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國簡帛字跡研究:以上博簡為中心
- 李松儒
- 589字
- 2019-11-15 14:20:27
小結
我們對戰國簡帛字跡特徵的分類,是利用現代筆跡學對現代漢字的字跡特徵分類原理進行的。由於戰國簡帛字跡與現代筆跡學研究的對象,如書寫工具、書寫載體、書手的書寫姿勢等方面差別較大,尤其是戰國簡帛字跡與現代漢字的字體差別很大,所以我們在利用現代筆跡學對字跡特徵分類的同時,根據戰國簡帛字跡自身的特點,對其特徵的分類做了許多調整,正因如此,也使我們對戰國簡帛字跡特徵的描述更加系統、科學。
利用上述的這些特徵,分析比較戰國簡帛字跡特徵,其方法主要是在重複出現的字、偏旁、筆畫、符號等痕跡中選取相似的或有差異的特徵,從中找出書寫者的書寫習慣及特性。由於這些特徵是存在共性與特性、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這就要求我們對戰國竹簡字跡的研究不能單靠其中某一特徵來判定,要把幾種字跡特徵綜合比較後,纔能審慎地做出結論。例如郭店《緇衣》、《五行》、《魯穆公問子思》、《窮達以時》與上博《孔子詩論》、《子羔》、《衣》等篇都是具備較高書寫水平特徵的,那麼書寫水平就不是比較這幾篇簡文字跡的重要因素,我們就要看它們運筆方法等方面的字跡特徵。
上述這些特徵不僅僅適用於戰國簡帛字跡,其中許多特徵是適用於整個古文字字跡材料的,如甲骨文字跡的分類,不過針對不同書寫工具及書寫載體上的字跡,其特徵的分析總結要略微有些變化。隨著古文字字跡學的不斷發展前進,相信會有更多的機會把上述這些字跡特徵的研究方法應用到其他材料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