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對于夢想,不拋棄不放棄
- 隔壁班花暗戀我
- 五奕
- 1721字
- 2022-02-09 12:27:05
對于夢想,不拋棄不放棄
夢想是一種美好的東西。
在很小的時候,家長或者老師都會問孩子一個關于夢想的問題:“你長大了想干什么呀?”單純的孩子們在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都會給出五花八門的答案,什么科學家、宇航員、教師、商人、政治家、作家。這些回答是孩子幼年時期對夢想尚處朦朧期的一種直接反應,它能夠給孩子無窮無盡的創造力和動力。
在美國鄉村的某個小學的作文課上,年輕的語文老師給小朋友們布置了一篇作文,題目叫《我的理想》。一位小朋友這樣描繪他的理想:將來能擁有一座占地十余公頃的莊園,在遼闊的土地上植滿綠草;莊園中有無數小木屋,烤肉區,及--座休閑旅館;除自己住在那兒外,還可以和前來參觀的旅客分享自己的莊園,有住處供他們休息。
老師檢查作文后,在這個小朋友的簿子上畫了一個大大的紅“x“,老師要求他重寫。小朋友仔細看了自己所寫的內容,認為并無錯誤,便拿著作文去請教老師。老師告訴他:“我要你們寫下的是自己的理想,而不是這些夢囈般的空想,理想要實際,而不是虛無幻想,你知道嗎?”
小朋友據理力爭:“可是,老師,這真是我的理想呀!”老師也堅持觀點:“不,那不可能實現,那只是一堆空想,我要你重寫。”小朋友不肯妥協:“我很清楚要實現我的理想很難,但這的確是我真正想要的,我不愿意改掉我的理想。”老師堅決地搖頭:“如果你不重寫,我就讓你不及格,你要想清楚。”小朋友沒有妥協,結果他的作文真的沒有及格。
30年后,這位老師帶著一一群小學生到一處風景優美的度假勝地旅行,在盡情享受無邊的綠草、舒適的住處及香味四鱉的烤肉之余,一名中年人向他走來,并自稱曾是他的學生。
這位中年人告訴他的老師,他正是當年那個作文不及格的小學生,如今,他擁有這片廣闊的度假莊園,真的實現了兒童時的理想。老師望著這位莊園主,不禁感嘆:“30年來,我不知道用‘實際改掉了多少學生的夢想;而你,是唯一-保留自己的夢想,沒有被我改掉的。
夢想也是一種具有創造力的思想品質。古今中外的無數文學作品、科學發明都是起源于夢想的。而那些偉大的人正是有了夢想并一直堅持下去,才最終走向了成功。
高德15歲時,偶然聽到年邁的祖母非常感慨地說:“如果我年輕時能多嘗試一些事情就好了。”高德受到很大震動,他決定自己絕不能到老了還有像老祖母一樣無法挽回的遺憾。于是,他立刻坐下來,詳細地列出了自己這一生要做的事情,并稱之為“約翰.高德的夢想清單”。
他總共寫下了127項詳細明確的目標,里面包括10條想要探險的河、17座要征服的高山,他要走遍世界上的每一個國家,還想要學開飛機、學騎馬。他甚至要讀完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狄更斯、莎士比亞等十多位大學問家的經典著作。
他的夢想中還有乘坐潛艇、彈鋼琴、讀完百科全書,當然,還有重要的一項,他要結婚生子。高德每天都要看幾次這份“夢想清單”,他把整份單子牢牢記在心里,并且倒背如流。高德的這些夢想,即使在半個多世紀后的今天來看,仍然是壯麗且不可完全實現的。但他究竟完成得怎么樣呢?
在高德去世的時候,他已環游世界4次,實現了127個目標中的103項。他以一生設想并且完成的目標,述說他人生的精彩和成就,并且照亮了這個世界。
高德的故事會讓人不由自主地想到一句話:人生因夢想而偉大。的確,就像電影里的一句臺詞所說:“做人如果沒有理想,那跟咸魚有什么區別。
誰沒有過理想呢?有多少人實現了自己的理想?
沒有實現理想不要緊,只要我們還行走在前進的路上,就一切皆有可能。而遺憾的是很多時候,我們沒有實現理想是緣于放棄。放棄理想大致有兩種原因:一種是隨著歲月的增長,發現原來的理想并非自己真正想要的;一種是因為困難太大,自己放棄了理想。前者是主動放棄,后者是被動放棄。理性地說,適當的放棄是人生路上無奈的妥協。但你一-定要謹慎判斷“適當”早你的理想是你內心所深切的渴望嗎?如果是,那么你就不應該輕易放棄。
理想之所以稱為理想,本身就蘊含了來之不易的意思。很容易就能達成的目標,不能叫理想。輕易放棄自己的理想,等于拋棄了自己。
其實,在為夢想而奮斗之前,我們每個人都要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實現夢想是一項艱辛的工程,同時也是一個極大的回報。有了這樣一層心理建設,我們就會對實現夢想時的各種壓力有一一種全新的認識:為了夢想,我們何妨多扛幾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