勛章人人皆可以拿
軍人,尤其是將軍,在穿上正式的禮服時,都會在胸前佩戴各式各祥大大小的勛章,讓人看得眼花繚亂。當他們在重要的場合一字排開時,非常壯觀,也令人羨慕。
他們為什么要佩戴勛章?說好聽一點是禮貌,說實在點是享受榮耀。只有立功才有勛章可得,立功越多,勛章也就越多,立功越大,勛章的等級也就越高。所以光看胸前的勛章,你就可以知道這個人的身份和地位,而這個人自然會受到他人的尊敬和禮遇。我們不是軍人、警官,但照樣可以拿“勛章”,為自己建立地位與身份,讓別人識別自己,尊敬自己,禮遇自己!
這里所謂的“勛章”是指工作上的成就或貢獻,雖然這不能像勛章那樣掛在胸前炫耀,讓所有的人都看得到,但在同僚之間,你的成就或貢獻他們都知道,因此也帶有“勛章”的意義。
作為一名軍人,為國家流血流汗是他的本分與天職,因此只有戰功赫赫才夠格得到勛章。同理,你把例行工作做好不稀奇,因為這本來就是你該做的。必須有特殊的表現,也就是做出別人做不到、不敢做,或還沒做,但被你搶先一步做,對整體有貢獻的事,這才夠格拿“勛章”。這些事一般來說有下列數種。
一比別人高的業績。如果你是業務人員,你那讓其他人可望不可及的業績就是“勛章“。
一解決重大的問題。無論是老問題還是新問題,行政問題還是財務問題,如果你能解決別人不能解決的問題,你的功勞就是“勛章”。
一賺大錢的發明或設計。如果你是公司的研發、設計部門的人員,你研發出來的產品讓公司賺大錢,那么你的成績就是“勛章”!
——增加所屬單位的榮譽。例如你的貢獻得到政府或民間單位
的獎項,你的單位因你而增光,那么你的得獎就是你的“勛章”!如果你能得到上述的“勛章”,那么你在你的團體里自然會有一定的地位,別人絕對不敢看輕你,連上司也都要敬你三分,甚至也可容忍、原諒你在其他方面的瑕疵。當然,若因得了“勛章”就得意忘形、目中無人,那就不好了,就算你是得“勛章”的能手,這一點也是必須注意的。
那么,該如何去得“勛章”呢?
軍人要立功拿勛章需要勇氣、決心、智慧和機遇一當然也可能有“糊涂小兵立大功”的情形,但不太多。同樣,在工作上要拿“勛章”也需要勇氣、決心和智慧,其中尤其勇氣和決心最重要。也就是說,如果你有心去做,并輔以你的智慧,那么就有可能有一番成就。當然這個過程可能會充滿挫折,好比立功的士兵往往都傷痕累累那般,但只要熬得過,禁得起,經驗、見識就會一天天豐富,自然也就造就了拿“勛章”的條件和機會。
美國前副總統亨利.威爾遜這樣說:“我出生在貧困的家庭,當我還在搖籃里牙牙學語時,貧窮就已經露出了它猙獰的面孔。我深深體會到,當我向母親要一片面包而她手中什么也沒有時是什么滋味。我在10歲時就離開家遠走異鄉,當了11年的學徒工,每年可以接受一個月的學校教育。在11年的艱辛工作之后,我得到了1頭牛和6只綿羊作為報酬。我把它們換成了84美元。從出生到21歲那年為止,我從來沒有在娛樂上花過1.元.....
在窮困潦倒的異鄉中,威爾遜卻沒有讓任何一個發展自我、提升自我的機會溜走。在他21歲之前,他已經設法讀了約1000本好書。在他離開農場后,徒步100英里到馬薩諸塞州的內蒂克去學習皮匠手藝。一年后,又從一個辯論俱樂部中脫穎而出,12年之后,他與著名的查爾斯.薩姆納平起平坐,進人了國會。
奧里森.馬登說:“縱觀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和杰出人物,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曾經有過艱辛的童年生活,甚至還備受命運的虐待,但強者總是善于找到生命的支點。他們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堅忍地承受著生活的艱辛,在一貧如洗的歲月里安然走過,并用恒久的努力打破了重重的圍困,在脫離了貧窮困苦的同時也脫離了平凡,造就了卓越與偉大?!?
相比威爾遜副總統的異鄉磨難,你的那些“磨難”也許暗然失色。但這一一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威爾遜那種打拼的執著與努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