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冰區塊鏈:原理、搭建與案例
- 張小猛
- 690字
- 2019-11-29 18:56:59
第一章 觀古識今—區塊鏈的前世今生
2008年11月(有觀點認為是10月31日),一個自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在一個隱秘的密碼學郵件組“密碼朋克郵件組”上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論文敘述了他對數字貨幣的新構想,文中提到的數字貨幣“Bitcoin”(比特幣)就此問世。中本聰在論文中闡述的內容一度引起了密碼學界的熱烈討論。然而對于論文作者中本聰本人,郵件組里面的技術達人們并沒有人聽說過,同時,互聯網上關于中本聰的個人生平和介紹信息也寥寥無幾,有簡介顯示他是美籍日本人,也有調查顯示他在一個位于德國的IP地址的終端發出了論文,甚至網上關于中本聰的國籍都有好幾個矛盾的版本。直到現在,中本聰是誰,中本聰在哪里,中本聰在做什么,還是區塊鏈業界的一個謎題。
話題回到數字貨幣本身,自互聯網誕生以來,數字貨幣一直是一個跨界的熱門話題。20世紀90年代,“密碼朋克(CypherPunk)”的密碼破譯組織就以“致力于創建電子貨幣”為初衷被很多密碼學技術達人所推崇,然而始終沒有達到組織創立之初的目標。這也是為什么中本聰的論文能夠在密碼學界掀起軒然大波的一個重要原因。那么在比特幣之前,人類貨幣到底經歷了哪些發展階段?比特幣到底是怎么誕生的呢?本章將對比特幣的發展歷史背景和比特幣背負了哪些重要使命進行介紹。
學習了本章之后,你將了解人類貨幣的發展歷史,比特幣的由來,比特幣異于傳統貨幣的基本原理、價值傳遞機制;同時,通過對比特幣的學習,可以理解區塊鏈到底是什么,有怎樣的特征和分類,從而走進區塊鏈的世界。本章的擴展閱讀將為讀者講解互聯網上傳說的中本聰為什么會想到要發明比特幣的故事,以便讀者更好地理解比特幣的發展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