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個案例告訴你怎樣帶團隊
- 陸豐
- 2070字
- 2019-11-12 14:06:17
管理現象17 他們業績不好,淘汰他們太不近人情了吧
【案例】
有一次,廊坊市的張總跟我交流末位淘汰機制對于企業是否合適。我很肯定地說:“當然合適了,不僅合適而且利大于弊。”張總說:“我的情況你也知道,那幾年老家窮,一個人在外面闖,啥都干過,后來機緣巧合進入家居建材行業,現在這幾個店都是我的家底,實在是折騰不起。前兩天老家有幾個兄弟來我店里,想要找一份工作……”“是不是他們犯了錯誤,而你又礙于情面,不好意思批評他們,這種事我見得多了。”我說道。張總說:“是的,我這幾個兄弟脾氣急躁,說兩句就翻臉,弄得公司氛圍非常不融洽!后來我就按照你曾經講過的淘汰機制管理企業,員工們極力反對。而且我是在老家縣城開的店,因為他們業績不好就淘汰他們,有點太不近人情了。鄉里鄉親的,傳出去不好吧!”
【典型特征】
末位淘汰太傷感情了吧!
都是鄉里鄉親的,開除他們不好啊!
那么多年朋友了,因為業績不好就淘汰他們,傳出去不好吧!
【特征分析】
№ “關系”下的公司發展
家族企業最大的特點就是通過血緣關系維系企業內部管理。與管理者有血緣關系的員工普遍心態是:怎么干都可以,老板是親戚,還能把我開除了?也有一些員工與管理者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好朋友。即使業績差一點兒,犯一些小錯誤,管理者礙于情面也不會批評他們。以上種種現象是家族企業的毒瘤,由于血緣關系的存在,既不敢處理,也不能處理,即使處理了也不會重罰,以免傷了親人朋友的感情。
正是這種不良思想的作用,導致很多企業發展混亂、成長速度緩慢。所以我極力推薦企業實行末位淘汰制,只要是不符合企業發展的、不能為公司帶來利益的人,一定要淘汰,不管他是否與管理者有血緣關系。
№ 末位淘汰制
末位淘汰制就是以企業發展的要求為主線,通過各種考核機制,對員工進行科學排序,并且要采取獎罰措施。對于業績差、考核不合格的末位員工,采取降薪、辭退等懲罰。這種制度可以極大地壓縮機構規模,精簡員工。
很多企業員工很多,效率卻很低,為什么呢?因為人浮于事。有的員工抱著一種“能推脫就推脫”的工作心態:“有別人干呢”“等著某某回來,大家一起干唄”“讓我一個人全部完成,我才不會那么傻呢”。如果員工都是抱著這種心態工作,企業必然變成一盤散沙,更不用說提高利潤了。
只有通過精兵簡政的方式,才可以有效地解決問題。員工有競爭壓力,才會意識到自己必須努力才能生存下來。人員少了,每個人的工作量就增加了,企業給每個員工的錢就多了,這也可以激發員工工作的積極性。
【解決之道】
№ 實行末位淘汰制,勢在必行
末位淘汰是一種逼迫式的管理方式,員工可以不遵守,那就只能被踢出局!末位淘汰制可以給員工壓力,讓員工之間產生競爭,這種方式能夠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大家想想我們參加高考的時候,是不是就是一種末位淘汰呢?全國的考生一起競爭上大學的名額,這份壓力可想而知。心理素質較好、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往往能頂著壓力往前沖,考上理想的學校。而那些能力差、心理承受力差的學生,就不那么幸運了。
學生時代的我們都在經歷著末位淘汰,企業為什么不能實行末位淘汰制度呢?這種制度能夠讓企業更富有朝氣和活力,對于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 雙方平等自愿接受制度
末位淘汰制作為一種企業管理制度,在實施前必須雙方都要接受。員工在入職前,企業必須跟員工說清楚,保證是雙方平等自愿。企業也要給員工一個明確的發展目標,讓員工知道進入企業應該是一個什么樣的工作狀態,及其未來晉升方向。員工只有充分認識到這點后,才能以更加飽滿的狀態投入到工作中。
№ 建立一套完整的淘汰考核機制
企業實行末位淘汰制也要遵循科學、客觀、公正、公開的原則,建立一套完整的淘汰考核機制,并且如實地告知企業的每個員工,員工才會更加努力。
長春市的姜總的公司實行的淘汰考核機制,我個人就很贊同。比如員工底薪3000元,第一個月如果業績正常就有提成,如果沒有開單就扣除工資的10%,第二個月還沒有業績就扣除工資的20%,第三個月還沒有開單則扣除工資的30%,第四個月還沒有開單就直接辭退。扣除的工資作為其他員工的獎金,這種方式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拿末位員工的罰金獎勵排名靠前的員工,這也是一種淘汰機制。
№ 根據企業的發展狀況實行淘汰機制
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特點,因此必須結合實際,實行符合企業特點的淘汰機制,才能不斷激發員工的積極性,產生新的競爭動力,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
管理者對待“熟人”堅決不能心軟,實行末位淘汰機制時一定要堅持人人平等的原則,不能因為是親人、朋友就“手軟”,將制度放在一邊,這種制度不是對熟人“心狠”,而是市場經濟發展條件下企業必然要經歷的過程。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是警察,難道就因為你的親戚偷了別人的錢就能知法犯法不去抓他嗎?同樣的道理,末位淘汰機制是一種激勵辦法,不是為了處罰誰,而是為了激勵員工更好地工作。只要你努力,就不會被淘汰,真正做到只對事不對人。
【現象啟示】
末位淘汰制實質上就是一種激勵管理,根據績效表現對員工進行排名。有排名就要有獎罰,這樣才能讓排名靠前、努力的員工得到應有的報酬,讓那些不知道進取和努力的員工長記性——想要成功就要努力,否則就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