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生一次病,父母就衰老一次
很多子女會天真地認為,父母生了一場病,被治好了,從此就可以和以前一樣享受生活、享受陽光了。但其實,父母每生一次病,就會衰老一次。在歲月的流逝和疾病的折磨當中,父母就算病好了,機體的適應能力也會隨之下降。
我有時候會覺得,老人就像一臺被修修補補的機器,藥物是這臺機器的潤滑劑,最后因為被修補的次數過多,機器磨損得嚴重,最后故障越來越多,只能沉沉地睡去。
10年前,我大娘的眼睛開始生病。一開始她只是跟哥哥姐姐們偶爾叨嘮“眼睛看不清楚孫子孫女的臉,模模糊糊的感覺很不舒服”。大家都以為人老了,視力下降也是正常的事。但是后來,大娘的眼睛常常流淚,視力也越來越差,哥哥姐姐們這才開始帶大娘去看醫生。醫生說是白內障,需要做手術。
當時的大娘已經60多歲了,做白內障手術還是有很大風險的。很多人勸她別做了,萬一手術出了問題,可能眼睛就保不住了。但是家人都能理解,眼睛看不清楚是一件相當難受的事情,最終還是決定帶大娘去做手術。
手術很順利,全家人都松了一口氣。
有一次,去大娘家小住。我問她:“做完手術以后,視力是不是比以前好很多?”大娘說:“也沒有多好。”說完,她眨了眨干澀的眼睛,去床頭抹眼藥水。我有種悵然若失的感覺,就好像一個人努力了很久,但仍然無法避免失敗的結局。
大娘的眼睛再也不如從前了。兒時記憶中那個眼明心亮的大娘,如今大多數時候只能憑感覺,用手去摸去猜。
后來,大娘又生過兩次病,我每一次去看她,都會發現她臉上的皮膚又松弛了一些。一開始她說,牙齒無力,硬的東西吃不了了。我們就買牛奶、蛋糕給她。后來她說,牙齒一個個開始掉了,說話也漏風了。
在一次次生病之后,大娘像一個迅速風干的橘子,越來越蒼老了。
雖然每次生病家人都幫大娘全力醫治,但大娘還是一次比一次虛弱。看似是病好了,卻一次不如一次。我最后一次見到大娘時,她的身體已經非常虛弱了,而且視力也相當差,可她還是打算一個人出門,走到幾百米之外的我們家小坐。
我記得很清楚,她小坐完,顫抖身體,一步一挪地往回走。媽媽叮囑我,一定要把大娘送回家,但是大娘一再讓我回去,不許我送。我只能遠遠地跟著她,幾百米的路,她足足走了半個多小時。那是我最后一次見大娘,之后我回北京工作。再后來,聽到的就是大娘病重,去世的消息。我連夜趕回家鄉,大娘已經安靜地躺在冰棺里了。
看著一院子本家人披麻帶孝,我忽然覺得無比悲涼和痛楚。原來一個人就是在一次次生病中一點點敗落,最后失去了生命的跡象。幸福的是,大娘的兒女們始終輪流照顧她。但即便是這樣,兒女們仍覺得陪伴太少了,時間過得太快了。
其實不光是大娘,當年在醫院做護工時,我也看到一些老人因為小小的感冒而發高燒,然后住進了醫院,在醫院里變成肺炎,以至于虛弱得再也站不起來了。在病床上經過十多天細心治療以后,老人雖然慢慢康復了,但卻因為和死神擦身而過,無論是在精神上還是在身體上,比以前都要萎靡許多。
有的老人康復后,腿腳再也不如以前好使了;有的老人大病初愈,發現落下了手抖的毛病;有的老人再也不能吃辣的酸的,不能吃甜食,再也無法享受一生最愛的幾樣美食了。
對于老人來說,生病真的是一種非常大的創傷,無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要承受莫大的痛苦。好不容易戰勝了病魔,卻發現自己有些地方再不如從前了,那種失落和被拋棄的感覺絕對令人恐怖。想想看,很多老人會在生病期間發脾氣,會認為兒女們不理解自己,不關心自己,不陪伴自己,不盡力找好的醫生為自己治療。也許這些就是老人對疾病的恐懼和漫無邊際的焦慮感的一種排解吧!
作為兒女,我們無法阻止父母生病,但我們可以在父母生病之后,盡可能多地理解他們的痛苦和不安,盡可能多地陪伴他們,讓他們相信身體一定會好起來。對于老人來說,這才是自己生病之后無比欣慰的事。作為親人,你的鼓勵和珍惜真的比靈丹妙藥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