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 諸圈
  • 六顆
  • 18041字
  • 2019-12-16 18:50:12

沈陽在鍵盤上敲了幾下,屏幕播放速度加快了,原本還剩一個小時左右,不到十分鐘就放完了,然后畫面中出現了一個進度條,正在慢慢的讀條。兩人都緊緊地盯著他,恨不得在后面拿根鞭子抽它。在焦急的期盼中終于讀完,屏幕中出現一個對話框,里面寫著一共兩百六十七萬兩千三百一十二條信息,其中特別信息有五十七條。

兩百多萬!看到這個數字,李韶華嘆了口氣:“這么多,就是看到入土也看不完,早知道就早點把你叫起來了!把那五十七條信息顯示出來!”

沈陽將這五十七條顯示在屏幕上,就是五十七條波浪線。他們把它放大,用六十四倍的速度播放,一條一條的看。小敏給他們端了早餐進來放在辦公桌上,可是兩人都看得太入神了。見他們看的這么入神,小敏走到身后看著屏幕。看了一會兒小敏說:“剛才那條看著挺眼熟的!”

“哪一條?”李韶華問。

“就上一條。”小敏回到。

沈陽把上一條調出來顯示在屏幕上。

“就這條,看著眼熟。可就是想不起來在哪看到過!”小敏說。

李韶華和沈陽都看著屏幕,聽她這么一說是挺眼熟的,到底在哪看到過。三人都在努力的回憶著,畫面飛快地在腦子里閃過。李韶華突然站起來,他拿過自己的電腦,打開了一個文件,在屏幕上出現了一條波浪線。他把這個和前面的進行對比,兩個盡然一模一樣。

“這是……月球來的信號?”沈陽說。

“是的!”李韶華說。

李韶華明白原來自己最近在做的這些夢都是它在搗鬼。可是它為什么要讓自己做這些夢呢?

“你們最近有沒有做一些奇怪的夢?”李韶華問到。

這問題讓兩人覺得有點奇怪,但也在努力回憶說“好像沒有?”

“真的沒有?”李韶華再次問到。

兩人依舊努力的回憶可是還是沒有。

“這么說來,我最近都沒有做夢,睡的還挺好!”沈陽說。

“你那是睡的太死了吧!”小敏調侃道。

李韶華坐在沙發上回想自己做的這幾個夢,難道只有我一個人?為什么會只有我?應該不止我一個人吧?李韶華能感覺到冥冥中有什么在主導這一切。而這些夢最后的內容他怎么也想不起來,昨晚將他驚醒的到底是什么。這段時間一直被這些夢折磨著,李韶華覺得自己都快崩潰了。

“李博士……李博士……”

李韶華回過神來,沈陽正在叫他,并將早餐遞到了他面前。他接過來拿在手中,他發現自己眼中的畫面在旋轉,他感覺到頭暈,他沖出了房間,跑到屋外,站在陽光里。他閉上眼睛,張開雙手,盡情地呼吸著早晨混雜著草香的空氣。沈陽和小敏緊跟著他跑出來,看著他站在外面,也不明白他是怎么了。

李韶華的思緒慢慢平靜了下來,這個世界所有的畫面都在他的腦中快速地播放。他睜開雙眼看著天空。

“博士!您沒事吧?”沈陽問道。

李韶華放下了雙手,回過頭微笑著說:“沒事!就是坐太久了,出來活動活動。”說完把手上的早餐塞進了嘴里。

李韶華看起來比剛才輕松了許多,其實他并沒有想通什么,而是他覺得這些讓他著魔了,他想暫時把它們放一邊,也放松自己。

趙齊的訓練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今天他要嘗試離心機。高主任帶他來到一間控制室里,房間里有一排電腦,坐了幾個人都,前面的墻上還掛著幾臺大屏幕。上面顯示著離心機內的情況。趙齊走進離心機,工作人員把檢測用的電極貼在他身上,然后讓他躺下。。說是躺著,不如說是縮著雙腳躺坐著。工作人員離開后把門關上。此時趙齊一個人在里面,里面光線很暗,他聽不到外面的聲音,只有耳機里傳來高主任的聲音。

“小趙,現在我們就進行加速度的測試,我們會密切注意你的情況,如果你覺得身體有不舒服的,馬上告訴我們,我們會立刻把離心機停下來!”高主任說。

“收到,可以開始了!”趙齊回到。

工作人員確認準備工作都完成后,按下了啟動按鈕,離心機開始緩慢的旋。坐在里面的趙齊并沒有什么感覺,也沒有覺得不舒服。離心機轉的越來越快,屏幕上顯示1.5G,2.G,2.5G,3G。3個G是一般人都能承受的一個節點,從畫面中可以看到趙齊的臉已經開始變形浮腫。

“小趙,你覺得怎么樣?”高主任問。

“感覺還好!還沒有覺得不舒服。”趙齊說

“要繼續嗎?”高主任問。

“繼續吧!”趙齊回到。

高主任讓工作人員繼續,加速度上升到3.5G。畫面中趙齊的臉發紅腫脹,眼睛也看不見了。大屏幕上顯示他的心跳正在加速,呼吸也變的急促。達到4個G的時候,他的心跳接近兩百,開始喘不過氣來,意識也變弱了。對于工作人員的詢問沒有回答。工作人員立刻將離心機停了下來。待離心機完全停止后,醫護人員進去查看趙齊的情況。趙齊的心跳慢慢降下來,呼吸也變的正常,高主任沒有讓他立刻出來而是躺在里面休息。

十幾分鐘后,趙齊從倉里走出來,走路還是有點不穩,氣色好多了。

“感覺怎么樣?”高主任問他。

趙齊坐在椅子上說:“剛開始還好,到后面,眼前一黑,什么都看不到,也聽不到,呼吸困難,心跳加速,感覺快死了!”

高主任笑了笑說:“正常,你才到4個G,航天員要求是5個G。不過,對于你來說也夠了。這兩天測試也差不多完成了,你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抗暈能力太差,這也是接下來訓練的重點。”

趙齊想到昨天轉椅的測試,再想想接下來得日子估計是不好過了。

“我去外面走走,吸收點養分!”說完趙齊從椅子上起來,徑直走出了控制室。推開門看到外面世界的那一刻,趙齊有一種釋然的感覺。后面是痛苦的根源,前面是自由的天地,要不跑了,不去了?——想想而已,月亮還是要去的,走走吧。

踩在在翠嫩的草地上,頭頂上是藍色的天空,萬里無云。走一會兒,趙齊坐了下來,順手從腳邊擇了一根草在手里擺弄著。那邊是不是也有一個人跟我一樣,坐在某個地方,腦子里什么都不想。那邊的天空也是藍色的嗎?那邊的草也是綠色的嗎?那邊的人和我們一樣嗎?趙齊躺了下來,陽光照得他瞇起了眼睛,干脆直接閉上眼睛,聞著草香。

“在想什么?”一個聲音在耳邊想起,趙齊睜開眼看見楊文昊坐在身邊。

“你什么時候來的,怎么我一點感覺都沒有?”趙齊說。

“剛來,可能是你想東西想的太入神了,才沒察覺到我來!”楊文昊說。

“也沒想什么,就想躺會。”趙齊說。

楊文昊也躺了下來,望著天空:“你說我們這樣看著它,它知道嗎?”

“誰?”趙齊問。

“天!”楊文昊回道。

“應該知道吧!”趙齊說。

“人類從一出生就已經決定了未來會走什么樣的路吧!”楊文昊說。

趙齊沒有回答,他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回想自己這幾十年。很難想象,如果不走這條路,結果會是什么樣的。或許這種感覺就是他說的吧!難道人的一生從出生就已經注定了嗎?人們總會說路是自己走出來的,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可是誰又能說自己所做的一切不是早就安排好的。趙齊抬起手擋在眼前。看著這只手,有種陌生的感覺,這個世界真的就如我所看到的一樣。都說眼見為實,可是眼睛看到的也不一定是真的。

我怎么凈在胡思亂想了,還是找點事情做吧!趙齊坐起來說:“不是誰要幫我課外輔導嗎?現在就開始!”

楊文昊也坐起來說:“可以,今天有空。”

兩人從草地上起來,前往了訓練場地。

入駐工廠也有幾天了,楊佳*張乾正在實驗室里測試工廠送來的材料樣品,這些都是按照要求制作的,他們要測試這些是否達到了預期的要求。首先就是高溫測試,他們把這些材料加熱到三千度,樣品發出刺眼的白光。實驗室里的人額度不約而同的帶上了墨鏡。溫度還在繼續上升,到四千度的時候,一些樣品開始軟化,最后通過高溫測試的只剩下2號,7號和9號三個樣品。緊接著測試樣品在高溫下的硬度。一般來說溫度越高,硬度越低。但是這臺機器工作方式要求它必須在高溫下也有很好的硬度。他們把樣品溫度降到了三千五百度。然后在準備好的材料上鉆孔,這些材料都是地球上硬度比較高的材料。一輪測試下來,7號和9號磨損嚴重,根本不行。2號要好點,雖然和磨損但還在可接受范圍內。現在要對它進行耐力測試,看它能在極端工作狀態下堅持多久。整個實驗持續了24小時,當他們將機器停下的時候,看見2號樣品已經磨去了三分之二,這樣的結果不是他們所要的,才一天時間就磨成這樣。要是是月球上豈不是每天都要換鉆頭,這可不行。看來這個材料還不夠好,溫度沒問題但是硬度不夠。

“重新開始吧!這根本不行!”張乾說。

楊佳偉沒有說話,這已經是第三次了,這半個月來,他們每天都在實驗室里測試樣品,合成了上百種合金,到現在都還沒有合格的產品出來。

實驗室里十幾個人都泄氣了,甚至有人說,根本就不可能有這樣的材料。對于這話,張乾沒有反駁,他知道,這的確太難了,要不就是降低溫度,但是如果將溫度降低就達不到效果,鉆機的速度也會降低很多。

“好了,咱們重新開始吧!大家集思廣益,想想還差什么!困難總是會有的,但是困難就是用來解決的!”張乾說。

大家都回到了各自的崗位上開始工作。

“你在想什么?”張乾看著一旁不出聲的楊佳偉說。

“我在想,高溫下太軟是不是原子間的強度不夠,我們可不可以加入粘合劑,這種粘合劑必須耐高溫!”楊佳偉說。

“這想法有點意思,可以試試。要不咱們就來試試看,能不能做出這樣的粘合劑!”張乾說。

兩人也重新卯足了勁開干。

一個月后。

趙齊的抗暈能力提高了很多,現在他能堅持完成轉椅,雖然還不能清楚的看到屏幕上的內容,比剛開始強很多了。他要學著在旋轉的過程中集中注意力,這段時間趙齊和楊文昊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不過在基地的生活是比較枯燥的,每天訓練,睡覺,訓練,睡覺。看到趙齊也有了進步,一個月沒有離開過,高主任給他放了一周假。

明天就可以離開了。當晚,趙齊有種回到學生時代的感覺。明天就是假期,有點興奮,睡不著。他在床上躺了一會,起來去到客廳。望遠鏡還擺在那,對了,明天要把它還回去吧。趙齊走到望遠鏡前,取下鏡蓋,將鏡頭對準月亮。這一個月,他經常看月亮,只要天氣晴朗,沒有云,他都會看會兒。登上月球,去解開上面隱藏的秘密,這就像一個烙印一張在他心里。他堅持下去的動力也就在這。月亮清冷,就像一塊玉,在深夜里發出幽靜的光。今天掛在夜空的只是一個月牙,在望遠鏡里依舊能看到部分陰影區的東西。這個很神奇,也很神秘。人類對于他,了解的太少。

一個月前美國發射探測器后,沒有其他國家再發射過。俄羅斯,歐洲,日本,都有消息出來說要登月,但是一直沒有動靜。目前世界上有能力登上月球的也就這幾個國家。美國之后應該是在潛心研究探測器發回的數據。網絡上對于月球和它發出的信號的話題也沒有慢慢淡下來。

趙齊正在靜靜地欣賞著月亮,房間里響起了電話鈴聲。趙齊說回到房間拿起手機,是鐘時昌的來電。

“鐘局,這么晚了,找我有什么事嗎?難道是知道我明天休息,想約我出去玩?”趙齊說。

“你沒看新聞嗎?”

“什么新聞?”趙齊問。

“美國公布了對月球的研究結果,向世界公開了月球是空心的!”

“等等,我看看!”說著趙齊在手機上打開了新聞,頭條就是美國公布對月球的研究結果。內容是對月球的探測方法,返回的數據,和研究的結果,都詳細的公開了。這消息一公開,網絡上迅速炸開,所有都在討論這個。甚至有人在質疑我們是不是也發射了探測器,為什么沒有公開研究的結果!他們是想偷偷的去嗎?

在所有的熱門話題上都有這樣的討論,國際輿論也在質疑我們。

看完這些,趙齊把手機拿到耳邊,鐘時昌在在線上。

“我剛看了一下,現在輿論對我們不利啊!”趙齊說。

“這樣,你明天來我這,我們見面聊!”

“成,就這樣!”

掛了電話,趙齊坐在椅子上望著月亮說“看來對你的熱度是減不下去了!”

人們總是對未知的事物有著好奇和恐懼共存的心態。對于登月,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這其實就是對外星文明的恐懼。當這些還只是人們茶余飯后的閑談的時候,可能沒有這么在意,但是當這一切真實出現的時候,人們對它的態度就開始不安。

第二天一早,趙齊來到航天局,鐘時昌已經在門口等著。看見趙齊過來,拉著他直接就上了車。

“我們這是去哪?”趙齊問。

“上面!”鐘時昌回到。

“上面?……”趙齊今天要見到的都是大人物了。

“你怎么不提前跟我說一聲,我這一點準備都沒有!”趙齊說。

“需要什么準備?你又不是第一次去了!!”鐘時昌說。

“但……好歹讓我有個心里準備啊!”趙齊說到。

“好了,我也是收到的臨時通知!”鐘時昌說。

很快車到了門口。下車后,兩人走了進去。他們被帶到了領導的辦公室,走進辦公室趙齊發現,這里不止領導一人。外交部長,國防部長也在,還有李韶華,看到這么多領導在這,趙齊連忙向他們問好,領導回禮后讓他坐下。趙齊走到李韶華邊上坐下小聲的說“你什么時候來的?”

“昨晚就來了,我還以為只是我們自己開會,我也剛才知道的。好了,上面說話了!”李韶華說。

兩人坐直了身子仔細地聽上面講話。

“昨天的新聞,大家都看了吧!……”領導看了一眼接著說:“美國公布了他們的研究結果,現在,國際輿論對我們不利,都在質疑我們為什么沒有公布我們的研究結果!對于這個問題,你們有什么想法?”

“我是覺得我們靠自己的力量登上的月球,我們的研究結果,關別人什么事,美國公開,我們沒必要跟,輿論隨他去,不管,他們也只是跟風。”國防部長說。

“這點我認同,我們不需要公開我們的研究結果,而且從美國公開的資料來看,我們走的比他們詳細,比如月壁的厚度,這是關鍵的資料。更重要的是,我們不能確定美國公開的是所有的資料。”外交部長說。

“你的意思是他們留了一手?”領導說。

外交部長點點頭。

領導轉頭看向鐘時昌這邊說:“你們覺得呢?”

“對于兩位部長說的,我認同,不過我要說一下,美國公開他們的結果,其實就是在逼我們,他們想讓我們也公布,我們大可以順他們的意,公開一些。我說的是一些。”鐘時昌說。

“那你覺得我們應該公開哪些?”領導說。

“嗯……他們公開什么,我們也公開什么!”鐘時昌說。

“我覺得可以,這樣既可以堵上輿論的嘴,也能試探美國的話!”趙齊說。

“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們現在這進行的任務,憑一國之力完成難度很大,之前我們有討論過國際合作,我們正好可以趁這個機會探探口風!”鐘時昌說。

“我覺得說的有道理!你們覺得如何?”領導轉頭看著兩位部長。

“我覺得可以試試,這樣我們也不會有什么損失!”外交部長說。

國防部長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那就這樣,你去擬個新聞稿,大家都看看沒有問題就發。”領導對外交部長說。

“好,我馬上去擬!”外交部長說。

外交部長先行離開了辦公室,留下幾人,領導放松的靠在椅子上說:“趙教授聽說你在接受航天員的訓練,訓練的怎么樣了?”

這時辦公室里的氣氛輕松了許多。

“還不錯,經過一個多月的訓練,基本上沒什么問題了!”趙齊說。

“哦!那就好,訓練的時候也樣注意身體,要休息好!”領導說。

“會的!”趙齊說。

“對了時昌,鉆機的現在進展如何?”領導問道。

“張教授和佳偉一個多月一直在車間里忙著,現在主體框架已經出來了,最多半個月就可以完成了!”鐘時昌回答道。

聽完各位的回答,領導沉默了一會兒,他用手指敲著桌子,敲了幾下后停了下來說:“你們也聽到了可能需要國際合作,那你們覺得跟誰合作比較合適?”

其實這個問題不需要多考慮,國際上有這個實力又和中國關系比較好的,只有俄羅斯。

“我覺得首選是俄羅斯,是個傳統的航天大國,無論是技術還是和中國的關系,都是很好的!”鐘時昌說。

“和我考慮的一樣!”領導說。

“其實我覺得美國也可以拉進來!李韶華說。

美國雖然是航天強國,無論是技術儲備還是在財力上都比俄羅斯強,但是美國太不靠譜,而且太過自大。

“說說看!”領導說。

“我們都知道美國的實力,也知道他們的城府。這個任務無論是哪個國家都無法獨立完成,美國公開結果的目的之一就是在找潛在的合作對象。如果我們和俄羅斯合作,其他領導人也會向我們傾斜,這會讓美國尷尬,美國在暗地里搞小動作的情況,我們都很清楚。所以與其讓他背地里搞小動作,不如把他拉到明面上來,就在我們眼皮子底下!”李韶華說。

“你們有什么意見?”領導看著所以人說。

“我贊同老李的說法,不過如果美國進來,主導權必須在我們手里!”趙齊說。

“我也同意,這不僅能減輕我們的壓力,也能展現我國開放的負責任的大國形象。”鐘時昌說。

“那好,俄羅斯的必須要的,美國看情況,如果可以,那最好!”領導說。“還有時昌鉆機你要盯緊一點無論需要什么都支持。”

門被人推開,離開多時的外交部長回來了,手里還拿著幾張紙。他回到座位上說“這是新聞稿,你們看一下有沒有什么問題?”說著他將稿子遞給在座的各位。

趙齊看著這稿子,心想不愧是做外交的,官方,字里行間里表現出我國開放的合作態度。該說的一個不少,不該說的一字不多。幾句話就將被動的情況改為主動。

在座的都表示沒有什么問題,領導讓他就按著這個發。會議結束后,趙齊,李韶華哥鐘時昌三人聚在一起。

“跟我一起去工廠看看?”鐘時昌說。

反正兩人也沒什么事,趙齊本來就是休假,他也想看看這鉆機制造出來是什么樣的。三人一起上了商務車,在車上趙齊問李韶華說:“老李,這段時間你在忙的怎么樣了?”

提到這李韶華一臉的哀怨“別提了,這一個多月完全被一個夢的纏住了!”

“夢?什么夢?”這話勾起了兩人的興趣。

“夢的內容都是我以前的一些經歷,不同的是在這個夢里我們能改變事件的結局,就是可以干預。每次做夢都是被驚醒,關鍵是我醒來后完全想不起來是什么把我驚醒的。不管我怎么努力的想就是想不起來。”

“這么奇怪的夢,那你有什么發現嗎?”鐘時昌問道。

“還真有一點。我從學校借來了記錄腦電波的儀器,記錄下了我每次做夢時的腦電波,你們猜我在這里面發現了什么?”說到重點的時候李韶華開始賣起了關子。

“猜不到!你直說吧!”趙齊說道。

“我在記錄的腦電波信號里發現了一個熟悉的信號,那個來自月球的信號!”李韶華說。

“來自月球的信號,你是說它在你的腦子里?”趙齊問道。

“是的,每次做夢的時候就會出現,我覺得是它讓我做了那些夢!可能是它想的告訴我什么吧!”李韶華說道。

“而且這也證實了我之前說過的,這個信號是發給人這個物體的猜測!”李韶華補充道。

“那既然是發給人的,就是我們所有人都收到了,那我們怎么沒有做這種夢?”鐘時昌說。

“剛開始我也有這樣的疑問,但是后來我發現,對于這個信號我比你們都要癡迷。這點小趙有感覺!我想它在我身體里發作,是因為我對它足夠癡迷!”李韶華說。

車內安靜了一會兒。

李韶華的癡迷,趙齊曾看在眼里,有一段時間他就像著了魔一樣。

“那你現在知道了它要對你說的了嗎?”趙齊問道。

李韶華搖搖頭說:“一頭霧水!”

不知不覺中車到了目的地,這里是中國工業集團的一個分廠。一行人從車里出來,楊佳偉已經在門口等著了,看著三人從車里出來,就像看了許久未見的老友,上前熱情歡迎。楊佳偉帶著三人進到了車間里。車間很干凈,也很明亮,人不多,加上楊佳偉和張乾也就十人左右。車間的正中間是鉆機的框架,外部的螺旋驅動器和鉆頭還沒有安裝,現場沒有看到螺旋結構的物件,錐形鉆頭被放在一邊的角落里,看起來就是一個普通的金屬圓錐。張乾正在指揮工人安裝內部的驅動馬達和線路。

第一次看見鉆機的實體,一行人還是被震撼到了,之前看圖紙,一切都還只是腦子里的想象,而在眼前的這個大家伙,才是貨真價實的。比想象中的要高大,垂直架著,有差不多兩層樓高,它的整個框架是由鈦合金鍛造的。原本以為會用馬達加減速器的方式驅動,可是在安裝現場,并沒有看到減速器,實際上馬達定子在內部,而螺旋外殼就是轉子,這是一種超低速高扭電機,越復雜的機械,出問題的概率越大,所以這臺鉆機,設計之初就是走簡單路線的,讓零件越少越好。在安裝的過程中還能看到內部有管路,那些是冷卻液的管子。鉆機外部高達三千度,內部的一些設備無法在這樣的高溫下工作,所以需要冷卻,這臺機器內部是靠液氮冷卻的。目前框架上還有一些供零件和人員進出的窗口,最后這些窗口都會被封上,只留下頂上的圓孔,這個孔是用來和核電池對接用的。

看到他們來到車間,張乾從平臺上下來走到他們跟前。

“老張,進展怎么樣?”鐘時昌問道。

“剛開始遇到點困難,不過現在都解決了,目前進展順利,按照現在的進度,十五到二十天左右就能完成組裝了。”說著張乾有點興奮:“我帶你們參觀一下!”

這是他的夢想,一個原本只能畫在紙上的夢想,現在因為這個機遇,他將它變成了現實。這里所有人中,張乾是最高興也是最激動的一個。這是他的杰作,他迫不及待的想把它展示在眾人面前。

幾人跟隨張乾上到平臺上。如此近距離的讓他們能清楚的看到內部的結構,能用手摸到它的質感。

“整個框架就是定子,這是定子線圈……。”張乾指著里面說。

他向眾人介紹著他的作品,每一個細節都沒有落下。

“張教授,這是定子,外殼就是螺旋推進器是轉子,那用什么做軸承?”趙齊問道。

這個問題讓張乾眼前一亮:“好問題,這個問題讓佳偉來回答你!”

被張乾點名回答問題,讓楊佳偉有點驚訝:“這個……準確來說我們沒有用軸承!”

“沒用軸承?”眾人都很驚訝。

“對的,我們沒有用實體軸承,主要是工作溫度太高,不管用什么材料做軸承都無法滿足它的工作需要,所以我們就沒有用軸承,我們直接我們磁力來支撐和隔離定子和轉子。就是利用磁場來固定轉子,這個磁場來自電機本身。這臺電機會在兩個方向上產生吸力和斥力,就是在徑向產生斥力在軸向產生引力。這兩種力相互作用把轉子牢牢固定在框架上,而且這樣一來,轉子和定子之間就完全分開不會產生任何摩擦。”楊佳偉說。

幾人大概聽懂了他的意思,不過這是一個有點冒險的方式,但在現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冒險。

“我再帶你們看一樣東西!”說著張乾帶著他們走進了旁邊的實驗室。他從柜子里取出一個燒杯,杯子里放著一種褐色,看起來像膠狀物質。張乾將它捧在手上說:“你們猜一下這是什么?”

大家都表示猜不出來,讓他直接說別賣關子。

“我們在開始制造鉆頭的時候遇到了困難,就算是用最好的材料制造的鉆頭,都有一個問題,就是不想耐磨,磨損就是物質被剝落的表現,為了讓材料的原子之間更加的緊密,不容易被剝離,我們最后研制出了這個。這是種超級原子膠。它能填滿原子之間的縫隙,并將原子牢牢的粘在一起,而且即使在四千多度的高溫下,也不會變質,這是制造鉆頭的原料,用它制造出來的鉆頭,比鉆石還硬,但是又不會像鉆石一樣脆。這是世界上最硬,最有任性和最耐熱的材料。最重要的是相對其他金屬材料來說它很輕。這個我們也是在三天前才研制出來的!”張乾激動的說。

“三天前研制出來,三天鉆機最組裝到這個程度了?”鐘時昌說。

張乾笑了笑說:“我們在研制的同時,鉆機就已經在開始制造了。這個材料主要用在鉆頭上的和螺旋轉子上的,其他部分都是鎢鈦合金制造的。這樣也不會耽誤進度。”

鐘時昌恍然大悟地點了點頭。

為了不影響他們的工作,三人并沒有在車間里待太久。在和張乾聊了幾句后就離開了。

走出工廠回到馬路邊,趙齊有一種從未來回到過去的感覺。他回頭看著這懂看起來破舊的建筑,但在它里面卻有一個世界上最先進的機器即將誕生。

“你們兩個準備去哪?我送你們一程!”鐘時昌說。

趙齊和李韶華互相看了看說:“沒事!您有事先去忙吧,我兩走走順便聊聊天!”

“那好吧!有事打我電話,我先走了!”鐘時昌說。

“行,您去忙吧!”

兩人送鐘時昌上車離開后,便在路上邊走邊閑聊著。

大街上車來車往,行人匆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時間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一樣的,這是世界上最公平的事了。

一個月不見,李韶華在趙齊看來老了許多,或許是因為夢的事,想勸勸他。但是又不知如何開口。作為一個科學家,如此難得的機會,誰會愿意放手。作為好友的趙齊最能理解他,所以他現在什么都不會說。

“還在想你的那個夢?”趙齊問道。

“現在不想也沒辦法,它總是會出現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有一段時間我希望天天做這個夢,因為我很想知道那個我怎么都記不起的結果是是什么,現在如愿了,每天都做,每天都被驚醒,可醒來后還是不記得結果。”李韶華苦笑道。

作為外人,趙齊無法想象那個夢到底是什么,那個他怎么都想不起來的結果又是什么。但是他直覺告訴他,這個結果,只有到了上面才能解開。

“可能……答案就在上面!”趙齊說。

上面?月亮!的確!那個信號!來自月球,而我的夢是收到信號的干擾。如果能在上去之前解開,這樣的成就感,會成為李韶華一生的榮耀,他想要,可現實并不買賬。但是他沒有放棄,還在掙扎。

昨天,美國公布了他們對月球的研究結果,也把月球內部空心的事實公布在全人類面前。一時間,激起人們各種想象。網絡上各種想象圖片如雨后春筍一樣。二十四小時以后,中國也公布了研究結果,發言人完整的將新聞稿讀了一遍。

中國發布的研究結果再次在他全世界激起巨浪,所有的媒體頭條都是它。兩個航天大國都確定了月球內部是空的,這讓之前還有些懷疑的人都堅信不已。

也有些極端的宗教組織,開始宣揚哪里是地獄,人類不能上去。其實他們這樣做的原因很簡單,一直以來神都是遠不可及的,這讓一些宗教可以毫無顧忌的創造他們的神,但是有一天,高等文明離我們如此之近的時候,他們就會感到威脅。這會讓他們的地位下降甚至被踩在腳底下。但大多數的宗教還是持開放態度的。

中國的意圖也毫無顧忌的傳達出去,效果很明顯。俄羅斯和歐洲一些國家已經開始和中國接觸,釋放了想合作的意圖。俄羅斯很明顯,直接就讓領導來中國訪問,在這個當下訪問中國,其意圖誰都知道。這讓其他國家有點坐不住了,都將訪問中國提上了日程。不過美國沒有任何表態,這也在意料之中。畢竟它是超級大國,傲慢的美國不會主動過來敲門說我是來談合作的。但中國政府也知道眼下這個任務如果有美國的幫助,將會事半功倍。上頭連夜開了會決定給它造個臺階。美國愿不愿意走下來,就看他們自己。這也能試試他們是否有什么合作意圖。

沒過多久,中國和俄羅斯在一些網絡媒體上發布了小道消息,稱兩國將會進行一次探月計劃。中國發布的消息更是將中國正在制造月球鉆機的事有意無意的透露出去。俄羅斯也將參與進來,核電池將由俄羅斯制造。這也是第一次將中國要打穿月球的意圖展示在了世界眼前,一時間全球媒體都瘋狂轉載。美國媒體更是用瘋狂來形容中國,稱這是人類有史以來最瘋狂的計劃。更多的媒體持觀望和中立態度,網絡上有很多的文章稱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這些都在中國政府的意料之中,要的就是這種效果。不過美國政府依舊沒有*,有主流媒體評論說這個消息的準確性有待考證。看來他們需要更多的刺激才行。

三天后,鐘時昌,趙齊,外交部長再次被叫到領導辦公室。當人來齊后,領導直說:“最近網絡上的新聞都看了嗎?”

“看了。不過他們依舊沒有動作!”外交部長說。

“是啊,看來我們透露的還不夠!畢竟這些消息都是通過非官方的渠道散播出去玩,這會讓人對其真實性產生懷疑。但是我們又不能直接了當的把我們正在進行的這些說出去!”鐘時昌說。

“那你們有什么辦法能在不透露太多的情況下,讓他們相信網上說的這些?”領導問道。

趙齊沉默了一會說:“讓一個正規的媒體對一個可以代表官方的人進行一次訪問,在訪問中提到這些問題,但是回答可以模糊一點,既不否認也不承認!”

“我覺得這樣可行,在正式確認合作之前不能透露太多,這需要被訪問的人很會說話!”鐘時昌說。

在坐的四人當中最會說的當外交部長了,所以外交部長也就成為了這個透露消息的人。既然定下來了,采訪也很快安排上了。能采訪外交部長的也絕不是一般媒體,既然如此直接就讓央視來做這次采訪。在這之前,外交部長跟央視的臺長打了電話,說了這個情況,希望他能安排一下。很快央視就安排了一次正式的訪問。

訪問當天,記者來到外交部長的辦公室。開始前,記者將要問的問題稿子交給了部長,讓他確認一下,在三確認沒有問題后訪問開始。

訪問進行的很順利,開始的幾個問題都是關于國際形勢的一些看法,之后記者開始提到有關月球信號的事。

在三人走后,張乾和楊佳偉馬上又投入到工作中去。工人在完成內部的組裝后,張乾爬上了平臺,他從側面的開口鉆進去,拿著小電筒檢查。每一個零件的位置,接頭,安裝點都要仔細地檢查,這里面的電線沒有使用插接件,全部焊接,檢查結束后接口還要度上金,防止氧化。張乾用手去拉每一根電線,一個焊接點他都會觀察好久。檢查完電線后,還有管道,這些管子是冷卻系統使用的,檢查后會進行加壓測試,保證不能有一點泄漏。趙齊在里面呆了將近一個小時,才出來,但還沒有結束,他拿了一套扳手進去。這里面有很多零件是焊接固定的,一旦接上就無法更改。還有一些是用螺栓固定,這些螺栓都是鈦合金打造。張乾用扳手把每一顆螺栓都緊了一遍。又過了三十分鐘左右,全身都被汗水濕透。張乾從平臺上下來把扳手交給了楊佳偉,讓他再去檢查一遍。兩個小時后楊佳偉從里面出來,他也一樣全身濕透。但是他們還是覺得不太放心,于是張乾讓車間主任再進入檢查一遍。就這樣陸續進了五人,檢查了五遍,再三確認沒有問題后。張乾讓工人開始對冷卻系統進行加壓。先會用氮氣加壓,加壓會持續很長時間。在加壓完成前,其他工序都無法進了行。想到這些工人和他一樣都在這里忙了一個多月,有好多已經一個月沒回家了。在初步確認沒有泄漏后張乾讓工人都回去休息兩天。而他自己留下來值班,每隔一個小時記錄下壓力表的讀數。張乾讓楊佳偉也回去休息,十二小時后來和他換班。

對于其他人來說這樣的工作是很枯燥的,一個小時巡查一次,做好記錄。但是對于張乾來說,這是個美好的時刻,現在他可以和他的作品單獨相處,他們就像老友一樣。張乾說坐在平臺的前面,面對著它。他沒有說話,只是這樣靜靜地看著。

從車間出來,楊佳偉感覺和這個世界隔離了,在車間里根本沒人在意今天是幾號,現在是幾點。都在不分黑夜白天的忙碌著,累了就在休息室里躺會,醒了起來接著干。每天都會有人按時把食物送來。

馬路兩邊的行道樹上掛起了彩燈,有人在往路燈桿上掛燈籠。看到這楊佳偉才想起現在已經是臘月了,馬上就要過年了。這對他來說其實和平時沒什么兩樣,大年他會在車間里過。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洗澡,這是這個月第二次洗澡。衣服每天被汗浸濕又穿干。剛開始還能聞到身上有股味道,時間一長也就麻痹了。

洗完澡后,楊佳偉坐在陽臺上,臘月里難得有這么大的太陽,他感覺自己已經好久沒有這樣曬曬太陽了,陽光對他來說甚至有點陌生。陽光曬得很舒服,讓他不知不覺睡著了。

在車間里張乾依舊坐在那里看著它。它是它一生的心血,它會帶他去往另一個世界,它就是那個世界的鑰匙。他站起來走到旁邊,用手去撫摸它,閉上眼睛,感受著它的呼吸和脈搏。它現在就是嬰兒,還為成型。

過去六個小時后,張乾的記錄單上寫著一樣的數字,這說明壓力沒有發生泄漏。不過還是要等到最后才能下定論。

夜晚氣溫下降,在陽臺上睡著的楊佳偉被冷醒。他看了看時間已經六點多了,雖然只睡了三個小時,但這是他近來睡的最好的一次。和張乾換班的時間是一點左右,還有差不多六個多小時,楊佳偉怕自己再睡著而過了時間,便決定起身去車間,到車間里休息。

跟白天不一樣,夜里冷風吹在臉上,異常冰冷。從家走到車間要一個半小時左右,雖然冷,楊佳偉還是想走過去,主要是他好久沒有看夜景了。寒冷沒有阻擋人們出行的心,臨近新年,學校放假,很多單位也都放假了,街上人也比往常多。有情侶,一家三口,朋友三五成群,很是熱鬧。楊佳偉在人群中穿梭,他感覺沒那么冷了。就這樣邊走邊看,不知不覺到了車間。車間里燈火通明,卻十分的安靜。

推開車間的門,楊佳偉看見張乾正癱坐在椅子上,走進一看他只是睡著了。看著如此疲憊的張乾,楊佳偉有點擔心。這一個多月,張乾每天都很少休息,睡的最久的一次也只有三個小時左右。這幾天更是基本沒有合過眼。在他的身邊當著筆和記錄單,而他的手里拿著手機。楊佳偉拿過他的手機,屏幕上是他定的鬧鐘。他取消了下個時段的鬧鐘,把手機放回了張乾的手里。

楊佳偉拿起筆和記錄單,上面最后的記錄是七點鐘的,離下一個時間還有十分鐘。楊佳偉走到平臺上,圍著鉆機轉圈。他也參與了這臺鉆機的設計和制造,到現在他對它的感情是和張乾一樣的。

窗外的天空慢慢變成了深藍色,又變成了淡藍色,天漸漸亮了起來。

升高的溫度和晃眼的陽光將睡夢中的張乾喚醒,醒來后才反應過來,他沒發現身邊的記錄單和筆,手機還在手機握著,他點開看了一下,早上八點半了,設定的鬧鐘沒有響。張乾想著怎么睡著了,都沒記錄,怎么辦?還有筆和單子呢?到哪去了。。他急忙起身尋找,這時才發現楊佳偉能在平臺上仔細地檢查著。他也爬了上去,楊佳偉看到他上來說:“睡醒了!”

“我也不知道怎么就睡著了!你什么時候來的?”張乾顯然有些自責。

“我昨晚七點多就來了!”楊佳偉說。

“這么早,那……”張乾又有了希望。

“放心吧,我都記錄了!”說完楊佳偉把單子遞給張乾看,看到上面的記錄,張乾松了一口氣。

“看你睡的熟,沒忍心叫醒你,而且你也很長時間沒合眼了,該好好休息一下了!那桌子上有早餐,給你留的。”楊佳偉說。

“是嗎?睡醒了真覺得挺餓的。”張乾從平臺上下來拿起早餐吃了起來。

“看來是真的太累了,要不怎么會睡的那么死!不過昨晚睡得很好,現在精神多了!對了你在看什么?”張乾邊吃邊說。

“本來想說,沒什么事就再檢查看看,畢竟昨天都太累了,怕有疏忽。”楊佳偉說。

“也是,感覺昨天就是迷迷糊糊的。那你先查著,我吃完了跟你換。”說完張乾大口吃了起來。

“沒事!你慢慢吃,別噎著!”楊佳偉說。

這一個多月的合作下來,兩人的關系比以前近了很多,剛開始的時候張乾覺得楊佳偉這個年輕人太浮躁,想出風頭,才一口就接下了這個任務,但是這段時間的相處他發現,這個孩子比自己想的更懂事,心思細膩,做事認真也有分寸,不是那種喜歡冒頭小年輕。楊佳偉的年紀和他的孩子差不多,張乾也就把他當成了自己的孩子,以前楊佳偉稱呼他張教授,現在他讓他稱呼自己老張,因為這樣聽著更舒服,沒有距離感。

張乾三兩口吃完了早餐,再次爬上了平臺,走到楊佳偉旁邊說:“換我來吧,你也整夜沒合眼吧,去睡會兒?”

“我沒事,抗的住!”楊佳偉回到。

“聽話,怎么說我也是長輩,讓你去休息你就去!”張乾的語氣中有點命令的口氣。

“那好吧!”楊佳偉從里面出來,“那我去睡會,有需要叫醒我!”

張乾向他擺了擺手,示意他快去睡。楊佳偉走到長椅上躺下,拿外套蓋在身上。剛才張乾和他說話的語氣跟他父親有點像,想到這,楊佳偉發現自己已經好久沒回家看父母了,而且今年的春節看來還是沒法回去和他們過年了。想到這,突然覺得有點難過,也不知道父母在老家過的怎么樣?帶著對家人的思念,楊佳偉很快進入了夢鄉。

接近中午時候,車間主任帶著工人們陸續回到了車間里,經過整夜的休息大家看起來都精神了許多。看到他們,張乾示意說話小聲點,并指了指正在睡覺的楊佳偉。

“他一夜沒睡,讓他好好睡會兒!”張乾說。

“他不是昨天讓他回去休息了嗎?”車間主任說。

“是啊,不過他很早就來了,也好在他來了,昨晚我因為太累睡早了,要不是他,這個記錄單就是空白的了!”張乾說。

“這樣啊!那是要讓他好好休息了。保壓怎么樣了?”車間主任問道。

“目前來看一切正常,還有兩個小時,如果不出意外,保壓就算通過了!對了,外殼造的怎么樣了,這兩天應該就送過來了吧?”張乾問道。

“我來的時候已經問過了,說下午出發,明天就到。”車間主任回到。

兩人一起上到平臺上,張乾繼續檢查著。

“昨天不是檢查好幾遍了嗎?,怎么還在查?”車間主任問道。

“昨天大家的精神狀態都不好,怕有疏漏,現在還有時間再檢查看看!”張乾回到。

車間主任點了點頭明白他的意思。

楊佳偉醒來的時候已經保壓結束,他走到他們旁邊,張乾見他醒了就讓他一起參加討論,

氣體保壓測試通過,不過張乾為了保險起見,決定用液氮再保一次。液氮也正是冷卻系統的工作介質。也測試一下在低溫下,管路有什么影響。

對于這個楊佳偉表示同意,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就開始吧。工人送來液氮,將它灌入了系統,很快在管道的外壁上凝結了水珠,這是因為在地球上有大氣,在外太空就不會有水珠凝結。張乾讓大家仔細觀察系統的管路的狀態,在超低溫下金屬很容易發生變形而出現裂紋。雖然在生產這些管路的時候就已經考慮了這樣的情況,但是小心使得萬年船,不怕一萬只怕萬一。三個多小時后系統通過了測試,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氣,工人們再次用氣體將液氮置換了出來。接下來就要對內部進行封裝了,電線的焊點要進行鍍金,螺栓全部要鎖死。這些工作要在外殼送來前全部完成,所以今晚大家又要熬夜了。

央視對外交部長的采訪并沒有在電視臺播放,而是在剪輯后放到了視頻網站上,然后在被轉載到其他平臺,很快就傳開了,一時間迅速上了熱搜榜。這也是官方要的效果,就是讓更多的人看到。采訪中,記者問到了他對網絡上流傳關于中國正在秘密進行的項目是否屬實,對于這個問題他的回答很官方既沒有否認也沒有承認。這其實就是做給外面的人看的。一般來說官方沒有否認的基本就是事實。這樣一來,國內外都覺得那是真的,而俄羅斯也參與在這個項目中。

這段采訪視頻被傳到國外,主流媒體也對它做了解讀,結果就是一定是真的。現在看來這達到了預期的效果。現在就等他們的反應了。這一次中國走在世界前面。可以說把所有人都甩在了后面,不出意外中國會成為第一個和外星文明接觸的國家。

這對于有些國家來說是他們不愿意看到的,可是目前的情況他們又無能為力。他們能做的要么自己獨立開展,肯定在中國后面,要么就是和中國合作,爭取在其中占到一個位置。

這段采訪的效果很明顯,上面已經接到一些國家希望展開合作的意愿,這其中也有英國,日本和德國這樣的傳統強國,更多的是發展中國家。中國政府的目標其實很明確就是讓美國進來。不過美國方面但是冷靜很多,一直沒有反應。其實這只是表面現象,內部已經開始為是否與中國合作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不過想來他們也討論不出什么結果來,這就是資本主義國家的缺點,討論來,討論去,誰都不愿意放棄自己的立場,除非有一個強大的力量直接壓下來。

現在的中國早就不能同日而語了,這幾年世界各國人民對中國的態度變化很大,就連美國國內對中國也是歡迎的,所以美國老百姓都希望能和中國合作,他們也不想落后面。

在美國還在討論要不要合作的時候,在組裝車間里,鉆機內部的組裝工作基本已經完成,各項測試也已經通過。現在就等著外部的螺旋體,鉆頭已經在現場。他們之前曾用小尺寸的鉆頭做過實驗,這種新材料生產出來的鉆頭在3500度的高溫下連續運行三十六小時后基本沒有什么磨損。看到這種材料有這樣的強度,張乾讓工廠馬上開始生產標準尺寸的鉆頭。而這顆小鉆頭也沒有放進倉庫,而是繼續運轉,張乾想看看它的極限在哪里。直到今天它還在運行著,剛好過去一個月。這段時間忙著組裝鉆機他們都把這事給忘了。想到要組裝鉆頭的時候才想起來。

“對了!我們之前測試的小鉆頭是不是還在運行!”張乾問道。

“按你說的一直沒停!”車間主任回到。

“到今天有一個月了吧?”張乾說。

“差不多!要不去看看情況怎么樣了?”車間主任說到。

“成,去看看。”

他們回到實驗室里,一名技師在記錄鉆頭的運行情況。

“有停過嗎?”張乾問道。

“沒有!換材料的時候都一直轉著!”技師回到。

“那讓它停下吧!我們看看磨損情況!”張乾說。

技師將機器停了下來,取出了鉆頭放在桌面上。幾人上前去仔細觀察,在燈光襯托下,圓錐形的鉆頭,兩條斜邊不平,中間是凹進去的,可能是磨損了。表面上也有一條條凸起的紋路。為了的到更精確的數據,他們用精密儀器來測量他的重量和尺寸。當他們把它放上稱的時候,顯示出來的數字讓他們感到不可思議,它盡然比原來重了接近五十克。這讓他們一度懷疑是稱出了問題。再三確認稱沒有故障后,他們才相信的確比原來重了。然后測量鉆頭的尺寸,測出來的結果是直徑沒有變化,但是它的高度比原來高了一點一個毫米。這個結果讓在場的所以人都無法理解,為了搞清楚,張乾把鉆頭放到了顯微鏡下觀察。

在顯微鏡的畫面傳到一個顯示器上,從屏幕上可以看到,那些摸起來的凸起全都長在一個光滑的面上,而這些光滑的面才是鉆頭原本的表面,所以這些凸起的紋路并不是磨出來的,而是在鉆頭表面上長出來的,越往尖出越密集。張乾拿了把刮刀想刮一點下來看看,卻刮不動,它牢牢的吸附在鉆頭表面。

這些凸起的紋路看起來像是金屬,那他們是從哪里來的?

“這些是從哪里來的?”楊佳偉說到。這應該是在場所有人心里的疑問。

張乾想了會兒對技師說:“你把之前鉆過的材料都拿過來!”

“那有很多。得差不多有兩三噸的樣子!”技師說。

“你從里面挑一些過來我看看!”

技師很快拿來了一些材料,這是都是巖石樣本,各種巖石都有。張乾把這些樣本放到顯微鏡下,看它們被鉆頭鉆過的地方都是被高溫融化的痕跡。在這上面發現了一些金屬的殘留物,這種金屬和鉆頭的材料不一樣,倒是和鉆頭上凸起物的材料差不多。張乾又把其他樣本放在顯微鏡下,都發現了一些金屬殘留物。這樣下來張乾也大概明白了為什么鉆頭重量增加,尺寸也變大了。

“原來是這樣!”張乾說到。

“怎樣?”楊佳偉問道。

“你們看這個。”張乾指著屏幕說:“這些小點都是被高溫融化的巖石,而鉆頭上的凸起就是從這些巖石上來的。我們用的樣本里很多都含有金屬元素,他們被鉆頭的高溫融化,由于鉆頭的材料里有超強的粘合劑,這些融化的金屬也被粘在鉆頭上,就像是被焊在上面一樣,就這樣越積越多,重量也增加了。這完全出乎意料之外,鉆頭沒有磨損,反倒增大了。”

這樣一說所有人都明白了。

這或許是意外的收獲,這對保護鉆頭,減少磨損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現在對月球巖層的內容還不太清楚,像之前打孔時遇到的硬度相當高的巖層,里面可能未知的金屬含量很高,不知道這種元素會對鉆頭產生什么影響。而且鉆頭上吸附的金屬太多的話,會讓加熱負荷增大,這會大大降低核電池的續航。未知的影響太多了,無法掌控的只能靠運氣了。

螺旋推進部分已經在工廠制造,由于使用的材料本身就能承受四千多度的高溫,無法鑄造,也無法鍛造,那就只能磨具擠壓成型。工廠按要求生產了兩批,第一批的貨車馬上就要到了,現在所有人都在急切的等待著。這不是拿來裝上去就完事,第一批生產出來的能不能用還是個問號,只有實際測試以后才能知道。

“你去詢問一下車還有多久到。”張乾對一名工人說。

“快了,還有二十分鐘左右。”工人回到。

二十分鐘說明已經快到了,車間的位置比較偏,貨車進來需要繞點路,會慢一些。

所有人都在車間里等著,張乾坐在椅子上不自覺的抖腿,偶爾會意識到,把它壓住,可是過一會兒又開始抖。

楊佳偉在車間門口來回走著,走幾步停下來看看外面,然后接著走。車到哪里了?還有多遠?這種感覺就像在等快遞,看著快遞信息上顯示已經在派件,可是一直沒有收到的那種心情。

“車到了!”對講機里傳出一句話。

楊佳偉連忙跑到外面,果然看到一輛卡車正慢慢開進來。他走到卡車旁指揮車子開進了車間。張乾始終坐在椅子上淡定的喝著茶。終于等到了,就差它就完整了。待車子停穩后,大家圍上去解開了帆布的繩子,楊佳偉爬上車廂,掀開了帆布,終于等到你!

帆布拆掉后,張乾從椅子上起來走到車邊。工人拿來繩子,龍門吊也開了過來,有幾個工人爬上車,配合楊佳偉綁上。這個螺旋體自重在六噸左右,有兩個,他小心的把其中一個的繩子掛在鉤子上,鉤子上升,螺旋體被慢慢吊了起來。大家提前在一旁的地上放置了木板,龍門吊把它吊到托盤上放下,接著又吊來第二個。貨物卸下后卡車離開了車間,所有人都圍在一旁,張乾用手摸著,十萬噸的壓力機壓出來的,很緊實,變面也很光滑。

“把測量儀拿過來。”張乾說。

東西到了不過在裝上去之前要先測量尺寸是否合格。張乾站在移動升降臺上,沿著螺旋體轉了一圈在它的內圈圓周上平均畫出了三十六個點。畫完點后,張乾將激光測量儀的激光頭放在內圈的一個點上,一道光線打在對面的內壁上,張乾左右晃動了一下,屏幕上顯示出一串數字,然后又把激光頭從上面沿著內壁放到下面,屏幕上的數字變大了,楊佳偉在下面記錄下這些數字。接著張乾換了一個點接著測量,一共測量的三十六次,楊佳偉記下了三十六組數字。螺旋體的內徑必須在一個精確的范圍內,過大過小都會影響性能,張乾從升降臺上下來,接過楊佳偉手上的紙開始一個個對比這些數字。激光測量儀的精度能到千分之一毫米,而這個零件所允許的最大誤差為千分之三毫米。仔細對完這些數字后,張乾松了口氣。這個達標了,但還有一個,他重復了剛才的過程,第二個也達標了。整個測量過程沒有人說話,大家都屏氣凝神的看著。

張乾回到椅子邊喝了口茶說:“大家回去休息吧!”

這話讓所有人疑惑!

“張教授,有什么問題嗎?要返廠處理嗎?”車間主任問道。

“沒有問題。”張乾說道。

“那為什么讓大家回去?而不是抓緊時間組裝?”車間主任說。

“大家都忙了一天一夜了吧!你看看大家現在的狀態!我不想讓大家在這樣的狀態下工作!而且現在天也快黑了。大家先回去吃晚飯,洗個澡,好好睡一覺,明天精神飽滿的來工作!”張乾說道。

車間主任看了看大家,的確三十多個小時內合眼了,大家都累了,疲倦不堪。在這樣的狀態下組裝很容易出事故。就這樣所有人都下班了,這應該是一個多月來第一次準時下班的。最后留下張乾和楊佳偉還在車間里。

“老張,你怎么還不回去休息!”楊佳偉問道。

“我在這休息就行了!我的守著他們!”張乾說。

楊佳偉看了看車間里的設備說:“我來守吧!您回去休息吧!我在BJ就一個人,在哪睡都一樣!”

“那好吧!我回去!你一個人在這注意安全!”張乾說。

“知道了,教授。您先回去吧,趁天還沒黑!”楊佳偉說。

和楊佳偉道別后張乾走出了車間,想不到走進這個車間,再出來已經過了一個多月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比車間里的空氣好多了。遠處的夕陽,照的整個天空都是火紅的,就像是一幅畫,張乾也好久沒有看到這么美的夕陽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流县| 遵义市| 石屏县| 随州市| 灵寿县| 英超| 遂川县| 蓬莱市| 武城县| 宝丰县| 内乡县| 瑞昌市| 定南县| 高安市| 长海县| 逊克县| 泽州县| 遵义市| 诸城市| 五大连池市| 苗栗市| 山东| 澄江县| 思茅市| 茶陵县| 伊金霍洛旗| 嘉义县| 阜阳市| 内丘县| 南岸区| 台前县| 泰兴市| 江山市| 铜川市| 新野县| 绥宁县| 兴隆县| 佛山市| 耿马| 梨树县| 曲麻莱县|