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為什么會跑:圖解汽車構造與原理(精裝典藏版)
- 陳新亞
- 1710字
- 2020-08-21 11:59:39
3.6 進氣和排氣系統
Intake and Exhaust System
為什么發動機要進氣和排氣?
與人一樣,發動機也要呼吸空氣才能生存。發動機在工作中要吸入大量的空氣。發動機進氣系統的作用,是為發動機燃燒提供新鮮而充足的空氣。空氣由進氣口進入,通過空氣濾清器過濾后,經進氣歧管進入氣缸,并在進氣歧管內布置有節氣門和空氣流量計來控制和調節進氣量。
與人一樣,發動機也要向外排氣。發動機排氣系統的作用,是將已燃燒的廢氣排入大氣。它主要由排氣歧管、排氣管和排氣消聲器組成,并在排氣管段布置有三元催化轉化器,以凈化排氣。

汽油發動機進氣和排氣系統構造圖
節氣門起什么作用?
進氣系統主要包括兩大部件:一是空氣濾清器,它主要濾清空氣,去除空氣中的雜質;二是進氣道,它將空氣與燃油的混合氣引入氣缸。在進氣道中有節氣門,它可控制進入氣缸的混合氣的多少。此節氣門與駕駛人腳下的加速踏板(俗稱“油門踏板”)直接相連,加速踏板踏下越深,節氣門開度越大,混合氣進入就越多,發動機的轉速就越高。如果加速踏板和節氣門是通過電信號控制的,而不是拉索硬性連接,那么就稱其為電子節氣門(俗稱“電子油門”)。

節氣門體和進氣歧管

節氣門在發動機上的位置圖

進氣歧管系統

節氣門體
什么是理想空燃比?
汽油在發動機內部發生的爆炸實際上是一種化學反應,因此,參與化學反應的物質之間就有理想的混合比。這個理想的混合比,是根據參與化學反應的分子的原子量計算出的。
空氣與汽油的混合比也稱空燃比。根據計算,它的理想值大概在14.7∶1左右,也就是燃燒1千克的汽油需要吸入14.7千克的空氣。如果按體積之比,則大概為9000∶1,就是說要燃燒1升的汽油,必須吸入9000升的空氣。這樣算來,汽車每分鐘要吸入3000~5000升的空氣,而我們人體每分鐘只需吸入6升空氣就夠用了。
因此,要想增強發動機的動力輸出,讓更多的汽油充分燃燒,就要加大進氣量,使之能有充足的空氣來幫助燃油燃燒。
為了提高進氣量,人們想出了各種方法,比如增大發動機的排氣量、采用進氣歧管可變技術、采用氣門可變技術、配備增壓器等。可以說,現在的發動機技術,基本就是指怎樣精確調節進氣的技術,使發動機順暢呼吸,讓燃油得到充分燃燒,從而提高動力,節省燃油,降低排放。

每分鐘吸入空氣量比較
為什么進氣歧管長度可以變化?
進氣歧管是指從空氣濾清器到氣缸進氣道那段彎彎曲曲的管子。為了調節進氣量,一些發動機進氣歧管的長度是可變的,其原理是根據需要打開或關閉進氣歧管中的一些閥門,使進氣“走捷徑”或“繞道”來改變進氣行程,從而調節進氣量和進氣速率。
一些發動機進氣歧管的粗細也可變。其實也簡單,并不是改變進氣管的直徑,而是根據進氣需求關閉副進氣歧管,這樣就可達到改變進氣歧管“粗細”的目的。

可變進氣歧管長度示意圖

可變進氣歧管發動機
為什么排氣歧管奇形怪狀?
排氣歧管是指從排氣門出來的七扭八歪的那部分金屬管。由于每個氣缸的排氣時刻都不一樣,為了保證每個氣缸的排氣順暢,必須防止不同氣缸之間的排氣有干擾。因此,在設計排氣歧管時要遵循四項基本原則:
1)排氣歧管要盡可能長。
2)各缸排氣歧管要盡可能等長。
3)各缸排氣歧管要盡可能獨立,互不干涉。
4)排氣歧管內表面要盡可能光滑。
排氣管是指從排氣歧管一直到車尾排氣口的那部分金屬管。排氣管上的部件相對要多一些,如氧傳感器(2個)、三元催化轉化器(1~2個)、消聲器(1~2個),都要安裝在排氣管上。

發動機排氣歧管造型
氧傳感器起什么作用?

氧傳感器位置示意圖

掃一掃,即可觀看發動機排氣系統視頻
現在,汽車的發動機都采用電腦(E C U)控制燃油的噴射,必須精確地控制混合氣的空燃比(空氣和燃油比例的理想值為14.7∶1),才能使燃油的燃燒效率盡可能高。氧傳感器實際上就是測量排氣中氧氣含量的部件,當排氣中氧氣含量高于或低于規定時(也就是空燃比偏離理想值時),氧傳感器就會向發動機ECU報告,ECU就會根據情況自動調節噴油量。
目前,車輛大多安裝有兩個氧傳感器,在三元催化轉化器前后方各有一個。前方氧傳感器的作用是檢測發動機不同工況的空燃比,同時ECU根據該信號調整噴油量和計算點火時間。后方氧傳感器的作用主要是檢測三元催化轉化器的工作好壞,即催化器的轉化率。通過與前氧傳感器數據的比較,來檢測三元催化轉化器是否工作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