嚴互濟。這些,也正是社會的道義、公理與法律的要求與體現(xiàn)。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柏县| 玉龙| 九江县| 昌平区| 德州市| 扎囊县| 巴彦淖尔市| 新晃| 兖州市| 佛学| 绥中县| 兰考县| 南漳县| 绥化市| 阿克陶县| 九台市| 彭阳县| 临洮县| 山东| 克拉玛依市| 永宁县| 通海县| 怀集县| 芦溪县| 蓝田县| 运城市| 石阡县| 平南县| 故城县| 灵宝市| 若羌县| 襄垣县| 济南市| 喀什市| 怀集县| 合川市| 伽师县| 屏边| 苏州市| 闸北区| 永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