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守住以“德”為準的做人之本
- 隔壁班花暗戀我
- 五奕
- 2371字
- 2022-02-10 11:38:14
守住以“德”為準的做人之本
當一個人處于眾叛親離、事事不順的境地時,十有八九是自己在德行上出了大問題。北宋名臣薛居正曾云:“德有失而后勢無存也。”意思是德行一旦缺失,良好的局勢就不會存在。為什么呢?因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個人的德行,其實就是他對待這個世界的態(tài)度。你用正確的態(tài)度(高尚的德行)去對待這個世界,那么世界也將會以一-種正確的態(tài)度回報你。反之,你若坑蒙拐騙這個世界,這個世界也不會給你好果子吃。缺德與失勢存在因果關系和內(nèi)在聯(lián)系。失勢者往往看不到“德“,的力量和作用,他們有勢時不講操守,不養(yǎng)其德,失勢時怨天尤人,不深刻反省自己,這真是很可悲的。重勢不重德,是小人的行為;重德不重勢,是君子的行為。德在勢先,勢在德后,如果本末倒置,定會慘敗收場。
有這么一個故事。
一一個商人對一個男孩說:“你想找活干嗎?”
“當然!”男孩回答。
“但是你必須向我證明你有良好的品德!”
“當然可以!”男孩回答,“我馬上就去找曾經(jīng)雇用過我的老板。
“那好,你去把他找來吧,我需要和他好好談談你的事情?!钡悄泻⑷チ酥?,再也沒有露面。幾天后,商人又遇見了那個男孩,就問男孩怎么沒有來找自己。
男孩回答說:“因為我以前的老板同我談了您的品德?!?
人之所以成為人,與動物的很大區(qū)別就在于自己的社會性。社會性越強,對人的品德要求就越高。每個人都需要具有良好的品德,因為社會對我們提出了這樣的要求,沒有品德的社會是不可想象的社會。品德實際上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一種無形的約束,有時甚至比法律的約束還有意義。
商人出于自已經(jīng)商的目的,自然要對自己的雇員提出品德上的要求,可是在別人提出品德要求的時候卻往往忽略了對自己的要求。難怪前面故事中的男孩說:“我聽以前的老板說起了你的品德。”他沒有繼續(xù)說下去,但是我們可以感覺到他的潛臺詞是:這個商人的品德不好!最后的結(jié)局肯定是男孩不會去為商人工作。
品德是一個人立世的根基。一個根基深厚而扎實的人,就能在社會上站得更穩(wěn)、走得更好。一個品德敗壞的人,即使權(quán)勢強盛,也如同秋后的螞蚱,蹦不了多久。面臨失勢,人首先應該反省的是:是否是因為自己的品德出了問題而導致的惡果?如果原因出在品德上,要想挽回局勢絕非一日之功。你唯有洗心革面,痛改前非,方有東山再起之機會。然而,面臨失勢,幾乎沒有人會懷疑自己的品德有什么問題,就像我們前面提到的那個商人一樣,他喜歡用品德的標尺去度量別人,卻不愿度量自己。然而,社會對他們品德的認同程度卻并不像他們想象的那樣白璧無瑕和無可挑剔,這是為什么呢?答案可能有兩個:一是他們對自己品德的要求也許并不很高,距離人們普遍認同的道德標準可能還差得較遠;二是他們可能缺乏個人品德的塑造和表現(xiàn)技巧。只有讓自己優(yōu)秀的品德內(nèi)化為一種原本的動力,然后再通過自己的言行充分表現(xiàn)出來,這樣的品德才會產(chǎn)生積極的社會意義,才會為自己的形象加分升值,增光添彩。
美國加州的“克帕爾飲料開發(fā)有限公司”需要招聘員工,有一個叫莫布里的年輕人到這個公司去面試,他在間空曠的會議室里忐忑不安地等待著。不半會兒,有一個相貌平平、衣著樸素的老者進來了。莫布里站了起來。那位老者盯著莫布里看了半天,眼睛一眨也不眨。正在莫布里不知所措的時候,這時老人一把抓住莫布里的手:“我可找到你了,太感謝你了!上次要不是你,我女兒可能早就沒命了?!?
“怎么回事?”莫布里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來“上次,在中央公園里,就是你,就是你把我失足落水的女兒從湖里救上來的!”
老人肯定地說道。莫布里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原來他把莫布里錯當成他女兒的救命恩人了:“先生,您肯定認錯人了!不是我救了您的女兒!”
d“是你,就是你,不會錯的!”老人又一次肯定地回答。
莫布里面對這個感激不已的老人只能做些無謂的解釋:“先生,真的不是我!您說的那個公園我至今還沒有去過呢!”
聽了這句話,老人松開了手,失望地望著莫布里:“難道我認錯人了?”
莫布里深情地安慰老先生說:“先生,別著急,慢慢找,一定可以找到您女兒的救命恩人!”
后來,莫布里在這個公司里上班了。有一天,他又遇見了那個老人。莫布里關切地與他打招呼,并詢問他:“您女兒的恩人找到了嗎?”“沒有,我一直沒有找到他!”老人默默地走開了。
莫布里心里很沉重,對旁邊的一位司機師傅說起了這件事。不料那司機哈哈大笑:“他可憐嗎?他是我們公司的總裁,他女兒落水的故事講了好多遍了,事實上他根本沒有女兒!”
“噢?”莫布里大惑不解.那位司機接著說:“我們總裁就是通過這件事來選用人才的。他說過有德之人才是可塑之才!”
莫布里被錄用后,兢兢業(yè)業(yè),不久就脫穎而出,成為公司市場開發(fā)部經(jīng)理,一年就為公司贏得了數(shù)千萬美元的利潤。當總裁退休的時候,莫布里繼承了總裁的位置,成為美國的財富巨人,家喻戶曉。后來,他談到自己的成功經(jīng)驗時說:“一個一輩子做有德之人的人,絕對會贏得別人永久的信任!”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一方面可以看到這位總裁對錄用人才在德行方面的高度重視;另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到莫布里是一位絕對信守“德”的人才。對那些另有圖謀的人來說,本來完全可以利用這位總裁的“稀里糊涂”,給自己貼上s“救人英雄”的標簽以增加被錄用的概率。但莫布里卻不這樣做,他以德為做人之本,為自己打開人生局面奠定了最穩(wěn)固的基石,所以他是通過誠信的做人之道換來了成功之本。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應當像莫布里一樣,把“德”字刻在心頭,做一個令人放心的人,在一個相互信任的環(huán)境中工作,才能敲開成功之門。但就是有些人對此不以為然,總是為利益所驅(qū),常常是件好事就貼上去,見壞事就躲開,把做人之本拋到九霄云外,像老鼠一樣,令人生厭。這樣的人可以成功一時,但絕不可能永遠延續(xù)成功的腳步。所以我們非常有必要記住莫布里的那句話,并把它刻在心頭,守住以“德”為準的做人之本,這樣你遲早有一天會成為另外一個莫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