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不要刻意追求完美
- 隔壁班花暗戀我
- 五奕
- 2222字
- 2022-02-10 09:54:58
不要刻意追求完美
佛經上,把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稱為“娑婆世界”,意思是能容忍許多缺憾的世界。一方面,這個世界沒有一樣事物是完美的,一切都在矛盾之中:另一方面,你不覺得這種不完美本身就已經很完美了嗎?
一位禪師想從兩位徒弟中選一個做衣缽傳人。-天,禪師對徒弟們說:“你們出去給我撿一片最完美的樹葉。”
徒弟遵命而去。時間不久大徒弟回來了,遞給師父一片并不漂亮的樹葉,對師父說:“這片樹葉雖然并不完美,但它是我見到的最完整的樹葉。”
二徒弟在外面轉了半天,最終卻空手而歸,他對師父說:“我見到了很多很多的樹葉,但是怎么也挑不出一-片最完美的。”
最后,師父把衣缽傳給了大徒弟。
世界上沒有最完美的樹葉,也沒有絕對完美的事情。如果我們一味苛求完美,到最后將得不償失。
害怕失敗可以與苛求完美聯系在一起。由于我們過多地考慮別人對我們努力的成果有什么看法,因此我們就會無止境地努力去把事情完全做好,這樣不僅浪費了時間,而且在這個過程中還存在著扼殺我們自發性與創造性的危險。
缺憾是與生俱來的,想盡一切辦法也是不能完全避免的,就算是利用基因技術將人的DNA組合到最完美的地步,隨之也會有新的問題產生,只能算是拆東墻補西墻。因此,可以說缺憾是伴隨著生命的。
追求完美并沒有錯,可是不宜凡事都苛求完美。
追求完美的人最普溫的錯誤想法,就是認為不完美便毫無價值。臂如說,一個每科成績取得優等的學生,偶爾在一次考試中有一科拿了中等成績,便大感沮喪,認為那就是失敗。這類想法使苛求完美的人害怕犯錯,而且一旦犯錯后又做出過分的反應。
他們的另一個誤解是相信錯誤會-再重復,認為“我永遠都不能把這件事做好。”苛求完美的人不會自問能從錯誤中學到什么,而只是自怨自艾,說:“我真不該犯這樣的錯,我決不能再犯了!”這種自責態度導致產生一種受挫折和內疚的感覺,反而會使他們重復犯同樣的錯誤。
美國的D.伯恩斯教授曾進行過一項調查,作為他研究工作效果和情緒健康的一個環節。他向150名每年收入1萬~15萬美元的推銷員提出一系列問題,結果發現,他們之中約有40%是屬于苛求完美的人。可以預料的是,這40%的人所受的壓力,比其余那些不苛求完美的人要大得多。但他們的成就是否更大呢?說來奇怪,答案卻是否定的。這些苛求完美的人,在生活中顯然較常感到焦慮和沮喪,可是沒有任何證據顯示他們的收人比其余的人高。
為什么苛求完美的人特別容易情緒不安?為什么他們的工作效果會受到損害?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們以一種不正確和不合邏輯的態度看待人生。
實際上,追求完美的人由于經常遭遇到挫折和壓力,因此可能降低他們的創作能力和工作效果。
伯恩斯所說的“苛求完美”,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有些人以爭取高水準為樂,他們要求的是合理的卓越表現,這種健康的追求,并非我們所說的“苛求完美”。當然,不重視素質的人根本就難以獲得真正的成就。但“苛求完美的人”卻強迫自己勉強達到不可能的目標,并且完全用成就來衡量自己的價值。結果,他們變得極度害怕失敗。他們感到自己不斷受到鞭策,同時又對自己的成就不滿意。
事實證明,強逼自己追求完美不但有礙健康,會引起像沮喪、焦慮、緊張、情緒不安等癥狀,而且在工作效果、人際關系、自尊心等方面,亦會招致失敗。
其實,存在缺憾并不代表沒有價值。失去斷臂的維納斯,她的美不僅征服了西方也征服了東方。曾幾何時,多少藝術家絞盡腦汁,想為她重塑雙臂,然而,欲成其美,適得其反。許多悲劇之所以那么耐人尋味就在于它的缺憾,留給觀看的人很大的思考余地。正如狄德羅所說:“如果世界上一切都是十全十美的,那便沒有十全十美的東西了。”月亮因為有陰晴圓缺,所以才那么的豐富多彩。卓越、出色者并非完美,奇才常常有大缺憾。著名影星索菲亞.羅蘭,有人說她嘴太大,身體則豐滿得有點偏胖,然而她卻被評為20世紀最美的女人。美國偉大的總統林肯,形象丑陋,不修邊幅,嗓音粗啞,但他卻是美國歷史上最優秀的演說家之一一。
為了幫助苛求完美的人戒除這個心理習慣,伯恩斯教授首先請他們列出追求完美的好處和弊端。一名向他求助的法律系學生只舉出一個好處:“這樣做有時會得到優秀成績。”接著他列出六個弊端:“第一,它令我神經非常緊張,以致有時連普通成績也拿不到;第三,我往往不愿冒險犯錯,而那些錯誤卻是在創作過程中必然會發生的:第三,我不敢嘗試新的東西;第四,我對自己諸多苛求,令生活失去了樂趣:第五,由于總是發現有些東西不算完美,因此我根本不能松弛下來:第六,我變得不能容忍別人,結果別人認為我是個吹毛求疵者。”
根據這個利弊分析,他終于認為若放棄苛求完美,生活可能會更有意義和更有成就。
伯恩斯指出:“假如你目標契合實際,那么,通常你的心情便會較為輕松,行事也較有信心,自然而然便會感到更有創作力和更有工作成效。我不是鼓吹放棄努力奮斗,不過,事實上你也許會發現,在你不是追求出類拔萃成就而只是希望有確實良好的表現時,反而可能會獲得一些最佳的成績。”
你也可以用反躬自問的方式來抗拒苛求完美的思想,例如,“我從錯誤中可以學到什么?”你可以做個實驗,想想你犯過的一-項錯誤,然后把從中得到的教訓詳列出來。千萬別放棄犯錯的權利,否則你便會失去學習新事物以及在人生道路上前進的能力。你要牢記,追求完美心理的背后隱藏著恐懼。當然,追求完美也有一個好處,就是無須冒著失敗和受人批評的危險。不過,你同時會失去進步、冒險和充分享受人生的機會。說來也奇怪,敢于面對忍懼和保留犯錯誤的權利的人,往往生活得更快樂和更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