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問話適可而止,舌頭長了惹人煩
- 隔壁班花暗戀我
- 五奕
- 1234字
- 2022-02-08 18:56:10
問話適可而止,舌頭長了惹人煩
問話是門藝術(shù),就像童話故事《小女孩與三只熊》里,小熊那碗冷熱適中的麥糊樣,問話語氣也必須“不溫不火”。
適當(dāng)?shù)膯栐捒跉獠豢蛇^于尖銳、涉及隱私、咄咄逼人、失之武斷或大而無當(dāng),同時也不可追根究底。
記住,我們是在談話,不是做益智競賽。聽到一大串問題時,我也會豎起戒心,懷疑問話者的動機。
1.好奇使人尷尬
某次跟同事用晚餐時,我發(fā)現(xiàn)有位遠方來的客人一直受到某位同事的“拷問”,對他的私人問題“窮追猛打”,使我很不好意思。盡管問話的人很客氣,問題卻過于私人化,與這次商業(yè)餐會相去甚遠。
雖然對方面對一連串的問題顯得有點尷尬,卻仍禮貌地回答這些與在座人士不相干的問題。其實,他太可笑著告訴問話的人:“噢,那已經(jīng)是陳年往事了,我倒是對你的事比較感興趣(新工作、車子、電腦、度假、登山旅游、銷售計劃)。”更過分的是,這位勤于發(fā)問的同事竟然掌控了整個晚上,其他幾個人連插話的余地都沒有。
好奇是很好的特質(zhì),但好奇過了頭,就有點不識時務(wù)的感覺了。
2.莫不聞不問
朋友貝絲在描述某晚跟前男友談話的情形時,她覺得,這個男人實在搞不清何謂談話、何謂質(zhì)問:
我遲遲不敢回他電話,因為最近兩次跟他在一起的時候,實在是太無聊了,他整晚都在談自己的生意經(jīng)跟口腔手術(shù)!對我和我的生意毫無興趣。我好不容易逮到機會談?wù)勛约旱男氖拢麉s開始追根究底,向我質(zhì)詢,好像自己是心理醫(yī)生或辦案的調(diào)查員似的,要我公開自己的隱私。
從另一個角度看,我們?nèi)粽娴年P(guān)心對方,發(fā)同確實是一種不錯的表示。“不聞不問”與打破砂鍋問到底一一樣令人頭痛。
蘇珊這么說:
我自己一直過了3年才發(fā)現(xiàn),原來我的讀者兼新“朋友”對我的生活其實從來不感興趣,雖然我對她的事了若指掌,她卻對我一知半解。
當(dāng)我跟另一位朋友瑪西在電話上聊到這件事時,還替她辯解:“她的優(yōu)點是不會窺探別人的隱私。”
聰明的瑪西回答:“蘇珊,這哪叫優(yōu)點?都3年了,做朋友的總該對你有點了解吧,我看她不是不窺探,是根本不在乎。”
沒問題、沒答案、沒興趣,這樣如何交心談話?如果你要發(fā)問,切記保持中庸與細心,千萬別在問題中摻人個人的評判。
3.莫飛短流長
三姑六婆的言論很可能會成為某人的“靈通消息”。我很同意一種說法:“如果你沒什么好話要說,就乖乖坐在旁邊吧!”
老實說,與人分享資訊和消息必須承擔(dān)相當(dāng)?shù)娘L(fēng)險,我們必須非常謹慎,千萬不可:
詆毀他人;
傳播流言;
即使負面訊息確有其事,也不應(yīng)廣為傳播。
其實,詆毀他人并不能抬高自己,只會顯得自己口德很差,而且還缺乏自信與能力,因為從容自信的人絕對不會踩在他人身上來抬高自己。
有些人則是太習(xí)慣于負面思考,對自己的失言毫無所覺。
大部分管況下,我們可以用“第一人稱”的表達方式,讓對方知道自己的反應(yīng)。與其用拉判式的“但是”,不如用“而且”。例血“文章很好,可是需要修改”最好改成“文章很好,而且還需做點修改。”
提醒愛挖苦人的毒舌派,最好擅用幽默來掩飾自己,否則遇到道高一丈的高手,你就會吃不了兜著走!
對話并非立足于貶損;“貶損”他人也算不上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